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末殤

第十三章 驛卒李自成

大明末殤 史照千年殤 2083 2020-10-12 19:42:12

  對于皇太極能輕而易舉的越過關(guān)寧防線,一舉入關(guān),從而攻占北京城,除卻與袁宗煥之死有多多少少的一點關(guān)系外,更多的是李自成所率領(lǐng)的大順軍瓦解了大明北方的軍事防御,導致明軍失去了對大部分北方地區(qū)的控制。

  崇禎裁了李自成的員,李自成反手就給崇禎來了一個超級加倍。

  還有便是若不是因為李自成,時任山海關(guān)總兵的吳三桂也有大概率的可能不會投降清軍,說不定大明王朝還能再續(xù)命個十幾年。

  但僅僅也只是能續(xù)命而已,因為那時候的大明王朝已經(jīng)腐朽到了骨子里,是從上到下,由軀干到根系的腐敗,根本不是一個崇禎皇帝靠區(qū)區(qū)人力能救得回來的,天時地利人和少一個都不行。

  很遺憾的是,老天跟崇禎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這三個必備要求他是一個都能沒占上。

  不過好在現(xiàn)在魂穿而來的朱由檢對于明末歷史還是多多少少有一點了解的,主動進攻他不在行,但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朱由檢還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為了防備李自成,對于刑部給事中劉懋請求裁減部分驛站,開除驛站中的富余人員,減少國庫開支,嚴格管介紹信,非緊急不得使用的奏章,朱由檢做出了如下批復。

  首先,裁減驛站,開除多余的公務員,在當前的這個社會環(huán)境下是不允許的。

  陜西那邊本來就在鬧民變,那里的幾萬驛卒都在靠驛站吃飯,你把他們都裁了,你讓他們?nèi)ジ墒裁答B(yǎng)家糊口?只能跟著農(nóng)民軍起義造反,這不是沒事找事嗎,所以這個提議否決。

  再說說第二個提議,堪合,也就是介紹信,按大明律法規(guī)定,用完之后是必須要上交的。

  可到了現(xiàn)在也沒人去管理這件事情,也就導致很多官員用完之后偷偷藏起來,不上交朝廷,以備不時之需。

  更有甚者,還送一些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去驛站公吃公喝,這件事情倒是真的該好好管管了,否則他們就不知道什么叫天網(wǎng)恢恢。

  最后,對于劉懋的意見,一半拋去,一半保留,至于劉懋本人,賞賜白銀二百兩,仍保留原職。

  既然決定了一件事,朱由檢就不會拖到第二天去辦理,當即命里吏部,刑部,戶部三司尚書著手處理此事,對于各地官員使用堪和的次數(shù)以及每次花銷的賬目都要一一核對,如實上報。

  該下獄的下獄,該罰款的罰款,該降職的降職,總之就是一個都能放過,老虎蒼蠅一塊打,整治吏風,從現(xiàn)在開始。

  而此時,遠在銀川驛站還在老老實實當一名驛卒的李自成,還在為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而苦惱。

  并且這幾天他總感覺自己的腦袋上綠油油的,外加坊間傳聞的流言流語,讓他更加懷疑自己的妻子韓金兒與同村的蓋虎通奸,但一直苦于沒有證據(jù)。

  世人皆說亂世出妖孽,況且中庸亦有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不論是天啟六年發(fā)生的大爆炸還是如今眼下的旱災,都在預示著這大明朝氣數(shù)已盡,外加遼東還有后金侵擾,大明朝是快要亡了。

  不過李自成卻不希望這大明朝這么快就完蛋,因為驛站到現(xiàn)在還欠著他的錢糧沒有發(fā)下來,若是大明朝亡了,他找誰要去。

  艾舉人又威脅他,要是五日之后,還是還不上欠債,就把他告到米脂縣衙,再不然就托關(guān)系要將他判個“械而游于市,將置至死”。

  “這不是把人往絕路上逼嗎?”

  李自成胡亂的騷動著頭發(fā),腦袋感覺越來越大,好不容易緩下來又感到一陣心力交瘁。

  他甚至都有想要拿刀往自己脖子上一抹的沖動,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這樣過去得了,現(xiàn)在的日子可真不是人過的。

  不過還是老話說的好,“好死還不如賴活著”,死也是需要一種莫大的勇氣的,好幾次拿起刀來,李自成都沒有勇氣按下去。

  活著總歸還是有那么一點盼頭的,死了可就什么都沒有了。

  看一看那些因為災荒而吃不飽飯,被迫起義的農(nóng)民軍,與他們比起來,自己這還算是好的了,起碼吃飯還不是個事,不用每天擔心過上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最近聽聞洪參政和新來的曹副總兵,正在對起義的叛軍進行圍剿,而叛軍已經(jīng)潰不成軍,在四處奔逃。

  官兵那里是抓到一個就殺一個,根本不給人留活路,碰上這么兩個狠人,也只能怪他們命不好。

  重重的嘆上一口氣,李自成用手撐著自己的膝蓋緩緩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跟驛站里的同僚打了一聲招呼,便準備回家了。

  他沒有什么太大的愿望,老婆孩子熱炕頭,每天能吃飽飯就行,最好再是把艾舉人的債也還上了。

  至于去當個什么朝廷的大官,這些他想都不敢想,因為李自成知道就算他想了這樣的好事也落不到他的頭上,還不如務實的在驛站里好好干,祈禱驛丞能早些把欠下的錢糧發(fā)下來。

  去當叛軍?那就更算了吧,沒看見神一魁他們的下場嗎,那樣子連親媽見了估計都認不出來了,和一堆肉醬也差不多。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他才不會傻乎乎去送死,給人家當做戰(zhàn)功上繳。

  不過最近可以去戰(zhàn)場看看,說不定能遇到個漏網(wǎng)之魚,撿個叛軍的人頭去衙門換錢,要知道那可是一兩銀子啊,不僅能還上債,還能讓一家老少都吃上頓好的。

  李自成已經(jīng)一年沒碰過肉腥,都快忘記肉是什么滋味了。

  “叔父,您差事辦完回來了?”

  “嗯,我回來了,家里一切還算好吧?”

  “拖叔父的福,一切安好,還請叔父勿掛勞?!?p>  同迎面而來的李過打了聲招呼后,李自成也不與他多去寒暄,只是點了點頭,便徑直的朝自己家走去。

  李過從輩分上來說是李自成的侄兒,但李過的年齡卻是要比李自成大的。

  還未走近家門,便遠遠的看見從煙囪里飄出來的炊煙,聞到一股柴火味,再仔細看便能看見一位婦人蹲在灶臺旁燒火做飯,那是他的妻子韓金兒。

  李自成微微一笑,家一直是他心中最柔弱的一塊地方,一個游子平生最大的愿望便是能有個家來安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