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言情

孑然三兩

“第十八章 13分40秒”

孑然三兩 華生小豆 1739 2020-09-30 20:00:00

  每當清晨的時刻,播放起這13分40秒的旋律,都會讓我心尖跟隨著此起彼伏,聚身如境地一樣,時而安靜時而振奮時而激烈又時而快活的享受,總是在最后結尾的時刻心都像是擲地有聲一般鎮(zhèn)得住神,感受到貝多芬(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大家感興趣的可以搜一搜聽一聽,閉上眼睛安安靜靜的用心去聽,用心去感受,就想象你自己在參加現場的鋼琴現場演奏一樣,想象著我們在會廳閉著眼,聆靜的欣賞著藝術的音符與氣息,汲取源源無盡的源泉和奔涌不惜的精神能量,像是渾身充滿光,像太陽灑向我們,像上帝給予你一切一般神圣無比。

  這是生活中不同的人給予生活不同定義的儀式感,而我的儀式感是在細節(jié)里,比起不在意細節(jié)的人,我更樂于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在枯燥乏味的時刻選擇高品質能提升自己的一切去汲取養(yǎng)分,人如木,無養(yǎng)份,會干枯,汲取養(yǎng)份,才會生存,直至季節(jié),枝繁葉茂,花開花落,反復循環(huán)。

  《一個人就一個人》中提到不是傷感,也不是執(zhí)拗。我們的人生原本就是一個人。

  我習慣睡覺前躺在床上,在腦子里播放著不同的故事,放生活中的種種片段,如果是更為久遠的事,那感覺就像是在腦海中放了一部電影一樣,并非大劇情,生活中的小片段就像是做夢一樣,那些細節(jié)片段,雜但是有共性。他們會讓我突然停下來思考,思考一天中發(fā)生的事情,思考在這一天,一個月,一年我都經歷了什么,做了什么,收獲了什么干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缺少什么需要彌補什么,種種思想都匯聚成一部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中劃過。

  人生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有短暫的陪伴也有長久的的同行。

  以前覺得自己的任務是要在世界上找到幾個人,建立穩(wěn)固的社會關系,獲得友情,事業(yè)或愛情,才算完成了不白來一趟人間的任務。

  但是現在的我感覺,一個人只有不再依賴任何關系的時候,才能夠獨立的面對世界,才能與外面的世界去平等的對談,不然與世界相比,我們永遠都是渺小的。

  孤獨也好,寂寞也罷,都使我們成為獨立的個體掙扎的過程,不能因為痛苦、害怕、恐懼就停滯不前,也不能因此就一頭鉆進到別人的世界。你站在這里,就代表著自己,你自己只是你自己,你本就是一道風景。風雨竄急,你也可以在有避雨的地方抖一抖身上的雨滴,,就像是任何事都沒發(fā)生過一樣,講到這里突然想起了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博士群,這里面都是各種各樣的研究人員,但是一個老奶奶不小心加錯了群,誤打誤撞的加入到了這個群里,突然有一天有個人在這個群里提出了一個問題,說雨滴在重力加速度下是否能砸死一個人,這時候群里開始各種討論,紛爭四起。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一本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劇本,就看我們如何演繹。

  在你的世界里,我愿意扮演配角,讓你閃光。

  在我的世界里,我也希望你愿意扮演配角,幫我成長。

  我們都有各自不同的世界,不依附于對方。

  以為,在我們的人生里,原本就是一個人。

  一個人的時候,連哭都不用看人臉色。

  一個人的時候,摔倒了只有你才有資格嘲笑自己。

  一個人的時候,放肆大笑也不會有人罵你神經病。

  一個人是所有的生活,也是全世界。

  你回頭看看那么長的路,那么久的時間,人來人往只有你自己在陪伴你自己。

  所以有時候一個人就一個人吧,也挺好的。

  劉同在《一個人就一個人》的開場白了說的這段話讓人大大的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談一談我對于生活中所謂的一些感受,如果有幸能遇見一個這樣的朋友,愿意和你聊天,愿意傾聽,你能理解,也有興趣,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大幸事,在你高飛的時候給你最大的支持和鼓勵,在你失落的時候陪同你一起悲傷難過,在你有錯誤的時候,在外人面前偏袒你,但是私下里及時的糾正和提醒自己。

  偶爾一起聚餐,一起做飯,一起聊聊天都是極好的事情,或許這就是因為你而存在的安全感,就像是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在閱讀的你們就是我生活中存在的安全感。

  我們總會遇到很多人或事,討論事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猶豫不決,行就接受,不行就拒絕。以前覺得長達后人生會開始變得復雜,其實真的長到一定的年紀,人生真的越來越簡單。

  多一點細心,多一點耐心,朋友只有絕交才有摯交。

  好了這一刻讓我們繼續(xù)回到夢里,在做一個美美的夢吧。

  明天會更美好,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夢境中現實中,都依舊存留著美夢,愿大家美夢成真,遇到有幸的人就珍惜,不幸就當做是一種經歷,充實自己,才能保證正反面都是能讓自己快樂的,希望我也能給你帶來一點快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