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我剛出生時,家里是一團和氣,那可是幸福美滿,生活歡樂呀。爸爸當教師,收入穩(wěn)定。媽媽在生產隊勞動。吃的燒的,穿的花的都不缺,還有剩余。大哥,二哥在小學讀書。三哥比我大四歲,還沒上學。我們家是掙錢的,勞動的,上學的,每天忙的忙,卻是和和睦睦的,生話的非常愉快。
媽媽講,爸爸從小吃過苦,十幾歲就跟八路軍跑了,一直沒有音訊。有一年,他突然就回來了,身上還帶有傷。爺爺奶奶問他在外面都干了些什么,他也不說,只說是想家了,回來看看就走。可沒想到這一回來,就再也沒走成。當時爸爸三十來歲,媽媽是爸爸走后,也就是解放以前爺爺奶奶收留的。她們一家是從外地唐山逃荒到這里,由于饑餓和染病,一路上一家人死的就剩下媽媽和姥姥。后來,爺爺奶奶收留了她們母女倆。再后來,姥姥也死了。就剩下媽媽一個人留在爺爺奶奶家。奶奶就收了媽媽做了養(yǎng)女,就是有意思將來給她做兒媳。媽媽當年十七歲,爸爸就回來了。正好,爺爺奶奶就給他們主持了婚禮。爸爸當年英俊瀟灑,又在外面混過很多年,見多識廣的,媽媽很滿意,婚后過的非常幸福。人都說東北人戀家,這話一點也不假。爸爸自從娶了媽媽,就不想走了。他在外面闖蕩多年,現在就想學點知識,將來好為國家做事。他就去上了高小,半農半讀的兩年后,又去了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小學教書。直到后來出事了,才去了勞改農場。
其實,解放后爸爸才說,他當年不是想當逃兵,說他特別的后悔。當年他們一小股部隊,是去執(zhí)行任務時,和敵人遭遇。戰(zhàn)友都遇難了。只有他重傷后躲過一劫。后來是躲到老百姓家養(yǎng)傷。
半年后本想回部隊,去了以后才知道,部隊已經離開走了。也是他年輕,和該有事,是他下半輩子倒霉。當時他要是接著去找部隊,也就沒有今天了。誰想他一時想家,想爹娘,不遠千里地跑回家,原來本想回家看看就走,接著去找部隊,去革命。沒想到有了媳婦,有了家,就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了。結果就是破褲子絆腿。部隊也沒去找,黨員也丟了,又沒臉去找政府。那就只有老老頭實地,勤勤懇懇地工作,才覺得安心,覺得對得住黨,沒想到會出事。
出事的時候,我還小,不懂事。聽奶奶說,媽媽白天勞動,晚上整宿地哭。原本一個美滿的家庭,突然天塌了,爸爸要去勞改二十年,讓媽媽一個人支撐這個家。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帶著四個孩子,又要吃喝,又要上學,還得受氣,多苦多難呀,可怎么過活哪。而今時又不比往日,一個壞分子的家。一個壞分子的老婆,想不受氣,可能嗎。何況媽媽當時還年輕,又是外地人,又沒有娘家人的照顧,一下子從天上掉下來,所受的苦,遭的罪,受的屈侮,說都說不完。可是她非常堅強,打掉牙住肚子里咽。她是自己怎么遭罪,也要把四個孩子拉扯大。別人怎么說都不聽,誰勸也不改嫁。只是生活的艱辛,人身的屈辱,讓她日漸蒼老,讓她整夜的睡不好覺。
大哥在爸爸走后就輟學了。聽說因為大哥不去上,媽媽把大哥摁在被窩里面打。過后母子倆抱頭痛哭。大哥不念書了,他已經懂事了。知道媽媽的難處,知道媽媽一個人苦撐著這個家,是沒辦法生活下去的。不管媽媽多傷心,怎么的求他,也不去上學。一個十三四歲的半大孩子,正是人生中的大好時光。
