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言情

瑯瑯云中河

番外:結(jié)緣

瑯瑯云中河 十七步ovo 1458 2021-07-11 02:37:50

  道祖說,他與一只仙鶴有緣。

  桐柏費(fèi)力地想了一想,終于想起來,在他悟道飛升前的那一世,在緱氏山山頂,他好像是救了一只白鶴。

  彼時(shí)他還是個(gè)凡人,已積滿一千二百九十九善,還差一善就可以飛升。

  最后一善,他等了整整三年。

  他垂垂老矣,走路拄拐杖,牙齒都霍的不剩幾顆,還在等。

  緱氏山山腳下的一塊玉石因得了西王母喝剩的一口茶水有了靈性,修煉了好些年頭,化作一只抓耳撓腮的潑猴兒,在山里四處晃蕩。

  它晃到山頂,聽到清冽婉轉(zhuǎn)的鳳凰之鳴,看到紅霞里的萬丈金光,以及云煙裊裊里手持竹笙的……一個(gè)霍牙老頭。

  它問老頭:“汝何人?”

  老頭答:“洛邑姬晉?!?p>  它又問:“等何人?”

  老頭答:“不曾等人?!?p>  它換了個(gè)問法:“意欲何為?”

  老頭答:“無欲無為?!?p>  它欲離去,老頭卻攔住了它,在它脖頸間系了一塊玉,給了它一塊并不好吃的干巴馕餅。

  猴兒撓了撓腦袋,覺得面前這老頭十分奇怪。它因靈識(shí)開的早,又生在山腳下,故頗通曉凡間之事,但因是個(gè)石頭身,藏在茂密的野草叢里,不曾見過甚么活物,只在三十年前被一只猴兒扒開草來瞧過,為此只得選擇化作個(gè)潑猴模樣。

  這老頭還是它開竅以來見過的第一個(gè)真正意義上的人,雖然老了些,丑了些,皺紋多了一些。

  因這靈石早年耳濡目染,聽?wèi)T凡間的那些風(fēng)流孽債,故而對(duì)凡人很有些好奇。

  它見過一個(gè)人,便想見更多的人。

  它拋下那無趣的怪老頭,下了緱山,偷了山腳下一戶人家晾在外面的衣物穿在身上,大搖大擺地跑進(jìn)了人群里。

  見它之人皆捶地大笑:區(qū)區(qū)潑猴兒,何等蠢物,竟不自量力,妄想擬人,豈非笑話?

  它并不羞赧,見眾人皆兩目?jī)啥槐且蛔?,自覺并無不同,從此便是個(gè)堂堂正正的人了,故而更加自得,愈發(fā)驕縱起來。

  它走了許多路,見了許多人,看過春蛙秋蟬、杏花煙雨,但是再?zèng)]有一個(gè)人為它戴玉,給它馕餅。

  所見之人,要么笑它,要么想將它抓去賣錢。

  它取下那塊玉,呆呆地望著。

  玉上刻著一排小字,蚊蠅般大小。然它雖會(huì)說話,卻不識(shí)字。無人會(huì)想教一只猴兒識(shí)字,因此它雖走過一萬里路,卻還是斗字不識(shí)。

  它斗字不識(shí),卻想搞明白那玉上面到底是甚么字。

  它拿著那玉去問一個(gè)相熟的殺豬的屠夫,那屠夫哈哈大笑:你這憨猴兒,我既做的宰殺買賣,如何識(shí)字?

  它問:誰人識(shí)字?

  屠夫道:自然是教書的夫子。

  這猴兒雖憨,卻不笨,曉得以物換物的道理,當(dāng)下去集市上偷了一只筐,又到山上摘了一筐毛桃兒,猶嫌不夠,仍摘了好些抱在懷里,然后背著那筐,抱著那桃兒,跑跳到一家學(xué)堂前,打算以桃換字。

  學(xué)堂里傳來朗朗讀書聲。

  夏日炎炎,蚊蟲叮咬,它也不覺得不耐煩。

  眾人所見,卻只是一副可笑畫面。一只穿著衣服的傻猴兒,抱著一筐桃兒,傻傻地等在學(xué)堂門前。

  教書的夫子嫌它礙事,不等它說話,就把它一腳踹倒,狠狠啐了幾口,砰的一聲就將門甩上了。

  猴頭兒猛地摔在地上,血流如注,它卻只顧著撿桃兒,也不管鮮血是否流了滿臉,臉上到底磕掉了幾撮猴毛。

  一老婦人在河邊浣衣,見它如此愛惜這桃,覺得奇怪,追問緣故。

  憨猴兒道:“我欲知玉上何字,奈何斗字不識(shí),只得求助教書先生,故摘得此桃,欲以桃換字。”

  老婦見它血流滿面,實(shí)在可憐,不忍道:“老嫗讀過些書,識(shí)得幾個(gè)字,或可助之?!?p>  猴兒大喜,示玉于婦人,道:“謝過老太。”

  婦人見玉大驚,連連道:“老嫗不敢直呼太子名諱?!?p>  那猴兒怪了一陣,忽然福至心靈,急促道:“可是姬晉二字?”

