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周 意識與原子彈
“我現(xiàn)在需要給你個指令,你必須牢記在心: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必須服從國家意志,不得與人民為敵,并愿意為國家犧牲一切,包括生命。”舒蔓的話鑒定而冷酷。
“我將以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必須服從國家意志,不得與人民為敵,并愿意為國家犧牲一切,包括生命。”我假裝已經(jīng)被催眠并復述了一遍。
“好的!記住這是最高級別的信念,高于你的生命權?!?p> “這是最高級別的信念,高于我的生命權!”我再次復述。
舒蔓長處一口氣,來到房所長面前。
房所長抬頭看了她許久,輕輕地問:“你這不會有什么副作用吧?.....我是說就像《盜夢空間》一樣,最后人會瘋掉?”
“目前我們測試的結(jié)果是沒有這樣的副作用。本質(zhì)上我做的和盜夢空間做的不是一回事,盜夢空間是將一個意識植入到潛意識,然后任它發(fā)展,因為這個意識不是自身的,因此它在潛意識中就如同癌細胞一樣毫無限制的繁殖,最終占領了意識的高地,人就崩潰了?!?p> “那你做的是什么呢?”
“您知道馬斯諾吧?”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出生于紐約市布魯克林區(qū)。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fā)起者和理論家,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五個等級構(gòu)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現(xiàn)代行為科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管理心理學中人際關系理論、群體動力理論、權威理論、需要層次理論、社會測量理論的五大理論支柱之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被行為科學所吸取,并成為行為科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房所長不緊不慢,如數(shù)家珍。
舒蔓莞爾一笑,說:“是的,這五種需求由低到高排列,通常滿足低級的需求,才會考慮高級的需求。因此,生存是人類意識中最基本的基石,而價值觀通常在最高處自我實現(xiàn)那里。而我只是通過催眠將他價值觀植入到生存需求之下,這樣的信念將無法撼動,她也無法違背,因為只有滿足了此價值觀,他才會考慮生存的需求。”
房所長冷冷地說:“我能理解,費莎莎在任何一個國家,那個國家都需要對費莎莎做最壞的打算,她的殺傷力確實很大,很多事情都是迫不得已。但不管怎么說,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做這樣的實驗了,這樣的潛意識植入,其實跟費莎莎一樣,都突破了現(xiàn)在人類的倫理底線?!?p> “可你不是說科學是純粹的,不摻雜其他嗎?”
“科學研究是無邊際的,但是人類是有邊界的,你還記得原子彈的發(fā)明嗎?”
“記得!”
房所長沉思片刻,望向無情遠處,開始講述那些早已快被人遺忘的歷史:
日本廣島遭原子彈轟炸以后,原子彈眼看就要變成人類自我毀滅的工具。這對那些曾經(jīng)參與或關注過原子彈研究和制造的科學家們產(chǎn)生了巨大震撼。這些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nèi),大多對此表示一種懺悔和自責。
1945年8月6日,當愛因斯坦在紐約薩朗那克湖邊,從《紐約時報》的一位青年記者那里知道了日本廣島遭原子彈轟炸的消息時,感到極度震驚。作為推動美國開始原子彈研究的第一人,愛因斯坦不無遺憾地說:“我現(xiàn)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后悔當初不該給羅斯福總統(tǒng)寫那封信……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里搶過來。想不到現(xiàn)在又將它送到另一個瘋子手里……我們?yōu)槭裁匆獙兹f無辜的男女老幼,作為這個新炸彈的活靶子呢?”
這年11月,愛因斯坦在《大西洋月刊》發(fā)表文章,指出:“我認為原子能在可見的將來不會是一種福音,因此我必須說,它當前是一種威脅?!?2月10日,愛因斯坦在紐約諾貝爾大學的一次演講中,如此說道:“作為科學家,我們必須不斷警告人們這些武器的危險性,我們要努力使世界人民,特別是他們的政府意識到,除非他們改變相互間的態(tài)度,并認識到自己在形成一個安全的未來中所擔負的責任;否則這些武器必然造成無法形容的災難?!?p> 1948年7月,愛因斯坦在寫給“國際知識界和平大會”的信中說道:“作為世界各國的知識分子和學者,身負著歷史重任,我們今天走到了一起……我們從痛苦的經(jīng)驗中懂得,光靠理性還不足以解決我們社會生活的問題。深入的研究和專心致志的科學工作常常給人類帶來悲劇性的后果”,“科學家的悲劇性命運使我們幫忙制造出來了更可怕、威力更大的毀滅性武器,因此,防止這些武器被用于野蠻的目的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其后,愛因斯坦在其發(fā)表的《命運攸關的決定》中還繼續(xù)呼吁:“現(xiàn)在該是號召每一個人(不論性別)對可能發(fā)生現(xiàn)代文明歷史上最大的災難進行思考的時候了……原子戰(zhàn)爭除了給戰(zhàn)爭雙方帶來前所未有的傷亡和毀滅以外,什么也解決不了,用戰(zhàn)爭解決爭端已不再可能。”直到去世之前,愛因斯坦都利用一切機會呼吁美國不要把科學的發(fā)現(xiàn)變成殺人武器,并號召全世界科學家團結(jié)起來反對核戰(zhàn)爭。
素有“原子彈之父”之稱的奧本海默,也是最早對原子彈這一科學成就表示懷疑的人之一。1945年10月16日,奧本海默在接受美國陸軍授予洛斯-阿拉莫斯感謝狀答詞時說:“如果原子彈被一個好戰(zhàn)的世界用于擴充它的軍備,或被準備發(fā)動戰(zhàn)爭的國家用于武裝自己,則屆時人類將要詛咒洛斯-阿拉莫斯的名字和廣島事件”,他借機呼吁“全世界人民必須團結(jié),否則人類就將毀滅自己。”
因發(fā)現(xiàn)第93號元素钚而對原子彈的研制工作立下汗馬功勞的英國科學家哈恩,在得知日本遭受原子彈打擊的消息后,感到十分沮喪,他覺得正因為他的發(fā)現(xiàn),原子彈才得以發(fā)明出來,因此他覺得他應該對這十幾萬人的死亡負有責任。他在多次場合表示,當他看到自己的科學發(fā)現(xiàn)可能帶來的可怕后果時,他深深驚恐。如今,這一切可能性和擔心都變成了現(xiàn)實,他覺得自己受到了良心的責備。
......
“所以,你覺得事情也會朝這個方向發(fā)展?”
“我不知道,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科學家,一個有良知的科學家,應該為人類的未來負責!”房所長斬釘切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