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夢中驚醒。
院子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和不安的低語。小國毓疑在夢中,揉了揉眼睛,支肘撐起半個身子細聽,似乎有娘的低聲抽噎。他立即跳下床,赤著腳跑出屋去。
“娘!是妹妹又起夜熱了么?”話音未落,小國毓被奶奶噓聲制止。
章老先生頭半夜就已經(jīng)來到丁家,他神情凝重,正小心地給外孫女推拿。念娣不斷把布帕浸在冷水中,擰成半干,交給奶奶,覆在小郡主額上降溫。
幾人佇立床邊,小國毓已忍不住探身細看妹妹。丁永一舉燈照亮。胳膊舉得太久了,他換了只手,燈燭亦微微搖曳,照得燈下的幾個人臉上神情明暗不定。
自那次三月三上巳節(jié)出門之后不久,丁國郡身患瘟疹。臉部、小腿的皮膚起了許多小紅疹子,反復(fù)發(fā)熱。章老先生開了幾副藥,內(nèi)服和外用擦洗,瘟疹痊愈后,夜熱卻久纏不消。此熱怪異至極,中夜起,破曉消。每到雞鳴天亮之時,便慢慢退去,白天不見任何癥狀。章老先生幾次更換藥方,均未見絲毫好轉(zhuǎn),一時束手無策。
一般來說,孩子在十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冒話,小郡主兩歲了,卻從未開口說過一個字。每當夜里發(fā)熱,既不開口說難受,也不伸手找娘,只是睜著清亮的眼睛無聲無息地獨自忍受,直到額頭滾燙,人被燒得意識模糊。章禹蓮夜夜不寐,熬得幾乎燈枯油盡,她日夜寸步不離地守著愛女,生怕有什么閃失。
小郡主飲食開始變差,身體也越來越虛弱。丁永一心急如焚,與章老先生商量,二人來到賚壽藥行,請來了拉爾茨先生。他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藥劑師。根據(jù)德國藥劑師建議的藥物劑型和劑量,丁家四處借錢,從賚壽藥行買了幾種德國進口的西藥。小郡主服用西藥之后,怪病仍無起色。
眼看著女兒又起夜熱,額頭燙手,燒得幾近昏迷。章禹蓮一手托著女兒軟塌塌的身子,一手拉著爹的胳膊搖晃,語中已有哽咽:“爹!您是神醫(yī),您一定要救救您的外孫女!”
見女兒淚流不止,章老先生心中難受,“哪來的神醫(yī)!爹只是一尋常鄉(xiāng)野郎中,治病救人乃醫(yī)者之本分,自家孩兒豈有不盡力的道理!”
章老先生不再發(fā)話。小國毓突然道:“德國建筑商阿爾弗萊德·希姆森的女兒叫莉莉·艾爾瑪,也是兩歲左右突然發(fā)燒并持續(xù)數(shù)周,所有的辦法都試過了,依然無法救治。他家決定試試氣候療法,帶著莉莉去嶗山住了幾周,慢慢有了好轉(zhuǎn),最后康復(fù)了?!?p> “氣候療法?”章老先生轉(zhuǎn)過身。
“也叫森林療法?!毙辜鼻械亟忉屨f:“小妹夜熱不退,我特意去請教過奧瑟·斯威格先生,就是到森林里去,穿寬松的衣服,在森林中散步、打拳,然后讓身體逐步適應(yīng)……”
丁周氏看著親家的臉色,打斷了孫子的話,“小孩子,別亂說!”
章老先生卻說:“不管是氣候療法,還是森林療法,到嶗山住些日子,走動走動,喝點山泉水,曬曬太陽,總是沒有壞處!”
