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把電臺的工作交接之后,就是無事一生輕了。
從此以后,每天晚上七點半,從濱海電臺里傳出的聲音,就徹底和李揚無關了。他不再是主播,只是一個普通聽眾,和成千上萬的聽眾一樣。
但也只是離開大樓,教出工牌的剎那間,他有一絲短暫的失落感,一走出電臺的大門,一陣秋風襲來,李揚卻感覺是一陣溫暖的春夏之風,吹得他心里暖洋洋的。
成宇很快就和李揚商討著開設公司的事情。
對于辦公司,成宇和李揚,都沒有經驗。
成宇還好點,畢竟前世有四十多年的人生閱歷經驗,而李揚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對經商這事,可謂兩眼一抹黑。
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嗎?兩人生活的地方,可是偌大的濱海,商業(y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福地。
很快,兩人根據(jù)各自的生活經驗,得出了一個結論。
那就是,先要確立公司的使命。
成宇對此尤為關注,他想起前世的一次宴席,一個老板喝多了,拉著他的手不住的說話,“成子啊,你說,開公司首要的是什么?”
“場地,經費,人員?”
“都不是,最重要的是,要有夢!沒有夢的公司,最終只是一個小作坊,開不長久的。”
夢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詞匯,成宇和李揚開辦公司,用使命更為務實和恰當。
成宇問李揚:“你說,我們開辦這家英語培訓機構,為的是什么?別和我說,就是為了賺錢?!?p> “錢當然也是要賺的,而且不能比我在電臺里,比你在鵬光英語里,賺的少!但是我們兩個都不是鉆到錢眼里的人,我覺得如你所說,我們的公司,為的改變?yōu)I海,甚至全國的英語教學模式,我們要做的,是去開創(chuàng)一個歷史!”
成宇聽得兩眼直冒光,改變英語教育模式,開創(chuàng)一個歷史,多么雄壯豪邁的言語!
雖然是從李揚的口里說出,但其實也是從成宇的內心的流露出來。
至于瘋狂英語的理念,成宇在這幾天已經和李揚說了,李揚對于這種理念十分新奇,覺得和當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理念大相徑庭。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理念,輕說而重看,一個人埋頭枯坐在教室里一天,看得人暈頭轉向,還能被老師表揚沉得住氣,屁股坐得住。
當然,這是和當下的高考模式相掛鉤的,高考里不考口語,學校干嘛要在這方面傾注心血呢,把時間放在閱讀和寫作上,顯然是對學生提高分數(shù)更加有效率的選擇。
“所以,我們以口語為出發(fā)點,以社會成人教育為受眾群體,是非常有針對性的?!?p> 聽到成宇這么說,李揚也表示贊同。
“沒錯,我來濱海比你早幾年,我的聽眾里也有很多學生,但是就學生群體而言,有提升如口語需求,絕大部分都是你的學生——換而言之,他們其實是鵬光英語這類輔導托福雅思機構的潛在目標?!?p> 成宇接話說:“但是,這部分人群已經被鵬光英語等老牌培訓機構瓜分了,我們要是去搶這部分蛋糕,最終只能餓死。我和你提到過我寫的市場調研報告,濱海的社會成人英語教育市場,十分廣闊,有待我們的去開發(fā)?!?p> 李揚知道成宇說的沒錯,成人英語教育市場,的確是商機滿滿。
除開本身就習慣學習英語的純粹愛好者,還有許多剛需的人群,這種剛需是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
這就要從濱海的自身情況說起了。
自七十年代末,春風吹向南方以后,濱海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貨真價實的優(yōu)惠政策,吸引了諸多外商前來,在當?shù)亻_辦工廠,設立分支機構。
進入到九十年代以后,春風越來越大,涌入的外資也是成倍增長。
外資企業(yè),都是外語交流的,高管大部分都來自國外,其中英語系國家占了很大一部分。
想進這些英語系外企,必須要英語好。
“所以,我們的受眾,是那些想進外企的求職者?”
李揚聽了成宇這么一分析,拋出這個問題。
“是,但也不全是。據(jù)我所知,優(yōu)秀的外企,喜歡采用校招的方式,而能進入到大外企的人,本身英語水平就十分了得,他們也不會從最基層干起。我們能提供的幫助,是很小的?!?p> “我們的受眾,是那些已經在外企的基層崗位,會幾句英語,但是說的還不麻利,不能覆蓋日常工作場景的人。”
成宇點上一根煙,邊說邊抽起煙來,熏得李揚有點兒辣眼睛。
“成宇,你這么說我就懂了,誰不想在工作中更進一步,得到領導的賞識,加薪升職呢?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這樣一個環(huán)境。”
成宇拍了一下大腿,“沒錯,我們就是一個職業(yè)再加工的場所,一個充電站,為想要奮進的人,裝上一對翅膀?!?p> “其實,只要是有學習英語需求的,不管他是純粹出于個人愛好,而是出于工作生活的壓力,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場。濱海這個需求大,但是市場不大,我們這個時候出擊,就是要占領市場,打出頭炮!”
一身驚雷,在窗外炸響,成宇和李揚透過咖啡店的玻璃窗,望著大雨滂沱的濱海街道。
在濱海,有著幾十家咖啡店,這是一種另類的“文化侵襲”,畢竟華夏民族的傳統(tǒng)飲料,是茶。
但這也是一個強烈的經濟符號,與世界接軌,是正在進行的事項,經濟全球化,已經是全世界未來噶站發(fā)展的方向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是人和人在打交道。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語言各異,只有通過英語這個世界語言的橋梁,人與人才能跨國家的交流,商品和信息才能跨國、跨界傳遞。
英語,說白了,就是一個工具。
這句成宇讀高中時,英語老師講了無數(shù)遍的話,再次浮現(xiàn)在成宇的腦海里。
只是現(xiàn)在,這個工具的口語屬性,是排在第一位的,人,首先要學會表達!
從20層高的咖啡廳望下去,雨水如同小石子一般,哐哐哐地往下砸,在汽車、雨傘、遮雨棚上,打得一陣響。
成宇望向天空里密布的烏云,遮得嚴絲合縫。
他有一種沖動,要是自己會飛,一定要驅散烏云,撥云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