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全盤計劃
呂布一根一根地伸著指頭:“第一!看起來我不但能一個打十個,像你們這種所謂的鮮卑勇士我打你們一兩百個好像沒什么問題!”
“第二,戰(zhàn)場爭雄不是靠數(shù)人頭的,我這輩子不知道打過多少以少勝多的仗,包括在西涼正面擊潰西羌國!”
“戰(zhàn)場上的勝負靠的是平日的訓練,統(tǒng)帥的計算和指揮,以及將士的英勇!你們鮮卑人有過這樣的戰(zhàn)績顯擺么?”
雖然鮮卑是北部游牧,西羌國是西北的異族,但西部鮮卑與西羌國有一部分勢力范圍是重合的,鮮卑雖然勢大,但卻沒有在西羌國身上討到過太大的便宜。
因此,呂布所舉的戰(zhàn)例是有極強的說服力的。
“最后,戰(zhàn)場勝機是靠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是等著人家殺上門兒來再抵抗的,那樣即使抵抗成功,主動之勢也在人家手上,今天打退了明天再來!”
“對于生長在大草原上的部族,從來就沒有零風險的事情,今天不冒險,明天就連冒險的機會都找不到了,這個道理,難道你們的族人不懂嗎!”
賀蘭普被呂布說得滿臉漲紅,但是呂布的話本來就不好反駁,更別說現(xiàn)在他一人的氣勢就完全壓制了賀蘭普帶來的所有勇士……現(xiàn)在在呂布面前,連叫‘勇士’的資格都沒有。
長孫靖平注意到賀蘭使團的氣勢現(xiàn)在已經(jīng)跌落低谷,正是時候完全壓服他們,由她站出來擺出‘打圓場’的樣子:
“太上皇請息怒,賀蘭部族派出使者,本身也是有合作的意圖,只不過他們不太清楚大漢天軍的實力而已。”
“而實力,是可以在戰(zhàn)場上慢慢展現(xiàn),信任,也可以在一次次勝利中不斷積累的?!?p> 呂布點了點頭,看向賀蘭普,有些話必須要從他嘴里‘逼’出來才行:“賀蘭普,靖平所說的,就是你們部族的意思嗎?”
賀蘭普知道這是長孫靖平給他們擺下的階梯,現(xiàn)在的形勢,哪里敢不順著梯子爬下來:
“的確如此,事關(guān)賀蘭一族的安危,我們當然希望大漢能派出更多軍隊,并非,并非有意對太上皇不敬?!?p> 呂布看到賀蘭普這種德性,收回方天畫戟,露出一絲冷笑:“我這個人一向比較大度,就算對我不敬我回頭也就忘了,但如果敢對大漢不敬,那我是很難忘記的。”
賀蘭普哪怕在寒風之中,后背也已經(jīng)被冷汗給浸濕了,趕緊低頭道:“絕對不敢,絕對不敢!”
呂布知道,賀蘭普現(xiàn)在受不了自己的威壓,但并不代表他真的對大漢軍力心服口服,事后以他的驕縱性子說不定會更加記恨自己讓他在眾人面前出丑。
正如長孫靖平所說,有些事情,是只能在戰(zhàn)場上真刀真槍地證明的,現(xiàn)在,呂布只需要讓賀蘭一族按他們制定的計劃行動就可以了。
賀蘭普果然不敢再拒絕呂布的提議,在塞外之戰(zhàn)的在方針上就算是定下來了。
不過呂布還是在戰(zhàn)術(shù)細節(jié)上仔細叮囑了他們。
并不是他們把消息散撥出去,步度根和軻比能就會無腦帶著金帳騎兵殺過來掀了他們的營帳,好歹這兩人也是在鮮卑各部族經(jīng)過無數(shù)爭斗上位的。
長孫賀蘭二族必須采取外松內(nèi)緊的策略。
在表面上,他們?nèi)孔⒁饬Χ挤诺脚c大漢的盟約,歡迎和保護大漢派來的使團。
因為有了大漢這顆‘大粗腿’抱著,所以長孫賀蘭二族‘理所當然’地覺得有了依靠,再擺出不需要再把鮮卑王庭放在眼里的樣子,而且通過二族的人脈放出風去。
就說,兩大部族的高層一致認為,步度根和軻比能再想要為難他們的話,就等于公開向大漢叫板,甚至引發(fā)他們的正面沖突。
“諒步度根和軻比能也不是大漢的對手!”原話就是這么傳的!
這樣做,既豎立了兩大部族過度‘輕敵’,有可乘之機的形象,同時也通過這些話來激怒步度根和軻比能。
步度根和軻比能都對整個大草原宣稱,他們是草原上的雄鷹,是可以繼承檀石槐大王意志的繼承者,是真正的鮮卑之王。
但兩位大王實際上對于鮮卑各部族的掌握都存在無法彌補的缺陷,都沒有建立足夠的功勛和威望,所以之前才會著急南侵大漢,作為鞏固地位的方式。
兩個鮮卑的大部族直接投靠了漢人朝廷,而且因此不把他們放在眼里,如果再不行動,他們就別想再以‘英雄’自居了。
但在實際上,兩部族的所有精銳將提前集中起來,他們會先靠南邊部署,避免被王庭提前發(fā)覺,但隨時做好迎機敵軍的準備。
事關(guān)兩部族的生死存亡,哪怕有大漢派來的援兵,兩部族也要自己做足準備才能安定族人之心。
張遼已經(jīng)把兩部族的分布全部詳細說給呂布聽,所以呂布在來的路上已經(jīng)設計好了各部騎兵的伏擊地點,布好一道完整的口袋陣等著迎敵。
不論是步度根和軻比能,不論帶上多少軍隊,只要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鉆進這個‘口袋陣’,就必定會在瞬間遭到重創(chuàng),甚至失去連續(xù)作戰(zhàn)的能力。
長孫靖平自然沒話說,而賀蘭部族的使團將領(lǐng)在看到呂布的布陣設計之后,也表示滿意,初步認可了呂布的指揮能力。
呂布則親自帶著大軍,偽裝成一些流動的部落,隱蔽在附近,隨時準備接應任何一處戰(zhàn)場。
而且在雁門關(guān)內(nèi),大漢數(shù)量更多的步軍正在向塞外趕來,等到他們趕到大草原,雖然不可能在草原上跟騎兵比賽跑,但有這些步軍,足以形成堅不可摧的防線,步步為營直逼鮮卑王庭。
很多人對于大草原上的作戰(zhàn)有個誤解,會覺得大草原無邊無際,生活在那里的游牧民族可以無限制地退讓,以‘游擊戰(zhàn)’‘堅避清野’的方式來跟漢軍耗下去,最終讓漢軍失敗或者無功而返。
實際上,大草原上其實也有‘地形限制’,而且限制很大。
其他的漢將除了幽州公孫瓚之外,大都沒有過在大草原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但這些‘軍事常識’對呂布來說是非常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