為了媽媽,為了弟弟妺妹們,他要用他稚嫩的肩膀,支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每天,他都是老早起來,幫助媽媽做飯,燒火,喂豬,連著收拾屋里院外。媽媽看他一付睡不醒的樣子,每每都心疼的勸他,好孩子,歇歇吧,再去多睡一會,別把你給累壞了。你還是長身體的時候,要是讓你爸爸知道了,他會更難過了。媽媽還年輕,正在壯年,還能支撐住這個家。等你長大了,再多多幫我。每當這時,大哥都不言不語,過后干的更勤快了。只是他人小,每天還要到生產隊里去干活,一旦躺到炕上的時候,就睡著了,推都推不醒。大哥隨爸爸,心地善良老實,不多言不多語,又不會藏奸,在生產隊里,每每都比別人多干活,多吃苦。他剛去生產隊不久,隊長讓他和掙十分的大工們一起刨凍糞。剛開始干活,隊長也沒太十分為難他。
當然了,象放個牛,鍘個草什么的俏活,好活,是不可能有他的份。讓他和成年勞動力在一起干活,至于干多少活,也沒給他定標準。就是一塊干活的人說的算。凍糞是農家肥料。是一種腐爛的農作物的根莖葉等,與人畜的糞便,在夏天里放到一個水坑里發(fā)酵,秋天起出來,堆在一塊,到了冬天農閑時節(jié),把它刨下來,用車送到地里,等開春種地時好用。這種活,一天也沒有準數,多送一車,少送一車也不打緊。大工們是兩個人一組,換班刨鎬和裝車。隊長讓大哥去的意思,i就是哪個大工去抽口煙,解個手什么的,就讓他頂上,省得一個人走了,另一個人就坐在一旁待著。大人們都忙活一年了,到了冬天,凍手凍腳的,又不是急活,又不讓大家貓冬,干這種活,都不大起勁。想著法子躲一會,歇一會。大哥不知這里面的名堂,人又老實,別人走了,他就接過去干,一天里,沒有閑時候。汗水濕透了棉襖,手磨起了水泡,他也不吱聲。和他一起干活的大人,嫌他死腦瓜筋不轉彎,還拖累別人跟著挨累。就輪流地走,大家使喚他一個人。拿他當半吊子,傻小子對待。后來實在有人看他還是孩子,累的夠嗆,就勸他歇會兒?;蛘呷ト鰝€尿什么的,省得累壞了。大哥對幫他的人,總是報以感激的一笑,也不說什么。誰能知道,他的累,他的心思,他是怕別人說他干不了,怕生產隊不要他。那就遭了,他就不能幫助媽媽掙工分,養(yǎng)活這個家。那不得把媽媽給累死。說句實話,那個時候,一個女人養(yǎng)四個孩子,就是累死累活的去干,也費勁。大哥雖然年紀小,可他知道,多幫媽媽一把,媽媽的肩上就減輕點負擔。最起碼他自己的吃穿等等費用,就不用媽媽負擔,慢慢地,還可以負擔弟弟,妹妹們的生活費用,這個以后是一定能辦到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媽媽拖累垮了,也要保住這個家。他小小年紀,人雖厚道,骨頭卻硬。所以,他在生產以里,不管受多大累,比別人多吃多少苦,也不吱聲,咬牙挺著,生怕隊里不要他。媽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卻也沒有辦法。勸他也不聽,打他又舍不得,,這么懂事的一個孩子,不去上學,不顧自己的前程,非要在生產隊勞動,掙工分,為自己分憂,為這個家辛苦勞累,不用說他是個孩子,連媽媽自己都心酸。都覺得對不住他。