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被敵人再次偷襲,顏真卿一家最終還是選擇了一另外的一個草場,經過2天一夜的顛簸總算到達。這兩天在馬車上一路巔兒過來,顏真卿身上的傷勢雖沒反復,但也沒多好,還需靜養(yǎng)一段時間。這會兒到了地方,顏真卿也不算太想見到李煜,便打發(fā)了王淮去跟李煜寒暄了兩句,隨后將其送走。李煜心知顏真卿的情況,畢竟以后還有需要他效力的地方,這一路來也做盡了好,因此也沒在這時候再如何刁難,客氣的跟王淮寒暄了幾句,夸了夸英雄出少年之類的話,便叫人留下些珍貴的人參、鹿茸等藥材與補品,有潛人幫顏真卿一家把大帳搭好。也沒休息,便當先帥眾出發(fā)了。臨走時還囑咐王淮,如過段時間外出闖蕩,可來尋他,必然保他錦繡前程。
王淮雖然年紀小,但心性堅毅,否則也不會再之前的截殺之中反殺脫險。現(xiàn)下也沒將顏真卿的話當真,反而是多了幾分謹慎。因為王淮打算出門闖蕩的事兒,除了自己一家人,這一路上并為與外人提起,這李煜是如何知道的呢?如若是旁人或許會當做是李煜隨口亂猜或者說些好聽的而已。但王淮本身便是謹慎的性格,且與親娘相處之時,也算是見過不少的人情冷暖。因此見了李煜智珠在握的神色便知,此人不是說笑。
但目前還不是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待目送李煜走遠之后,王淮趕緊進屋攙扶著顏真卿躺在床上,隨后又開始幫干娘收拾帳中一應事務。在收拾完畢后,已是明月當空。顏氏造了飯,端進屋里伺候顏真卿用飯,王淮在外屋陪著塔娜吃飯。
由于這幾天的奔波,顏氏今兒晚上便做了頓好的,也算是搬家飯。難得的能吃到各種平時過年才能吃上的美味,塔娜這會兒吃的滿嘴流油,王淮邊吃,還得邊照顧著她,省的小丫頭把自己噎到,或者蹭的跟個小花貓似得,被干娘罵。待吃罷了飯,王淮起身與塔娜一同收拾了碗筷后,獨自來到屋外。
今晚的星星很亮,夜空也難得的寧靜而安逸。王淮盤坐在草地上,卻怎么也沒法集中精神練功,索性仰躺下來,欣賞著星空,塔娜趁著顏氏和顏真卿在屋內蓄話,也悄悄地跟了出來,看見王淮躺在草地上,便走到他旁邊,蹲下來道:“哥,你是不是要走啦!”
王淮看著塔娜的小臉兒,心中對外面的無限憧憬之上又多了些不舍,自從6、7歲來到顏家,這一住便是十年。無論是一點點看著長大的塔娜,還是十年來辛勤養(yǎng)育自己的顏氏夫婦,都讓王淮心上沉甸甸的。
塔娜見王淮看這自己不說話,便又獨自躺在王淮身邊道“塔娜舍不得哥哥走……但爹說過,男孩子總要去外面闖闖的,塔娜也想去,但又舍不得爹娘……”
“哥哥,你要早點回來,給塔娜帶好吃的,再和塔娜說說外面的故事,塔娜最喜歡聽故事啦!”說到這里,塔娜小眼睛一亮一亮的,一如頭上的星星,在空中眨著眼睛。
塔娜的話,讓王淮明白了很多。塔娜雖然也很懂事,但是有些事是自己處理不了的,有些話是自己說不明白的。這會兒說了這么多,必然有顏氏與顏真卿的默許和很多教授。二老不自己來說,而是找了塔娜來說,一個是為了不讓王淮多心,另外一點也是為了讓王淮更能明白二老的用心。之前的總總不舍與擔憂,其實都只是自己的想法,塔娜也好,干娘也罷,雖然也會舍不得王淮,但是畢竟一家人生活了很多年,他們對自己的好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因此心里也會更希望王淮有所成長,有所收獲。而不是短暫的一生便守著草原和父母,渾渾噩噩。
經過塔娜這一鬧,王淮笑了,道:“等爹的傷好咯,哥再走!塔娜要乖乖的,等哥哥回來給塔娜帶好多……好多好吃的!好不好呀!”
塔娜笑的更歡實了,纏著王淮,不斷地說著從爹娘已經以前認識的小伙伴兒那里聽來的,外面的見聞和好吃的,然后反復告訴王淮,一定不要忘記。
待王淮好不容易承諾了一大堆好吃的,然后哄著塔娜回屋睡覺后,終于沉下了心來,安靜的練功。
……
一晃又過了3個月,顏真卿的傷勢已經基本無礙。一個多月前便能下床,這會兒更是騎著馬,外出游獵了一番,打回兩只野兔,改善生活。
王淮見此也放心了不少,這會兒盤算著自己差不多要走了,但這話王淮卻不知怎么說出口。
顏真卿是過來人,自那日對王淮說起這個世界后,看了王淮每日的狀態(tài),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想。王淮猜的沒錯,顏真卿夫婦是愿意的,縱有不舍也不能因為這點不舍阻了王淮一生的前程,這才是父母無私的愛。
因此兩人私下一商量便在一天晚上將王淮叫進了屋里,塔娜本也想跟著進去,但被顏氏抱到了一邊,囑咐她聽話,隨后轉身進了屋。這一番徹夜的暢談,塔娜不知道三人談了什么,只不過王淮在出門后精神抖擻,顏真卿一臉的嚴肅,而顏氏卻滿懷的不舍。
當天王淮沒出去放羊,而是整理了一番自己需要帶走的東西,沒幫著顏氏將家里的活兒干了個仔細。
第二天天剛放亮,在塔娜睡得迷迷糊糊中,王淮牽馬獨行而去,一步三回頭走的很慢。出門之前沒有叫醒任何人,因為他還不習慣離別的哀愁。但王淮不知道的是,顏氏一夜沒睡,這會兒坐在窗口悄悄地望著少年遠去的背影,將兒行千里的擔心掛在臉上,顏真卿坐在屋內一口一口的抿著酒,似在為出遠門的兒子遠遠地邀杯送行。
青衣白馬,一襲長劍的王淮,便就這樣闖入了這個他心心念念又懵懵懂懂的江湖之中。
少年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