丁永一不敢多問,只捧著一盞燭燈靜靜地站在一旁。細細品味親家的話,大概是死馬當活馬醫(yī),姑且放手一試。
***
章禹蓮救女心切,第二日便帶著女兒去了嶗山。小郡主許久沒有出門,顯得很有精神,倒是章禹蓮疲累至極,走得快些便感到頭暈?zāi)垦!?p> 來到太清宮,有德國士兵在步月廊聚會,有些軍人在與嶗山道士合影留念。古園寂靜。章禹蓮雙手合十,跪求庇佑。小郡主喜貓,見嶗山貓可愛,三追兩追出了太清宮,漸漸離得遠了。
荒僻之處。半個月前嶗山暴雨,山洪沖開一座老墳。一具棺半裸于天日之下,傾斜的棺中露出半張古琴。包裹琴身的油紙已殘破,絲弦早已糟斷。小郡主上前把琴從棺中扯了出來。
一個青衣道人路過,遠遠見小郡主孤身一人,便走了過去。
道人拾起拖在地上的殘琴,冷笑道:“古有黛玉葬花,今有酸腐埋琴!也算開了眼界!”見四下無人,心生關(guān)切,就多問了幾句。小郡主一聲不吭,不理不睬。道人心中有氣,可又不放心留孤女于荒野。
就在這時,章禹蓮高聲尋女而來。她回頭不見愛女,這一驚非同小可,幾欲立刻暈倒。章禹蓮一連多日沒有好好休息,只覺得天旋動地,掙扎著支起身體。她瘋了一般地沖出來,拉著宮中道士、香客,說了小郡主的衣著相貌,一路詢問,順著那些德國士兵、嶗山道士的指引,一路追至此地。
章禹蓮見愛女安然無事,身邊還站著一個道人,略為放心。她跌跌撞撞來到近前。青衣道人回身看了她一眼,見走失幼童之母尋來,欲轉(zhuǎn)身離開。她見章禹蓮腰間琴穗,站住了。待章禹蓮來到女兒身邊,道人拉起琴穗,又要她伸出手看了看拇指之側(cè)的琴吻。
道人忽然冷冷地道:“章益甫是你什么人?”
章禹蓮心中頓時一驚。她爹章繼道,字益甫,膠澳地區(qū)除丁家之外極少有人知曉。
章家本是琴派名門,受同門所害,家破人亡。
京城琉璃廠琴工張春圃,與章老先生同一師承。張春圃為人憨厚剛直,琴藝不凡,京城文雅士大夫之中享有盛名。慈禧當上太后,想要學(xué)琴,得知張春圃的名氣后,傳召入宮。張春圃在宣召時稱,不能跪著彈。應(yīng)允后,張入宮彈琴,卻遇驚雜之事。不久慈禧又宣召,他寧死也不肯再去。拒絕入宮后,張春圃名聲更盛。肅王隆勤請他到府中彈琴,張春圃有意觸怒肅王,被趕了出來。之后,同門章繼道之妻,被強行請入王府教琴。她潔身自好,質(zhì)樸無華,個性清正,進入王府之后茶飯不沾唇。章妻一般午后入王府教琴,之后立即回家。即便這樣,此后多年,琴人張章兩家,不斷遭到同門和其他琴派的污名構(gòu)陷,引發(fā)清末琴案。最后,張春圃窮困而死,章妻自盡。此案牽累甚眾,涉及許多無辜。
自古道:同行是冤家。
章繼道被琴派之爭害得家破人亡,他悲嘆:“琴人之毒,更狠惡于賊盜?!蓖词燮拗螅吕^道發(fā)誓此生不再操縵。攜女遠離京城,以行醫(yī)為業(yè),隱居膠澳。
章禹蓮的娘在王府教琴,學(xué)琴的是一位“女公子”。大清朝廷風(fēng)雨飄搖。許多王公貴族移居青島,肅王之女便遁居嶗山。她行蹤無定,縹緲于山水之間。章家父女二人聽說,巡撫楊士驤巡視青島,為了請王女回京或下山居住,特備山轎五十乘,差役人員三百余人,入嶗山尋找。此女避而不見。楊士驤由北路進山,先到華嚴庵,遇大風(fēng)飛揚,尋找極為不便。只好派人去太清宮,請?zhí)鍖m長老韓太初到華嚴寺,賞琴之后留用齋飯,請韓道長務(wù)必對此女悉心相全。
此女脾氣驁忽怪異,嶗山各宮無人敢惹。她一襲道衣,卻非道士,無名無號。到了太清宮等地,神情居傲,無論索要衣食住處、琴譜典籍,均是理直氣壯。各觀道長知其身份顯貴,不敢怠慢,對其要求,亦是盡力應(yīng)允一一照辦。嶗山道士不知其姓甚名誰,偷偷給此王女起了個綽號,背地里稱她為“王不二”。
