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官會審(三)
王明這一招凌厲反擊,將眾人的目光,又牢牢吸引的自己身上。
包括對面那瞠口結(jié)舌的翰林劉正宗,殿中所有人,都在聚精會神地看這位太子表演。
王明一臉怒色,聲音更滿是悲憤:“惜乎!父皇梓宮未冷,徒增龍馭之怨恫;制墨未干,惟駭四方之觀聽!嘆吾南渡來此,半點抱負(fù)未展,竟被先師羅織罪名,自困于泥淖之中。若先帝在天之靈有知,見爾等這般迫壓于吾,真不知會作何等感想!”
王明說到這里,臉上神情愈發(fā)激憤,聲音亦滿是哀切:“現(xiàn)在國事蜩螗,疆土淪喪,正是壯士用命之時,正是合力對外之機。沒想到,袞袞諸公,不思退敵,竟來全力對我,難道是要在此地,自戡自斗,以快賊寇乎?!”
“吾一路南下,便見河南、山東諸地百姓,痛先帝之變,哀國家之痛,皆灑涕捶胸,愿雪國恥。甚至紛紛自辦白衣白冠,驅(qū)殺偽官,襲擊寇卒,以報先帝之德澤。而現(xiàn)今諸位,未見效命以復(fù)故土,反在這里,對吾窮加逼迫,意欲致罪而后快!諸官此舉,真可謂上傷先帝之明,下短忠義之氣,吾今思之,心何痛哉!”
王明說到這里,故作哽咽難語之狀,雙眼之中,竟已是淚光閃閃動,一副悲憤難言的模樣。
他這一招反客為主,主動出擊,自行將水?dāng)嚋?,再利用崇禎先帝與自身身份,站于道德高度,大打悲情牌,這般手段,竟是完全出乎了翰林劉正宗之所料。
當(dāng)然,這出其不意又大膽果決的一招,也完全出乎了殿中其他人的預(yù)定思路。
整個殿堂內(nèi),頓是鴉雀無聲,連掉了根針,都可清楚聽見。
眾人瞪大了眼睛,有如看陌生人一般,怔怔地看著這位太子表演發(fā)揮,臉上的表情,既是驚駭,又有慚愧。
“劉正宗!你當(dāng)初不過是一名小小講官,所授的那些課程,無非亦是之乎者也之類無用之學(xué)。這些東西,對于治家理國,對于如今險惡局勢,可有半點作用!孤早就看透了,從你們這些所謂的講官身上,學(xué)的這些酸文假醋的東西,于國于家,皆無半點助益!既是無用之學(xué),那孤又何必去費心費力地記它作甚,豈非自尋煩惱乎!”王明直視對面那目光閃躲的劉正宗,一字一句,說得清晰有力。
“太子,這,這話豈能這般講!要知道,先帝之所以請在下……”劉正宗急白赤眼,說話開始語無倫次。
不過,他一語未畢,王明又厲聲打斷:“劉正宗!不要再拿先帝來當(dāng)擋箭牌了!吾且問你,你這般發(fā)問,孤就算回答正確,你若存心使壞,亦可斷定孤言為謬,這般羅織之罪,孤又何以自辨?!而當(dāng)時授課,僅有師徒二人,連宮人都甚少打攪,你講的東西,出爾之口,入孤之耳,那眾人又如何能知曉是非,又如何能分辨真假!”
他這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劉正宗聽畢,臉色已是煞白,窄長的額頭上,更是有冷汗涔涔?jié)B出。
而旁邊的人,又開始紛紛交頭接耳,很多人臉上,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狀。
是啊,太子說的沒錯,如果劉正宗居心不良,定要置太子于死地,那在無法證偽的情況下,他若要陷害王明,豈非全憑他一張鳥嘴說了算么?
而劉正宗這家伙,現(xiàn)在效命新主,正思要如何表現(xiàn),他若暗奉皇命,來加害太子,又豈非是必然之事么?
王明這般反擊,十分凌擊而極有條理,劉正宗張口結(jié)舌,一時間愣在原地,再難說出話來。
而在旁邊,原本打算接著發(fā)問的另一位翰林李景濂,亦是呆住,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問這位太子什么話才合適。
是啊,還能問什么呢?
若是回答正確,自己奉了皇命,自不會甘心,為治其罪過,定要再繼續(xù)追問下去。若是回答錯誤,對面這位太子爺口齒伶俐,又一口咬定是自己要來陷害于他,自己又該如何辨駁呢?
這真是個難以掙脫的困境。
這一刻,劉正宗與李景濂兩人,臉色復(fù)雜地互相對望了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疑惑與不安。
身居渾水,安可自清,現(xiàn)在連自家名譽都要受損了,再會審下去,又還有什么意思?
數(shù)年不見,這位向來溫順老實,甚至可以說是內(nèi)向懦弱的太子,現(xiàn)在竟是這般狡詐而敏銳,既懂得利用君臣名份與家國大義來指責(zé)自己,又能悄悄給自己挖下反誣陷阱,讓自己置身于兩難之中。
這樣一位機智狡猾,能在困難局面下主動出擊,反而牢牢地反將了老師一軍的人物,還會是昔日那個無所作為的太子么?
就在二人尷尬不己之時,從旁聽席上傳來了一句問話:“敢問太子,你可知,嘉定伯是何人乎?”
王明扭頭望去,見發(fā)問之人,乃是忻城伯趙之龍。
這個問題,對于讀過明史的王明來說,簡直就是幼稚無聊得令人發(fā)指。
王明看到,趙之龍問完后,旁邊的一眾旁聽者,很多人臉上,亦是不以為然之色。
但是,這個問題,對于知道的人來說,確是簡單到無聊,但若不知情者,卻是極可能出錯。
真實歷史上的假冒太子王之明,就是結(jié)結(jié)實實地在這個問題上栽了跟頭,最終一錯再錯,徹底坐實了假冒之名,最終進了大獄,成了死囚。
畢竟,這天底下,就沒有外甥不知道外公是誰的道理。
“忻城伯,嘉定伯乃吾之外公,先朝母后之父,姓周名奎,這個問題,有何疑問么?”王明斜了他一眼,淡淡回道。
趙之龍哦了一聲,點了點頭,卻又略帶好奇地問了句:“太子既是從京城逃出,可知嘉定伯現(xiàn)在何處?現(xiàn)在又是何境遇?”
他的話,讓王明心下一凜。
趙之龍這般問話,卻是何意?
難道,這位嘉定伯周奎,竟是沒有如歷史上那般被流寇迫害至死,反而已逃到了江南一帶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