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西風控制下的謝菲爾德市,即便是冬季,也不像上海那般寒冷干燥,維持著十來度的氣溫,倒是讓夏成蹊有了些一直停留在秋季的錯覺。
以前在國內(nèi)時,一直不喜歡夏季酷暑難耐,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此時到了異國他鄉(xiāng),一直沉浸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溫暖濕潤里,反而有了些不適應。
她實在想不通自己怎么會突然感冒的。以前春秋換季的時候確經(jīng)常感冒,但那是因為天氣太過反復,驟冷驟熱所致,但是這里的溫度,從九月份她剛來的時候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十二月,幾乎沒什么太大的變化。
早晨一起來,就發(fā)現(xiàn)嗓子疼得說不出話,爬起來倒了杯熱水喝下去,才覺得好了些,她猜到大概是扁桃體發(fā)炎了。她每年都會經(jīng)歷一兩次扁桃體發(fā)炎,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發(fā)燒。
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好像不怎么熱,應該沒發(fā)燒。
外面下雨了,她一聽那淅淅瀝瀝的聲音就知道。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這里下雨簡直比小孩子換紙尿褲還頻繁,來這三個月,不下雨的日子十個手指頭都能數(shù)的出來。
一上午的課結(jié)束,天終于放晴了。她身體的不適感好像越來越強烈,午飯都沒吃就回到了宿舍。
房間里一如既往得安靜,她住的是最普通的公寓單室間,公寓里一共住了八個留學生,每個人都有一間獨立的臥室,房間里東西還算齊全,洗手池、衣柜和書桌都有。臥室外有浴室、廁所及廚房,屬于公共區(qū)域,和其他學生公用。
她的七個室友也都來自不同的國家,但都是歐美地區(qū),所以很快就混熟了。亞洲人就只有她一個。興許是文化和思維差異太大的關系,她雖然和他們住在一套公寓里,但是三個月來說的話不超過十句。他們經(jīng)常約著出去玩或者參加party,也從來沒有叫過她。她倒也沒覺得自己被孤立了,主要是之前兩個月她一直不太適應全英文的授課形式,每天下課都要花好長去研究老師上課的內(nèi)容,根本沒有心思去想別的。
她從自己的箱子里翻出了從國內(nèi)帶來的感冒藥,此刻忽然有些佩服自己的先見之明。來了英國她才知道這里看病有多麻煩,雖然有著完善發(fā)達的醫(yī)療體系,看病基本不用花錢,但是效率低到令人發(fā)指,打完電話預約之后還要排期,她一個小感冒,沒準還沒排到她就自我痊愈了。
因為臨年圣誕節(jié),學校開始放長假,三周的時間,從十二月下旬放到一月中旬,校園里一下子冷清起來。
她的七個室友,有五個都回了國,準備跟家人一起過圣誕,剩下兩個不知道什么原因,竟沒有回去。
她本以為這個長假會一個人呆在宿舍里,畢竟西方的圣誕就好像中國人過年,是最受重視的一個節(jié)日,都喜歡一家團聚的。
平安夜的時候她還是習慣性地給自己買了蘋果,比國內(nèi)貴了許多,有些心疼。雖然她出國留學全程公費,每個月都有生活費補助,但是也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的日常生活,想稍微奢侈一點都不行。
買蘋果的時候,她糾結(jié)了半天,還是買個三個,另外兩個打算送給那兩個沒有回家的室友。
盡管很久以前就有人告訴過她,西方人平安夜沒有吃蘋果的習慣。
她買東西一般去Tesco,剛開始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她就覺得無比眼熟,后來才后知后覺地想起來就是國內(nèi)“樂購”超市的英文,自此倍感親切。
雖然明知英國才是它的老巢,在全球化發(fā)展的大背景看到了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所以紆尊降貴去中國吸金,但是能在這異國他鄉(xiāng)遇到點有熟悉感的東西實在不易。