那有什么辦法,實在是生活艱難,不然的話,這孩子也不會受這個罪,說什么也得讓他上學讀書,和別人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生活??墒亲约阂粋€婦道人家,又不想改嫁,又想把四個孩子養(yǎng)大成人,實在吃力,是力不從心那。要不是孩子自己非要幫她,就算是累死,她也不會拖累孩子,也不會不讓孩子上學,耽誤孩子的前途。即然是兒子鐵了心到生產隊勞動,幫助自己支撐這個家,自己到是感到輕松不少,也有信心把這幾個孩子撫養(yǎng)成人??裳巯聝鹤訉嵲谔。谏a隊受累不算,回家還要幫自己做家務,做娘的實在心痛,又恨自己沒有能力,有時也恨自己的男人不在身邊。沒別的,只有在吃飯的時候,讓他先吃,好讓他多吃點。那個年月,也沒什么好吃的,多吃一口,也就算是破格了。這樣,也不至于讓他小小年紀,不成熟的身子骨先累垮了。所以,每天吃飯都讓大兒子順兒先吃,把其他孩子支出去。
這不是她偏心順兒,都是自己身上的肉,況且,一般都是疼小的。她也不例外,最小的女兒,她最喜歡,最疼愛,可也沒辦法,東西少,吃的人多,更何況那時油水少,吃的又是粗糧大菜,胃口都大。不像現在吃的精,吃的油多,肉多,胃口就小,一頓一個饅頭就夠了。那時就是苞米面大餅子,一個人吃三,四個,也是甜嘴麻舌的,還得一碗清湯清水的白菜蘿卜湯溜縫,要是白面大饅頭,不得五,六個呀。剛開始的時候,大哥說什么也不多吃,也不先吃,媽媽就嚇唬他,要是不吃飽飽的,到時候干不動活,可別說隊長不要你,別說媽媽不讓你去生產隊干活,再逼你去念書。你可想好了,不多吃也行,省來給弟妹們吃,讓他們快些長,我也不愁把他們也耽誤了。可是你再少吃,能省下幾口,終不能半饑半飽地去干活吧,你要是累倒了,弟妹們都還小,看還有誰幫我支撐這個家,你想一想,看媽媽說的是實話吧,大哥架不住媽媽的懇求和苦勸,也就認可了。二哥和三哥還懂事,知道大哥幫助媽媽掙工分,養(yǎng)活大家,要多吃飯,就不和大哥爭吃的。只有我小,不知道,每到吃飯的時候,媽媽支我走,我都賴看不走,眼巴巴地等著多吃一口,大哥心里特別難受,回回偷著給我吃。其實,媽媽心里也不落忍,沒辦法,不把我支走,大哥就更沒法咽下去。她是不得已,我不知道這些,有時候還哭鼻子,也偷偷的溜回來,或者是扒著門縫看?,F在看一家人團團圓圓的,高高興興的在一起吃頓飯,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可那時我們家,吃飯的時候,誰的心里都不是那么好受,不為別的,只是東西少。不夠吃。
大哥每回吃完飯,都趕緊出去,他怕看見我們吃不飽的樣子,又沒辦法,只有躲出去。而媽媽每次都是看著我們先吃完了,她把桌子收下去后,在外屋自己將就一口,從不讓我們看見,知道。
有回晚上吃完飯,我們幾個孩子在當街玩,大哥過來問我們都吃幾個苞米面餅子,我說吃一個,三哥說二個,二哥說三個,大哥一算,才知道媽媽才吃一個半,他也沒說什么,看樣子,很難過。過幾天,又問了兩次,后來才對二哥三哥說,媽媽每天都吃不飽,她認可自己挨餓,自己難受,也不讓我們知道,也不讓我們吃苦。大哥說,媽媽要是拖垮了,我們就更沒法活了。說完,看著我們三個,一邊嘆氣,一邊流淚,可他也知道,不管怎么辦,媽媽也不會多吃。