章禹蓮身上的琴穗,本是陪嫁琴“湛泉月”之物。她見愛女小郡主喜歡,便拆了下來。平日里,把琴穗系在腰間,讓女兒小郡主扯著,章禹蓮也能騰出兩只手做些家事。今日前往嶗山,她把琴穗系在腰間,一路上相互牽扯著,母女都省了不少力氣。
一眼認出琴穗,絕非外人。
聽那道士語氣,似乎并不友善。她從始至終,均未正眼看過章禹蓮。發(fā)問之時,也是面向小郡主,似乎在問孩童,卻只能由章禹蓮來回答。
章禹蓮心中忐忑??慈菝猜犅曇簦桥?,又與王府學(xué)琴“女公子”的年紀符合,再聯(lián)系家族往事和琴學(xué)淵源,不難猜出對方身份。章禹蓮不敢同門相認,更不敢有所隱瞞,遂恭身行禮道:“正是家父!”
王不二依然一臉愛理不理的表情。
“養(yǎng)得倒是精細,”她皺眉細看小郡主的臉色,突然冷冷地哼了一聲,古怪地道:“只怕越上心,死得越快!”
王不二見小郡主始終扯著那條琴穗,便低頭看了一眼被山洪沖出的琴冢之物。
琴為連珠式,岳山裂缺。琴面造型渾圓,稍有變形,但整體尚好,不影響彈奏。琴身附著了一層泥水銹污,指劃之處露出漆色,有漆皮起脫之狀,似乎隱布梅斷,也許是土里埋久了生的霉斑。
王不二懶得細看,翻轉(zhuǎn)琴身,背面刻有“幽澗珠璣”四字。龍池、鳳沼為如意橢圓形。龍池、雁足間開寸許音孔,較為罕見。鳳沼納音處隱約可見篆文墨書,龍池納音處也有墨書銘。
嶗山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明代就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歷代文人墨客來此游者眾多。也不知哪個附庸風(fēng)雅之人,埋琴于此。既然是琴冢之琴,便是見者可得。對于王不二來說,不過一張殘破之琴而已,別說將它修復(fù),便是劈來當柴燒都嫌費力。她習(xí)琴之初,琴房便擺了七八張琴供她挑選,都是金弦玉軸,極其華貴。開指之后,宮中送來幾張內(nèi)廷珍藏之物,金徽玉軫,名琴富麗?,F(xiàn)身處嶗山,非京城可比,但隨身常用之琴,也非凡品。
見小郡主不肯撒手,眼神倔強,王不二似乎覺得有趣。你想搶,我卻偏偏不給。
王不二微低著頭,望定小郡主,翻了一下怪眼,“若你娘繼續(xù)這么養(yǎng)著,你便快死了!若隨我去,這琴就給你!”
說完,王不二橫夾著琴,轉(zhuǎn)身離去。小郡主似懂未懂,回頭看了娘一眼,小手依然握著琴的殘穗,執(zhí)拗地不肯撒開,竟被帶著去了。
章禹蓮大驚,急得幾欲開口,卻不敢喊,更不敢跟上去與王不二強行搶回女兒。她眼睜睜地看著二人越走越遠。
失了愛女,章禹蓮孤身一路落淚,失魂落魄地返回臺東鎮(zhèn)。
章老先生聽女兒一邊哭,一邊將前前后后地細細說了一遍。
丁周氏覺得,聽上去王不二所言,雖不入耳,卻也在理。小郡主體弱,章禹蓮照護極為精心,反倒是越精心照護,女兒身體越弱。她強顏勸慰兒媳,“看臺東鎮(zhèn)窮漢市上小商小販的孩子,出生便風(fēng)里來雨里去地被父母帶到集市上。孩子會爬會走,便頂著大太陽,在泥水里嬉戲玩耍,卻百病不生。都說嶗山仙山圣水,進山住些日子,說不定就好了。”章老先生也覺得此道人,應(yīng)該就是在王府與妻學(xué)琴的女公子。他說:“聽上去無甚惡意。無論她是何意圖,小郡主身在嶗山,也算有人照應(yīng)。去就去了,興許是條活路!”