明天就是圣誕節(jié)了,街上節(jié)日氣氛十分濃烈,各大商店都掛出了各種各樣的折扣,似乎在提醒過往的路人,到了給家人準備圣誕禮物的時候了。不論走到哪,都能聽到jingle bell的音樂,她覺得這音樂有點類似于國內(nèi)劉天王的“恭喜你發(fā)財”,都一樣的洗腦......(╯▽╰)
回到宿舍的時候,兩個室友竟然都在,她把蘋果送給她們,并且笑著送上了“Merry Christmas Eve”的祝福,他們的表情出奇的一致,都是微微愣住,然后驚訝。
她只能笑著解釋:“中國的習俗,平安夜要吃蘋果?!?p> 大概是西方姑娘骨子里都很熱情,所以雖然不太理解為什么中國人平安夜要吃蘋果,但還是開心地收下了,并且叫Emily的丹麥姑娘還拿出了自己杏仁布丁請她吃。另一個叫Jannie的來自新西蘭,送了她一盒Cookie Time牌曲奇餅干,說是新西蘭的特產(chǎn)。
三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女孩好像一下子建立起了友誼,于是Emily還是沒有忍住問出了中國人為什么要平安夜吃蘋果的疑問。
她想了想,組織了半天語言,盡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她解釋:“蘋果在中文中的發(fā)音,和平安的中文發(fā)音有些類似,所以中國人認為吃了蘋果,可以讓人平安?!彼f完又笑著補充了一句:“當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祝愿。就像你們的......God bless you?”
也許,我們都心知肚明,這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上帝,但是這不妨礙我們?yōu)楸舜酥孕淖8!?p> 大概是她說的比較有意思,兩個姑娘都哈哈笑起來。
他們都沒有去過中國,對那個遙遠的國家有些好奇,于是問了她一些關于中國的問題。她也耐心地回答了,只是他們聽完都表示和他們以前所知道的中國有些不一樣。
她沒來國外之前就知道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很多報道都偏負面,所以對他們的反應也不意外,
正說得很開心的時候,Jannie忽然看著她說道:“Cherry,我真沒想到你是這樣子的?!?p> 她英文名叫Cherry。
開學的時候,導師讓大家自我介紹,她說了自己的中文名字,一群外國佬聽不懂,嚷嚷著問她的英文名,她說她沒有英文名。于是大家就開始叫她Cherry,大概是因為這個單詞的發(fā)音和“成蹊”有些像。
其實她一直覺得這個名字很傻逼......無論是櫻桃,還是***,都讓她覺得傻逼至極。
不過此時她沒糾結(jié)名字的問題,而是奇怪地看著Jannie問:“哪樣子?”
“這么可愛,還有開朗啊,在今晚之前,我一直以為你是冷漠寡言并且有些傲慢的女孩?!?p> Emily連忙附和道:“對啊,我也是,你剛才送我蘋果,我嚇了一跳,完全沒有想到你會忽然對我們這么友好。”
她有些驚訝,自己一直給人的印象是這樣子嘛?他們都覺得她不可接近所以才不跟她往來的?她還以為是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所導致的。
“你們?yōu)槭裁炊歼@么覺得?”
“因為你長得漂亮,而且有才華,但平時不怎么愛說話,也不愛笑,所以我們都以為你是不屑和我們交往?!?p> 她更驚訝了,第一次聽到有人對她這樣的評價,她來到這里之后的確不怎么愛說話,但是看漂亮、有才華......
她想不通了,東西方在審美方面也有這么大的差距嗎?
看她似乎不相信的樣子,Jannie笑著沖她眨眨眼:“對了,有好幾個男孩都喜歡你哦?!?p> 她哭笑不得,“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當然不是,隔壁班的那個Andrew,對你一見鐘情?!?p> Andrew?
哪位?
男的女的?
看她滿臉的驚訝詫異,Emily奇怪的地問道:“難道你不覺得自己很優(yōu)秀嗎?”
她苦笑:“還真是從來沒覺得?!?p> 兩個女孩都遺憾而又惋惜地看著她:“你應該自信一點,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