她一個成年人,又要勞動,又不能吃飽,你說,鐵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從這以后,大哥除了勞動以外,又多了一樣活,每天找時間打魚或者去抓青蛙。有時他晚上吃完飯后,領著二哥和三哥去,那次都不空手,每天都有收獲。這下好了,我們全家不僅能吃飽而且還有魚,有肉,有了渾腥。時間一長,飯量都下來了,不在不夠吃,而是吃的滿好了。魚肉,青蛙肉,按現在的各種做法:,加上各種調料,怎么做都好吃??僧敃r,不是沒想用其它方法,實在是沒有油,沒有調料,也只能是清水燉,加一把鹽。有的吃,那已是不錯的了,誰還想講究個吃法。也別說,在當時,我們可是吃的津津有味,不亞于現在的美味佳肴。說起來,當時的小魚也好,青蛙也罷,都比現在多。也許是它們知道人們吃的不飽吧,出于同情,這才繁殖的特別多,生長的特別快吧。大哥他們晚上抓青蛙,是頂著月亮和星星,是披星戴月,在稻田地的排水溝里,或者在公路旁邊的墊道溝里。不用照亮,憑著他們年青明亮的目光,再借點天空的夜光。用八號鐵絲磨成的釬子,插在長秫秸桿的一頭,也有二米多長的距離,輕輕地蹚水,把秫秸桿釬子放在水面上,慢慢地向前移動,等移到青蛙的身前猛然一刺,就將青蛙串到纖子上。當然了,青蛙們一到晚上是浮在水面上鳴叫,要不然,想抓到它們是費勁的。這種工作,一個要有耐心,不能著急,還有動作要輕,蹚水和移動釬子的時候,不能弄出響聲,一旦弄出動靜來,青蛙們就會沉到水底,逃之夭夭,再也不出來了。這時就得往前走,尋找不一個目標,不能死等。
要是傻等,一個晚上也扎不到幾只。還有就是動作要干凈利落,在向青蛙身前移動時,是輕輕的,綏綏的,刺青蛙的時候要猛,一只手抓秫秸桿的一頭,把握要穩(wěn),不能偏離方向,不然就走空了。剛開始時都把握不好,經長走空,時間長了,就掌握技巧了,串的也多起來,有的時候,一個晚上,能串一百來只,串在細鐵絲上,長長的一大串,拖在身后的水里,很是得意。青蛙們被串在鐵絲上,浮在水面上,不都是沉默寡言,有的也大聲的鳴叫,不知道它們是慶幸,為有難的人們充饑而高興,樂于獻身,還是為留戀這個世界不得己才悲哀呢。這些就不得而知了,總之它們的叫聲我們也聽不懂,就不去理會了,不和它們溝通了。看見它們,想的只是能填飽肚子,能充饑和香噴噴的肉味,至于同情憐憫什么別的,不是想不到,而是根本都沒想。而回來收拾青蛙,媽媽從來不動手的,也不上前看,她不殺生。這個活都是大哥他們三個做。一開始,他們也拾掇不好。弄的也慢,還不干凈,后來問過別人,干的也多了,也就好了。
他們幾個首先將青蛙摔死,接著把肚子豁開,將里面東西都掏出,全部扔掉。然后從青蛙的嘴處,將皮切開,用手一擼,就把全身的皮擼掉了。剩下雪白的青蛙肉,再洗凈,控干,就完活了。做飯的時候,把它們放到鍋里一煮,就成功了。要是吃不了,可以把煮熟的青蛙肉,放到壇子里面腌起來,以備過后食用。有時也把腌咸的青蛙肉,涼成干,平常沒事時,當零食吃。那可是一種非常美味的東西,又好吃又有嚼頭,現在的零食花樣再多,恐怕也沒有那種零食可口好吃。而我還有另外一種口福,是大哥每天幫助媽媽做飯時,將青蛙的兩只后腿,用鐵絲串上,一邊燒火一邊用火烤,烤的青蛙腿肉直流油,直到外皮焦黃了,里面的肉還是白色,那時是外表清脆,里面松軟。吃的時候,用一只手捏住青蛙的腳,放到嘴里,牙齒輕輕地咬住青蛙肉,閉上嘴,頭和手同時動作,頭動是擼,手動是扯,拽出來的是骨頭,肉就留在嘴里了。緊嚼幾下,香的直咂嘴。吃過的人,過后什么時候想起來,都覺得香味還在,口水自生,回味無窮呢。