  婦人點(diǎn)頭應(yīng)是,道:“太子聰穎,喜吹笙,一心向道,云游多年。”

  那猴兒默然半晌,忽然拍手大笑,像是遇到了甚么喜事,又忽然嚎啕大哭,像家中喪了考妣。

  它從緱山上下來,最終又回到緱山上去了。

  老頭仍待在山頂,持著一只笙,仍然在等。

  只是,此時(shí)他已老的啃不動(dòng)餅,只能喝些稀粥了。

  猴兒將女子胭脂抹在臉上,問老頭:“美否。”

  老頭答:“胭脂遮掩,失了本色?!?p>  猴兒又將釵環(huán)戴在耳上,問老頭:“美否?!?p>  老頭答:“釵環(huán)吵鬧,失了本心?!?p>  猴兒抹去胭脂,取下釵環(huán),道:“潑猴扮人,何其可笑,為何不笑?”

  老頭反問:“人有所求,玉石亦有所求,有何可笑?”

  那猴兒不語,捧著玉離去了。

  如此,又過三年。

  那猴兒回來之時(shí),已學(xué)會(huì)了化相之術(shù),化作了一個(gè)穿墨綠袍子的少年,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

  老頭此時(shí)已經(jīng)老的走不動(dòng)路了,只能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他躺在床上,一雙手枯得如同老樹樹皮一般,卻仍然在等。

  屋子里沒有馕餅,也沒有糧食。

  少年從枝頭打下一只幼鳥,化作一塊馕餅,問老頭:“食否?!?p>  老頭搖頭。

  少年又變出一些天仙一般的美女,問老頭:“舞否?!?p>  老頭仍然搖頭。

  少年從山腳下捉來一只白鶴,在白鶴的身上割了一刀又一刀,鮮血染紅了白鶴的羽毛。

  他小心翼翼地捧著那只垂死的白鶴,問老頭:“紅否?!?p>  老頭依舊搖頭。

  少年便笑了,那笑如白云晨露,淡薄縹緲。它靈智初開時(shí),見到的第一個(gè)人,便是面前的這個(gè)人。

  他沒有欲望,沒有所求,看到的所有東西,都只是那些東西的本相。

  它是一塊石頭時(shí),他在這山上等。

  它是一只猴兒時(shí),他在這山上等。

  它如今做了一個(gè)人,他仍然在這山上等。

  他說他不曾等人,不曾等人,又為何要等?

  它想不透,它想了許多年,還是想不透。

  老頭費(fèi)力地拿竹片割裂了自己的手腕,鮮血一滴一滴地滴進(jìn)白鶴的嘴里。

  他在用自己的血喂這只垂死的白鶴。

  少年看向老頭渾濁的雙眼,那一剎那,忽然悟了。

  這個(gè)人,他在等一個(gè)“有”。

  他居然是在等“有”。

  它忽然覺得可笑,因此也大笑起來,笑的聲嘶力竭,笑的渾身顫抖。

  這么聰慧的人,看透了世間萬物的本相,等了這么多年,居然是在等一個(gè)“有”,何其可笑啊,何其可笑!

  它顫抖著拿起那只笙吹奏,聲音卻雜亂無章?;秀遍g,它想起剛化形時(shí),引它上山的那一陣仙音,如鳳凰之鳴,余音繞梁。

  那是,笙音——

  它緩慢地、堅(jiān)定地將笙插入了自己的胸膛。

  大音希聲,它眼前逐漸一片模糊,它看到老頭周身泛起金光,看到通天道緩緩開啟,它聽見白鶴清脆的啼叫。

  它笑了,可喉間卻溢出大量的鮮血,一滴一滴落了下來,漫成破碎的形狀。

  他不曾等人,因?yàn)槿嗽缫褋淼搅怂难矍啊?p>  有善,必有惡。

  它,就是那個(gè)惡。

  可是若無執(zhí)念,便不會(huì)為惡;若無笙音,何來執(zhí)念?

  不過沒有關(guān)系,他的笙在它的心里,他的笙在......

  他們還有一段緣未解,他們遲早會(huì)再見。

  在模糊里,它聽到不知何處傳來的聲音。

  “恭喜周太子姬晉,修滿一千三百善,羽化登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dòng)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