首頁 歷史

精明之羽檄起邊庭

3.23 公債骨笛

精明之羽檄起邊庭 鐵面皮鋼鐵心 1209 2020-08-12 12:49:35

  天啟十年(1630)一月十六日,北京。

  當天一大早,很多人起床就往前門大街趕,因為今天就是發(fā)行“國家抗虜公債”的日子,購買一份公債就能附贈一根骨笛。

  公債早在宣傳,大家都搞明白了,大致就是朝廷向民間借款,以五年為期,到時一起償還本息,但這不是民眾關注的焦點,他們關心的,卻是那贈品骨笛。

  他們聽說書先生在茶館里反復提過:此骨笛材料是廣渠門一戰(zhàn)中建虜遺尸之大腿骨制成,除去制損殘次品,總數(shù)僅有兩千兩百根,每一根都有單獨編號,因此根根都是世上獨此一份。骨笛背面刻有“廣渠門破虜紀念”字樣,還刻有盧象升秦良玉吳開先三位將軍的親筆簽名。制作也是工部專門請的名匠,手藝高超,以秘方制笛,每根都晶瑩透明好似羊脂白玉;描字顏料來自西域波斯國阿拉拉特大山出品的瑪瑙紅,據(jù)說能千年不褪,歷久彌新;聲音更是嘹亮清澈,能繞梁三日不絕。

  前門商業(yè)街的發(fā)售現(xiàn)場豎著兩桿大旗,一書“口啖建奴骨”,一書“吹奏滿江紅”,旗幟高聳,白底紅字,遠遠就能望見。紛紛攘攘的人眾被指引前來后,只見發(fā)售點正中搭起了戲臺子,上面有戲班子演岳飛傳,演至高潮處,觀眾紛紛叫好。一旁還有樣品陳列,并大字明示公債十兩一份,每人限購一份,以五年為期,年利三厘,買一份公債贈予骨笛一根,骨笛不單獨發(fā)售。為了彌補紀念品有限的遺憾,旁邊設有店鋪售賣三軍繳獲的后金兵器、衣甲、旗纛①等,這自然也是吳開先和白師爺想出的主意。

  建虜在京師附近蹂躪多日,民眾皆痛恨建虜入骨,恨不得食肉寢皮,自然紛紛踴躍購買,發(fā)售點頓時擁擠起來,好在兵部早有準備,用圍欄控制人流,又用兵丁維持秩序,要求購買者先領取流水憑證號,再聽憑證號上前購買公債,購買完畢再用憑證號領取同號骨笛?,F(xiàn)場還有條凳茶水供人看戲休息,因此人多而不亂,秩序井然。

  望著兩條人流長龍,徐光啟不禁嘆道吳將軍不僅會打仗,還這么會做生意,戰(zhàn)場敵人遺骸遺物也可以用來賺錢,真是國士無雙也。他又嘆公債價格定得低了些,看現(xiàn)場這樣子定個十五兩二十兩也是毫無問題的。

  所有骨笛當日售空,加上售賣后金刀劍甲衣,朝廷一日便回籠資金兩萬七千兩五百二十兩。事后的走向更是出乎預料,骨笛在民間市場轉手價節(jié)節(jié)攀升,一月后竟達百兩有余,而且還是賣者惜售,買者渴求,不可驟得;編號中若含有八字,或是多根連號的,或是首尾號整數(shù)號者,價格更是出眾。錦衣衛(wèi)暗中查訪,蓋因北京大戶人家,皆以收藏一支為榮,當時已經(jīng)形成一種風尚,即在聚會宴飲時,必請出此笛,交給伶人吹唱一首“滿江紅”,當唱到“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之時,主賓皆高聲合唱,令人動容。如若缺少此節(jié),民間便僅視之為綠窗之家。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金兵入關為禍甚重,城外糧食皆被搜刮一空,老幼多被屠戮,青壯皆被擄走為奴,京郊百姓家中財物衣服糧食均被掠奪,金兵所過之處十室九空,餓殍遍野。是以人人痛恨金兵,恨不能食肉寢皮,骨笛正好迎合了人們這種心理。

  后來明廷上下延用此法,伴隨戰(zhàn)爭公債發(fā)行,各類戰(zhàn)役紀念骨笛層出不窮,永安門骨笛市場價格才因此穩(wěn)定。但因其首戰(zhàn)的稀缺性,一直屬于有價無市之珍品,令收藏界孜孜以求,一直傳延至今。

鐵面皮鋼鐵心

①纛:軍中大旗,多為大部隊駐隊導向所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