事已至此,章禹蓮哭也沒用。丁永一夫妻雖然牽腸掛肚,但生死有命,自孫女離家那時開始,似乎便已是塵埃落定。
所謂的日月如梭,說的大概就是織機上的梭子。
一連七八日,小郡主音訊全無。章禹蓮思女心切,僅僅幾天工夫,人就極為明顯地消瘦下來。
她目不轉(zhuǎn)睛地坐在織布機前,手拿柿木梭,腳踩板。機杼撞擊的聲音、踏板上下跳動時與木板發(fā)生的碰撞聲,帶著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
左手遞梭,右手飛快地接住。隨即左腳踩下外踏板,然后將機杼拉向自己懷里,用力一磕;之后右手遞梭,右腳踩動踏板,機杼熟練地順勢帶向懷里;接著右腳踩踏右內(nèi)踏板、然后左腳踩踏左內(nèi)踏板。章禹蓮動作嫻熟,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隨著腳踏手穿的織杼之聲,她額上的汗珠像雨點一樣滴落在織出的粗土布上。
“咵唧、咵唧……”
章禹蓮似乎從不休息,她沒日沒夜地坐在窗前。無論念娣多早起來,只要來到院中,都能聽到東廂房單調(diào)的機杼聲。晚上,東廂房從來不亮電燈。章禹蓮將油燈燈芯調(diào)得很短,豆苗大的油燈,放在織機旁,放在窗臺上。無論油燈放在哪里,都會投下一個孤苦的身影。
半個月過去,章禹蓮再也無法忍受思女之苦。她收拾行囊,欲進山去尋。丁周氏進東廂房來勸,嶗山那么大,到哪里尋呢?
丁廷執(zhí)聽到丁周氏的聲音,隔著布簾向娘和媳婦苦苦哀求,章禹蓮顧不得與婆婆說話,趕緊回到織機前??楄搪暲^續(xù)響起,把乞求聲淹藏起來。
清朝末年,大清日趨衰落,列強入侵。鴉片大量輸入中國,造成銀貴錢賤,財政枯竭,國庫空虛。鴉片戰(zhàn)爭前后,雖然有林則徐禁煙運動,但鴉煙流毒已深,無數(shù)國人已經(jīng)吸食鴉片上癮。德國占領(lǐng)青島之后,對鴉片實行高稅專賣制度,開設(shè)立升官膏局,公開販賣鴉片,鴉片煙毒在青島泛濫。
丁廷執(zhí)是個讀書人,他舉書狂笑不止,痛罵自己破家敗業(yè),不顧廉恥??墒?,涕淚橫流,苦苦哀求媳婦和娘想辦法。幾年下來,消磨了他的意志,也摧垮了身體。丁廷執(zhí)被折磨得不成人樣,麻木不仁,面黃肌瘦,如同活死人。
東廂房與其他家里一樣,家徒四壁,能賣的都拿出去賣了。
章禹蓮像陷入了一個無底的深淵,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完全絕望了。婆婆每個月給的月錢,對于東廂房來說簡直杯水車薪。章禹蓮從不抱怨,更不向任何人開口借錢。她認命了。章禹蓮固執(zhí)地憑一己之力,沒日沒夜地將千絲萬縷一寸寸地織成布料,能活一天便算一天。
丁周氏聽著兒子的低聲哀求,別說罵上幾句,她連掀開布簾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丈夫丁廷執(zhí),女兒丁國郡離娘日久生死未知,老天待章禹蓮竟如此涼薄。
來到兒媳的身邊,丁周氏愴然而欲落淚。輕手去拭章禹蓮面頰上猶自未干透的淚痕,讓她的頭靠著自己,道:“歇歇吧!好端端的傷心落淚,娘也跟著難過!小郡主去嶗山住些日子,該回來時自然就回來了!”