要說抓魚,我們家也備不起什么抓魚的工具,大哥只能用柳條筐抓魚。他在流動的水溝上截道壩,留一道流水的小口,將柳條筐坐在流水口的下面,用兩個樹棍支起來,隨著流水,小魚自然就流進了筐里。這種方法抓魚不多,更費時間。用的最多的,是在小水溝里兩頭疊壩。在壩的一角疊一個小半圓形的壩,并留下一個流水口,用筐截著,不讓魚過去。用水桶或者臉盆,將兩個水壩內的水掏干。剩下各種小魚,直接用手抓。這種方法,雖然抓的魚多,卻很費力氣。一般要二,三個鐘頭,得掏一百多桶水。他們年紀小,每次掏干水,見到小魚時,雖然是樂的不得了,可也累的要命。就別說腰酸腿痛的了,有時連胳膊都抬不動,你說累成什么模樣了。一個個泥了拐咕的,和小鬼似的,滿身都是腥臭味。他們也不覺得怎么樣,到是勞動后的收獲,讓他們忘記了一切,很多時候,都是頂著滿天的星星,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就是這樣,大哥他們幾個幫助媽媽,首先解決了溫飽了。至于穿的及其它,是能省則省,能將就的,就得將就。也說不上什么樣,能擋人眼就行。當時的農村人,誰家也不是那么富裕,都沒有什么講究,可以說,一天三個飽一個倒,都知足了。而我們家當時還有一些底子。穿的用的,還過得去。就是吃的,一年頂一年。如今有大哥他們幫著解決,眼下也就沒什么可想的了。至于屋里外頭,媽媽原來就勤快,如今爸爸不在家,她更是把家里外頭,連同我們一塊拾綴的干干凈凈,免得讓人笑話。
一般的說,各家要不是孩子多,或者是特別的情況,大家過的都差不多。誰也不用上誰家看去,也不同問,都在心里裝著呢。也就沒有誰笑話誰的事。只是穿的不能漏著,舊衣舊褲,沒有關系,洗的干凈,補的勤,是沒有人說三道四的。你要是穿身破衣裝,臟了吧唧的,就被人恥笑,被人瞧不起了。而家里頭都沒有什么東西,收拾干凈就可以,偶爾有鄰居來攛換東西,看到了,回去以后是會講故的。農村人,不介待什么,有什么就說,也不怕打架伴嘴的。東家長西家短的,閑時沒有事,說點樂子,解解悶,也是調解心情的好法子。再說空閑的時候也不多,誰也沒有太多的工夫去各家串門。不象現在的農村,春種,夏鋤,秋收,一共也用不上多長的時間,就完活了。其它的時間,是閑的沒事,生事非。要不他們也打發(fā)不了時間,沒法過。那時候的生產隊,整天的忙,讓人沒有空閑的時候。好不容易有個午休或者晚上,還得擠出時間到自家的菜園子里干活。那種活,是細作活,做的好,全家一年四季都有各種青菜吃,有時還有剩余??梢該Q點零花錢,做的不好,一年四季的吃菜就成了問題。所以,不管白天在生產隊里的勞動咋累,也得堅持到自家的菜園子里做活。免得一家老小吃的不好,再沒菜吃,可就窩囊了。而我們家一年四季的青菜,也是自己菜園子里出產的。原來是爸爸收拾,媽媽有時也幫手。現在是媽媽收拾,大哥在旁邊幫忙。大哥人小,對種菜可是一點也不懂,只是他不愿意讓媽媽一個人受累。在幫媽媽收拾的同時,一點一點地跟著學,等到后來他全學會了,就不用媽媽干了。這是以后的事,當時他可是學的很費勁,出力不少,做的活可是不怎么好,有時還幫倒忙。媽媽也不責備他,他自己也不灰心,有他幫助,總能讓媽媽省些力氣,這也就夠了。這樣又過了兩年,我們幾個漸漸的長大。媽媽更加操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