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桐符

第九十七章 巡撫

桐符 神婆阿甘 2029 2022-05-17 01:50:46

  明王上前行禮,讓宮人從殿外抬進來一抬書卷。

  緩緩說道:“這兩個月,兒臣一直閉門不出,清心抄寫《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十遍,每日焚香祝禱,一愿父皇萬歲安康,二愿百姓安居樂業(yè),老有所養(yǎng),三愿河清海晏,天下無恙?!?p>  萬勰帝半瞇了眼,凝視了那一抬經(jīng)卷片刻,溫和卻疏離地道:“明王有心,朕心甚慰。何吉安——”

  “奴在?!?p>  “開宴?!?p>  宮樂卻不甚喜慶,緩緩地,沉重地奏起來。十?dāng)?shù)名舞姬踩著鼓點、甩著水袖翩翩起舞。

  殿中坐著的,人人皆知這頓“家宴”的尷尬?;实鄣氖桦x有目共睹,看著坐在一旁冷暖自知的明王,臣子們誰又敢真的開懷暢飲。

  這時有一宮人踮著腳尖快步跑了進來,喘著氣跑到何吉安跟前,遞上一本軍報,又耳語了幾句。

  何吉安神色一沉,趕緊將軍報遞到萬勰帝手邊。

  又是端王的軍報。八百里加急。

  烏斯藏已攻下邊陲饒城。

  好大的膽子!誰給的膽子!

  何吉安見圣顏陰郁,揮揮手,讓舞姬們退了下去。

  眾臣面面相覷,噤聲屏氣,唯獨茍仲端著酒杯,一飲而盡。

  終于到了。

  他拾起袖子沾沾胡須。端王母族為武將,遇到這種事,絕不敢擅專,為了撇清嫌疑,只能先上奏而后動。

  果然,萬勰帝命何吉安將軍報遞給了單一奇。

  單尚書一看,立刻明白皇帝癥結(jié)所在。

  今日這家宴,顯然是沖著明王殿下去的。若沒有這八百里加急的軍報,飯后就極可能要談龍船遇刺案的事。而烏斯藏一起事,必然就要出兵。兵部的糧草雖有一定儲備,但終究是要動用戶部征糧的。

  只要一征糧,明王今晚便安然無虞了。

  可是,陛下將折子先遞給自己看,自然不是為了讓自己站出來請求戶部調(diào)度糧草。

  食君之祿,須為君分憂。忠心,則必然要有所取舍??伤咽潜可袝?,還能取什么?

  不過是賣個人情給皇帝,待將來再還給自己罷了。

  單一奇思忖了一番,神情自若地合上折子。

  萬勰帝見他泰然應(yīng)對,便心中有了底,正了正神色道:

  “烏斯藏率大軍十萬來犯我邊境,端王送來急報,賊軍已拿下饒城,諸位臣工可有退敵良策?”

  明王挪了挪身子,似乎坐得舒服了一些。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蜀中雖有天塹,但駐守軍隊不足十萬,又分布多地。端王殿下雖有轄軍之權(quán),卻無率軍之權(quán)。兵臨城下,陛下可先命端王集結(jié)兵力御敵,并從陜、隴駐軍調(diào)遣軍馬南下以敵之?!眴我黄嬲f道。

  看似說得頭頭是道,卻毫無可采納之處。

  浙江巡撫鄭罡站起來進言道:“陛下,微臣以為不然?!?p>  “哦?”

  鄭罡道:“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烏斯藏地處西方苦寒之地,卻早已習(xí)慣游牧而生,不擅耕種。他們此次東進目的絕非田地,而是田地中的糧食。只要許與糧食,此兵不伐自退矣。”

  “此言差矣。烏斯藏人若是找我朝借糧,陛下仁善寬宥,贈些糧食給友邦善鄰倒也無妨?,F(xiàn)下,烏斯藏人舉兵犯我城池,我堂堂芮國豈能任人魚肉?”單一奇針鋒相對道。

  “非也?!编嶎笓u搖頭,又對萬勰帝進言,

  “陛下,常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戰(zhàn)經(jīng)年,糧草兵馬,耗費之巨,少說也要一百萬石。與其勞民傷財,不若將耗在作戰(zhàn)之上的糧草贈與烏斯藏,換得睦鄰。此其一也。

  其二,若就地籌糧征兵,蜀中雖有天府之稱,一年不過二十萬石的糧食,勢必要從各地調(diào)糧。今年寒春,膠州早耕失利,處暑之期未至,若再遇上旱澇等災(zāi),只怕生變。

  其三,端王殿下年輕,毫無沙場經(jīng)驗,柔弱不善戰(zhàn),先遣之應(yīng)戰(zhàn)兵馬勢必遭受重挫,若端王殿下再有個萬一,得不償失。縱觀陜隴兩地,唯有楊政年與烏斯藏交過手,楊總督雖善戰(zhàn),但若耗上幾年,豈有舅甥領(lǐng)兵偏安一隅的道理。即便舅甥心無二意,卻避不開有心之人挑唆。

  陛下,這兵好出,不好回啊?!?p>  萬勰帝算到會有張家的人出來指點江山,卻沒想到冒出這么一個人來。

  一個浙江巡撫,能算得出蜀中有多少糧草?自然背后有張家遞消息。

  說什么其一、其二、其三!笑話!不過是明里暗里提醒自己,無論打與不打,都要用一百萬石糧食,蜀中只有二十萬石,剩下八十萬石要靠戶部,要靠他張家!

  “想不到鄭大人還懂算賬?!眴我黄娉爸S道。

  “尚書大人謬贊,不過是常識罷了?!编嶎负翢o愧色。

  “鄭罡——”

  “微臣在?!?p>  “依卿之見,議和一事,該由何人前去?”

  “微臣以為,若要表達我朝與之交好的誠意,不妨派一名皇子前往。”

  明王一聽,立刻起身上前跪下道:“兒臣愿意前往?!?p>  此前便覺得烏斯藏來得蹊蹺。如今鄭罡與明王一唱一和,似乎印證了萬勰帝心中最不安的想法——他們與番邦有勾結(jié)。

  “殿下愿意以身犯險,實屬勇氣可嘉,卻不可被庸人擾亂了心智?!眴我黄嫦蛎魍跣辛艘欢Y,又說道:“陛下,微臣也有三句話要說。”

  “準(zhǔn)了?!?p>  “其一,我芮國丟失的饒城,用這一百萬石糧草,就能換得回來嗎?

  其二,若是烏斯藏遇到天災(zāi)人禍,向我芮國求援,許之以糧食,勢必能換來睦鄰。但烏斯藏舉兵十萬,我們?nèi)萑?,勢必養(yǎng)虎為患?!?p>  “其三,在座諸位,除了陛下,也就茍大人與在下知道這軍中的糧草是什么樣的滋味?!?p>  單一奇舉起一碗米飯,緩緩說道:“這米是精米,放在軍中,一石可以抵五石。因為軍中谷物常摻著粟谷和沙石。粗糲磨口,尋常人難以下咽。

  鄭大人做著浙江的巡撫,算著蜀中的帳。信誓旦旦可以說用軍糧一百萬石,就可以退烏斯藏十萬精兵。還讓皇子前去。杯水救車薪,送羊入虎口,是何居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