“娘!國郡會不會……”章禹蓮忍不住往壞處想,她的眼淚簌簌地流了下來。
“別胡說!”丁周氏輕斥道。章禹蓮失聲痛哭不止。她舉手抹淚時,衣袖落在肘間,手臂上露出許多新添的淤青傷痕。丁廷執(zhí)犯了煙癮之后,痛苦至極,神志不清,又抓又咬根本不知輕重。章禹蓮一直陪在丈夫身邊,身上早已傷痕累累。丁周氏見了,眼中淚水滾滾落下,手撫兒媳傷痕,悲不自禁。
就在這時,章禹蓮似乎聽到屋外一聲輕喚“娘……”
她猛地混身一顫,立即坐直,“娘!你聽,好像小郡主回來了,她在叫娘!”
丁周氏影影乎乎地也聽到了什么,可她根本不敢相信,“許是你思女心切,生了幻覺,聽錯了!小郡主離家前,從未開口說話……”
婆媳倆正說著,屋外又傳來一聲低喚?!澳铩甭曇魳O為低微,很像幼貓的喵叫。這一次,丁周氏也聽得真真切切。
是的,是有人在叫娘!
章禹蓮猛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吧,如同墜入驚喜與悲切的云端。難道真是太過于想念女兒,產(chǎn)生了幻覺?驀然間,一種巨大的力量涌了出來,她拼命地站起身,向屋外沖去。
拉開東廂房的門,小郡主可不就站在眼前。
“娘!”
章禹蓮撲倒在女兒身前,把她用力抱在懷里。女兒的呼喚,實實在在的響在耳畔。她大聲悲哭,這才敢信了。章禹蓮被婆婆攙起,女兒幫她不斷地擦去眼淚。她終于看清小郡主的模樣。
小郡主頭發(fā)散亂著披在身后,毛絨絨的樣子,滿面風(fēng)塵仆仆,雖然顯得有些狼狽凌亂,但雙目含笑,灼灼有神。她離家時穿的鞋子外面又套了層草鞋,像道人一樣打著綁腿,一件大人的粗布外袍被撕短,松松垮垮地罩在身上,已被揉搓得滿是褶皺。腰間系的,正是那天她抓在手里的殘琴之穗。
“三天后我來!若你跟我走,就備幾件換洗衣裳!如若你不去,我也少了累贅!”王不二說完,轉(zhuǎn)身徑自去了。
婆媳倆這才注意到,院里照壁邊上還站著一個人。章禹蓮起身追了上去。王不二走得飛快,等她追出門去已經(jīng)離得遠了。章禹蓮整衣,向背影遠遠地施了一禮。
回到院中,章禹蓮拉著女兒的小手進屋,小郡主卻不肯。東廂房散發(fā)的惡臭和異味,使章禹蓮不得不買來熏香。廉價的劣質(zhì)熏香,混合惡臭異味,著實讓人掩鼻避之不及。
章禹蓮心中酸苦,摟過女兒的身體,下頜抵在她的額上輕泣。言學(xué)梅歷來尖酸刻薄,見章禹蓮如此情狀也不由鼻尖一酸,眼眶已濕了。她趕緊抽出絹帕輕輕拍去眼淚,生怕花了剛畫好的精致妝容。
小郡主平安回家,丁周氏與兒媳的臉上一樣猶掛著淚痕,就忙不迭的替孫女張羅可口的飯菜。廚房翻米缸,后院找食材,丁周氏明知自己變不出花樣兒,卻還是想試試運氣。
最后,她嘆了口氣,想了想,帶上鐮刀和繩子,領(lǐng)著念娣出門了。
丁家在茶泉子蘿卜地邊開了一小塊麥田。丁周氏首先薅下幾穗麥子,在手心里用力搓一下,選擇那些麥粒比較成實的,彎下腰割倒了一些青麥子。念娣一束一束的打捆,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把吸漿將滿但又未完全黃熟的穗頭,齊腰摘下。用火在鍋內(nèi)燜熟,乘熱搓去殼。
回到家,二次搓掉包在麥粒上的麥皮,用簸箕,簸去麥皮,把簸干凈的麥粒倒入鍋里翻炒。
廚房里正忙著,躥進院子三個泥猴兒。國毓和姜順子笑嘻嘻地,一人提著一只四鼻子罐兒,他們身后跟著招娣。那嫚兒比前面的兩小掃兒還狼狽,就像從泥里滾過,一身腥臭。
丁周氏從廚房迎出來,見招娣這般模樣,氣得臉一沉。
“別罵!奶奶千萬別罵!”招娣笑著上前,將藏在身后的兩條寨花魚掛到奶奶的手上,嘴里叫著:“馬上就洗,立刻干凈!”
