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南朝末路
胡陵決戰(zhàn),從魏豹接到秦軍東征的消息到胡陵城下決戰(zhàn)大獲全勝不過十多日的光景。
此后在屈、景、昭三家穿針引線之下,楚軍前軍將軍吳班、右翼將軍呂劫及后軍將軍景陽皆率軍投降魏王,唯有楚國上將軍呂臣不愿與叛徒屈律同殿為臣,故而不降,后楚懷王南遷,魏豹便將呂臣釋放回楚國。如此這般魏王魏豹收降了十三萬楚軍主力。
招降納叛之后,魏王魏豹麾下一下?lián)肀f。未行整編,楚軍諸將依然自領(lǐng)原部眾,二十萬魏軍便拔營浩浩蕩蕩沿泗水南下,行軍五日便陳兵楚國都城彭城城下。
其實魏豹手中早就準(zhǔn)備好了楚王遷都盱臺的天子詔書,詔令楚懷王熊心遷回故都盱臺,領(lǐng)有淮水以南楚地。
有天子詔書背書,又二十萬魏軍陳兵城下威逼,楚懷王自然服軟,于是便攜楚國文武百官出降。楚王熊心素車白馬,白馬系頸以組,于彭城北城門外向魏軍獻降,上呈楚王玉璽虎符使節(jié)。
處理完楚國君臣遷都事宜,魏豹并未就此班師回朝,而封存了彭城中楚國宮室府庫,馬不停蹄引二十萬大兵沿獲水汳水(合汴河)溯源西進大梁遺墟(已被秦始皇移平)。
魏豹令魏將龐昌率本部兵馬在此處駐兵屯糧,沿途魏軍分兵經(jīng)略楚地,有屈、景、昭三家?guī)伏h斡旋,又有天子與楚王的詔書為憑,楚地城池大多望風(fēng)而降,傳檄而定。
魏豹親率大軍自大梁遺墟繼續(xù)沿水南下鴻溝潁水,一路上有分兵經(jīng)略諸縣的,又有諸縣郡縣兵前來參軍,分合不定。
自胡陵南下彭城又西至大梁再南下淮水此行一千八百里,魏軍走了五十日方才到達(dá)淮水,只比劉邦晚了二十余日到達(dá)潁淮戰(zhàn)場,接著二十萬魏軍便在潁水淮水北岸扎下營寨。
秦王劉邦自咸陽誓師,走武關(guān)東進壽春路程一千八百里,其實并不比魏豹繞道大梁南下的距離更近。
這二十余日,秦軍也非無所事事,劉邦親自率領(lǐng)十九萬秦軍正面攻擊南朝聯(lián)軍的沘水防線。沘水畢竟水量稍淺,不足以阻礙秦軍渡河。
劉邦雖然有七年未曾親自領(lǐng)兵,但追隨秦王的精兵強將尤在,劉邦繼承了秦國社稷土地后,也一并繼承了秦國的官制爵制,秦國二十級軍功爵位制確實是激勵士卒求戰(zhàn)之心的利器。
秦國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級,分別為:一級公士,二級上造,三級簪裊,四級不更,五級大夫,六級官大夫,七級公大夫,八級公乘,九級五大夫,十級左庶長,十一級右庶長,十二級左更,十三級中更,十四級右更,十五級少上造,十六級大良造,十七級駟車庶長,十八級大庶長,十九級關(guān)內(nèi)侯,二十級徹侯。
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公士”、田一頃。宅一處和仆人一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證據(jù)是敵人的首級。就是說在戰(zhàn)后把敵人的人頭砍下來帶回軍營,作為證據(jù)。
如果一個士兵在戰(zhàn)場上斬獲兩個敵人甲士首級,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釋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zhuǎn)為平民。
殺敵人五個甲士可擁有五戶人的仆人。
打一次勝仗,小官升一級,大官升三級。
在軍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頓吃的飯菜甚至都不一樣。三級爵(簪裊)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兩級爵位“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軍功爵是可以傳子的。如果父親戰(zhàn)死疆場,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秦國自白虔定臨江國以來已經(jīng)四年未動兵戈,秦國全體軍民對爵位的需求是嗷嗷待哺。
所以秦軍進攻南朝聯(lián)軍的沘水防線是人人爭先,悍不畏死。如此秦軍輕而易舉便擊敗英布所率的聯(lián)軍突破了沘水。十?dāng)?shù)萬南朝聯(lián)敗軍被秦軍逼入了壽春與六縣兩座城池踞城而守。
此后秦王劉邦見方伯魏豹領(lǐng)二十萬魏軍駐兵淮北,為防止分散各地的秦軍被各個擊破,于是令秦軍解了壽春與六縣兩座兩城之圍,合兵退守潁尾縣背靠淮水沘水自守。
劉邦又下令軍中傳令營飛馬分奔出營,召分兵各處的秦軍主將領(lǐng)所部前來潁尾縣匯合。此時魏王魏豹需要時間來消化整編投降的楚軍,而秦王劉邦在等秦軍各偏師前來匯合,于是接下來潁淮戰(zhàn)場一時沉默了下來,三方非常默契的停下了軍事行動。
接著三方使者謁者在魏營、秦營及壽春間不斷奔波。三方首先達(dá)成了第一個共識,那便是南朝天子姬辛退位,受封禪德君,移居定陶城。于是這個只存在半年的大夏南朝壽終正寢。
有夏八年八月初魏軍淮北大營魏王大帳。
魏王魏豹與軍師中郎將魯軼一身戎裝對案而坐,他們正在商議魏軍下一步的戰(zhàn)略布署。胡陵之戰(zhàn)后,魯軼因功拜為軍師中郎將。
“軍師神算,一切盡如軍師此前籌謀發(fā)展,不知往后我魏軍該當(dāng)如何?”魏豹如今可對魯軼佩服得五體投地,此后便言聽計從。
“明稟大王,往后大王只需戒驕戒躁穩(wěn)守潁水淮水一線,領(lǐng)魏軍與秦王對峙至九月中旬秋收時便可。細(xì)作來報,晉王已下夫余國國都濊城,雍國元帥章邯平滅滇國盡有其地,彼時晉王與章邯回歸,秦王自然不敢暴師于外。
我魏國鴻溝潁水防線過長,望大王下詔沿水各縣廣布烽火臺。此前胡陵一戰(zhàn)證實了魏軍突騎的威力,另請大王解散軍中三千乘戰(zhàn)車,將一萬二千匹戰(zhàn)馬編制成義從突騎,遣一上將引此萬二千義從突騎軍屯駐新陽縣,居中馳援鴻溝潁水沿線?!濒斴W分析了當(dāng)前的天下形勢道。
“善,我軍中誰人可當(dāng)此重任?”魏豹接著詢道。
“非上將軍周叔莫屬!”守衛(wèi)魏國西部邊疆責(zé)任重大,自然不能交于無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