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后,她上了縣城里的重點中學,兩個弟弟也不需要父母再操心了。
父母接她回家住的時候,她都快忘記家里是什么樣子。
不過看到了熟悉的院子和擺設,那些兒時的記憶也就從灰塵里被翻出來,逐漸清晰起來。
在她的印象中,沒有太多關于爸媽的記憶。她的生活習慣,人生的觀念,都被外婆完完整整地占滿。
她想念外婆家的院子,想念外婆家的一切,每逢周末,她都不辭辛苦搭車前往外婆家。
她甚至覺得,外婆比母親還親切許多。
母親也并非對自己不好,只不過兩個弟弟占用了她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讓她無暇顧及長女。
況且,如今的自己也不需要母親的指點了。母親沒上過什么學,根本沒辦法給她任何知識或者人生上的幫助。
她曾經(jīng)一度很迷茫,她不知道自己長大之后要做什么,也沒人告訴她應該做什么。
雖然語文老師曾經(jīng)說過她一定能夠成為作家,但她也清楚地知道,那并不是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
在眾多現(xiàn)代文學和小說中,作家的生活都很難同“衣食無憂”畫上等號。這個夢想可以緩緩,主要還是得能夠生存。
那時候,本科的錄取率不過1%,她不敢奢望自己能夠有那么好的出路,但長大了的她對外面的世界十分向往。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流逝,高考,她人生最大的轉折點終于來到了面前。
填報志愿的時候,她選擇了杭州的一所大專的紡織類專業(yè)。
也許是因為在眾多的書中常常見到對杭州的描寫,這個“天堂”一樣的地方在她心中種下了深深的羈絆。加上那個年代生產(chǎn)和工廠才是最穩(wěn)定的飯碗,紡織類的專業(yè)對女孩子而言也算是中規(guī)中矩。
之后,她去了杭州。
她的生活穩(wěn)定而順利,畢業(yè)后就在學校隔壁的紡織廠里做顧問。那時候的大專算得上是高學歷了,而本科生基本都是神級的存在。
畢竟,上學對于大部分家庭而言,都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更何況她是一個女孩子。
父母雖然沒有給予她太多的照顧和關心,但在學業(yè)上總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因為他們知道,讀書無論是什么時候,都是向上爬的唯一出路。
工作后的她,生活得愜意而安穩(wěn)。
她那時候的工資,即便是每個月像過年一樣吃飯,都花不完。受外婆的影響,她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一直保留下來。
她很害怕沒錢的生活,這世上唯一能夠讓她覺得焦慮的就是窮。
小時候的她對窮沒有太大的概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才明白貧窮一直充斥著她的前半生。
她心疼自己的外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轉念又自己的父母,為了撫養(yǎng)兩個弟弟沒日沒夜的辛勞。她害怕自己也變成那樣,她害怕這剛開始的成年生涯,繼續(xù)被貧窮壓榨得喘不過氣。
她勤勤懇懇的工作,身邊的同事之中不乏許多追求者??上麄兊臒崆樗坪鯇λ黄鹱饔?。
那個年代單純的示好和熱情,都被她理所當然的冷漠消耗殆盡。
愛情,在她的生活中從未出現(xiàn)過,也從未在她的心里有一絲存在的必要。
直到身邊的同事朋友一個個結婚生子,她才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出現(xiàn)了巨大的缺陷。
她也該為自己的未來考慮了。
而這個時候,她的目光落在了追求者中的其中一個身上——那個男人,是個蠶絲廠的老板。
他們是因為業(yè)務認識的,畢竟蠶絲和紡織本就是離不開的兩個行業(yè)。
這個男人不僅有錢,而且外形也十分英俊,加上對她足夠好,她根本就沒有拒絕的理由。
她喜歡看話劇,男人就花錢買票,陪她看。
人民劇院,她坐在前排看得津津有味,而他在一旁已經(jīng)睡著,開始小聲地打起呼嚕。她雖然覺得有些尷尬,但一想到這個男人能夠為了自己而委屈做不喜歡的事,心里竟有些感動。
她喜歡吃蘋果,男人不僅給她買了許多,還親自為她削皮。可他并不是個細心的人,第一次削蘋果就把自己的手指削掉一塊肉。她拿到蘋果時看到他手上的血,覺得又好笑又心疼。
她平日里看不慣服裝店的衣服,覺得價格太貴。于是把廠里每逢過節(jié)送的布做成衣服,雖然消耗時間精力,做出來的衣服卻合身得體,惹得旁人羨慕。
他知道這件事后,常常給她送些上好的真絲布料,她收到之后驚喜不已,對男人的好感與日俱增。
一年后,她和男人終于要結婚了。
那是一年冬天,他們找到當?shù)赜忻乃忝壬?,定了個日子,然后請了請朋好友參加。
她給家鄉(xiāng)的父母寄了請?zhí)?,但因為路途遙遠,所以沒人來。
男人的老家就在浙江,所以他家里的人那天都到齊了,紛紛為他們祝賀。而她廠里的同事也感慨25歲的她終于嫁出去了。
婚后的兩年她過得十分安穩(wěn),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孩子。
她不是不能生,只是由于小時候的營養(yǎng)不良,她弱不禁風的體形導致多次流產(chǎn),每一次的希望就這么遺憾地終結。
男人沒有怪她。
他的工廠生意很好,因此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都會導致進度的拖延和損失。因此他一直在工作和家庭中穿梭,甚至可以說,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了工作。
女人在結婚之后就辭了職,為備孕而操勞。卻沒想到那么長時間過去,自己還是沒有孩子。
她一個人待在家里時,心里忍不住地為之焦慮。
她已經(jīng)二十七歲了,如果再不懷孕,可能這輩子都很難有自己的孩子。那這段婚姻改怎么辦呢?
在那個時代,沒有孩子的女人是會被人恥笑的,連傳宗接代的能力都沒有,娶進門簡直就是不吉利。
她不停盼著,無神論者的她都快要去燒香拜佛了。
還好,在她二十七歲生日之后的五月,某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她終于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她開心極了,第一時間把這件事告訴了男人,男人也很激動,但是自己忙于工作無暇照顧妻子。
于是他們決定,讓女人先去娘家住著,安心養(yǎng)胎,等孩子平安出生后,再匯合。
她那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出現(xiàn)將會給她的人生帶來多大的不幸。以至于在之后生命的每一天,她都后悔將她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