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疏云從咯吱咯吱的木板上踏過,雖是藝高,也不免心驚。
站在擱板上,向下望去,當真是一失足就跌個粉身碎骨。
此時正值申初時分,陽光正盛,往遠望去,綠田碧波一覽無余。
見東南方向,太湖浩渺,煙波無垠,卻又大開胸臆,讓人頗起壯觀天地間之豪情。
沿著這山腰路徑,走到白云巖最東側(cè),再盤旋向北面西側(cè)繞過去,不多時候就已繞到了山的北側(cè)壁。
見前邊不遠處有座閣樓,橫亙在山腰,坐落在半山向外凸出的一個石頭平臺上。
燕疏云走近,踏上閣樓,見其牌匾寫著憑虛閣三字。
沿著憑虛閣再往西邊走,便是一處平緩山坡,山坡處于兩座山峰之間,最低處比憑虛閣也就低個二十丈左右。山坡平坦處有三間房子。
燕疏云走過去,見是一個小道觀,中間房子里供著老子塑像,最西側(cè)一間房門楣上寫著“靜室”,當是供人打坐靜修之用。
燕疏云見這道觀無人,又順著山坡,往西北方向的山峰攀登,這邊山勢較緩,也不過再爬高了三十丈左右,便來到山頂,這山頂有個只修了基臺的未完工亭子。
繼續(xù)沿著西北往下走了五丈,卻有一個周長二丈多的石頭圍成的池子,倒似一口大井一般,池水清澈深幽。旁邊有古柏青松,一邊的光滑青石上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道人正在打坐。
燕疏云走上前去,那道人睜開眼睛微微一笑。
燕疏云忙作揖行禮。那道人站起身來還禮。
燕疏云問:“請問道長如何稱呼?”
道人答:“貧道陶伯華”
燕疏云問道:“陶道長,這可是龍池山,可曾聽說有一位唐荊川先生在這里?”
陶伯華拈了拈胡須,笑道:“姑娘要找荊川?這可來遲了?!?p> 燕疏云臉色微變,問:“怎么?”
陶伯華笑道:
“荊川先生今日午后就已經(jīng)回武進陳渡莊去了。姑娘還是到陳渡草堂去找他吧?!?p> 燕疏云心中懊悔:
“早知如此,就直接等在陳渡莊便是了,也省了這一番奔波?!?p> 陶伯華見她一臉沮色,好奇地看著她,突然問:
“姑娘可是叫燕疏云?”
燕疏云一愣:
“道長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陶伯華微微一笑:
“九里山一戰(zhàn),炁鷹鎩羽,江陰城中,擒殺刺客,力救王鑒川,姑娘威名早已傳開。此地距江陰又不甚遠,自有人說及。姑娘形貌與傳聞相符,不難猜到。便是荊川也是聽得姑娘要去找他,才趕回去的。說來,令師與我和荊川也曾會過?!?p> 燕疏云奇道:
“道長能知我姓名這也不奇怪,只是家?guī)熓钦l,卻又從何而知?又怎說與家?guī)煏^?”
陶伯華拈須笑道:
“能擊潰炁鷹大陣,又非炁靈者,姑娘難道不是陛淵落花訣的傳人么?”
燕疏云心中驚疑,瞪大眼睛看著陶伯華。
陶伯華見她神色,擺擺手:
“姑娘勿疑,令師雖然天縱奇才,但僅憑他一人卻也創(chuàng)制不出陛淵落花訣這等絕世奇功。二十年前他曾上峨眉山拜訪靜葉真人,提及創(chuàng)制陛淵訣之意,遇難破之關(guān),聽聞靜葉真人有落花訣心法可破此關(guān),遂上山請教。靜葉真人慷慨傳授,這才有陛淵落花訣。本來靜葉真人遵令師之囑,我當時恰好聽到兩人談話,故此知之?!?p> 他說到這里,頓了一下,看燕疏云仍舊是似信非信的表情,便笑道:
“五年前,我和荊川,又曾在這白云巖龍池井撞見令師和令師妹,還有一位自稱姓曹,功夫不錯的老者?!?p> 燕疏云瞪大眼睛:“果真如此?”
她心想這姓曹的老者多半就是那羅玉。
陶伯華呵呵道:
“當時荊川還有詩曰:‘遠游為訪白云巖,轉(zhuǎn)盡孤峰路更盤。龍見小身時出井,虎馴大士舊開庵。馴鴿下時呈佛性,飛鷹宿處見仙龕。閑看飛鳥過浮世,不見白猿騰云煙’”。
燕疏云道:“那道長想必也知我找荊川先生所為何事。”
陶伯華拈須:
“聽說你是要替王鑒川送一封信給荊川?還有那殉難的錢知縣托你把玄鯉交給荊川。”
燕疏云見他知道的如此清楚,有些訝異,隨即想有人報信,知道也不奇怪,便道:
“正是,此外還有一事要問荊川先生?!?p> 陶伯華道:“是何事?”
他見燕疏云臉現(xiàn)猶豫之色,笑道:
“姑娘若是不便說,就罷了”
燕疏云微微咬牙,暗忖這陶伯華和唐順之相熟,而且以他剛才所說,與峨眉頗有干系,莫非就是那詩中所說的“峨眉道人”?
想到這里,不再猶豫,便從搭膊里拿出徐由勉留下的手抄詩冊,翻到峨眉道人拳歌那頁,遞到陶伯華面前道:“這首詩,道長可曾見過?”
陶伯華接過冊子一看,呵呵地笑了起來:
“豈止見過,這詩中的峨眉道人,就是貧道。”
燕疏云雖已料到七八分,但仍驚呼:
“你就是這峨眉道人?”
陶伯華捋須:
“這還用假冒不成?”
燕疏云呼吸略微急促起來,瞪大眼睛道:
“那荊川先生這詩中所言星女擲靈梭、天魔翻翠袖、舑舕鬼戲人、髬?贙捕獸是獨出機杼,或本于典故,抑或是另有根據(jù)?”
陶伯華又拈了拈頦下胡須,微一沉吟,便道:
“不滿姑娘說,這是拳招中本有此名,荊川先生直接寫入詩中?!?p> 燕疏云心砰砰跳了起來,從袖口掏出了她家傳的《恍形拳譜》,遞到陶伯華面前:
“道長請看這本拳譜”。
陶伯華翻開,看了幾眼,越看臉色越奇,翻到當中,抬起頭來,看著燕疏云道:
“這冊子,姑娘從何處得來?”
燕疏云凝眸看著陶伯華,緩緩道:
“這是家父傳給我的,家父在十年前不知所蹤,據(jù)我所知他在失蹤前,從未把這拳法傳授給他人?!?p> 陶伯華臉現(xiàn)訝色,沉默不語,似是在考慮什么事情。
燕疏云按捺不住道:
“敢問道長,你這套拳法究竟得自何處?荊川先生詩中所言‘乃是深山白猿授’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