招娣轉(zhuǎn)身跳進院里養(yǎng)魚和荷的大缸里,整個人連頭悶在水里。
“以前國毓就愛往缸里跳,為此沒少挨罵,自從當了掌事,人也變得穩(wěn)重些了?,F(xiàn)在倒好,他不跳了,你卻往里跳!”氣得丁周氏趕緊上前,要把招娣從缸里揪出來。
國毓和姜順子聽了哈哈大笑。
招娣蹲在缸里抹抹臉,顯露出俊俏模樣,騰地站起身來,濕漉漉地伸手要奶奶抱她出來。丁周氏哭笑不得,躲避不及,被招娣勾住脖子親了一口,也弄了一身濕。
丁周氏一臉無可奈何,笑著搖搖頭。她手里提著魚,看著兩只四鼻子罐兒送進廚房,心里暢快起來。
“青島村靠海沿兒,家家掛著四鼻子罐兒!咱家搬到臺東鎮(zhèn)時,奶奶沒舍得扔,沒想到還真派上了用場?!彼凉M心感慨地道。
丁周氏小的時候,就經(jīng)常提著四鼻子罐下海。四個鼻兒穿上繩子,提起來四平八穩(wěn),湯水不灑。在礁石上撬下海蠣子,先把海蠣子皮敲碎撬開,再用海蠣子殼托著肉,連湯帶水的挖進四鼻子罐里。自己舍不得多吃,都拿到行街蹲在路邊上賣了,一罐兒也就賣幾個銅錢。這種陶罐,在青島村是家家必備之物。
招娣一見小郡主,立刻撲了上去。小郡主見她頭上身上滴著水,又是臟兮兮的樣子,趕緊躲到娘的身后。招娣不肯放過她,小郡主咯咯地笑著左躲右閃,居然異常靈活,哪里還有離家時病厭厭的樣子。
***
晚飯,碾轉(zhuǎn)上桌。綠中透黃,晶瑩剔透,濃郁的麥香味彌漫開,香味撲鼻。清蒸寨花,綠色的蔥絲、紅色的辣椒絲和白色的魚肉相配搭,清淡鮮香。
丁永一抱著孫女坐在首位,一桌子的人都盯著小郡主看。還是原來那只小彩釉碗,吃飯的人卻像換了一個。那碗小巧精致,小兒拳頭大小,只能盛大約兩湯匙米飯,不過成人一大口。以前,都是小郡主坐在娘的懷里,等著喂。現(xiàn)在卻是小郡主自己拿起筷子,幾口便把小碗里的蛤蜊肉碾轉(zhuǎn)吃完了。
小郡主嘬著筷子尖,舉著空碗道:“要!”
丁永一見了,大喜,卻不敢再給,“這東西沉,不敢多吃!”他戳了一塊嫩到可化的清蒸寨花肚皮肉,小碗放不下,只好用筷子幫孫女托著。
小郡主張大嘴巴,自己送入口中。
言學(xué)梅見了狼吞虎咽,覺得定是把孩子餓壞了,連聲罵王不二刻薄。
招娣冷冷地撇了言學(xué)梅一眼,懶得和她講話。
“非也非也!”小國毓大笑,“大娘所言差矣!那道士對小郡主好的很呢!我和招娣這些日子,一直躲在暗處陪著小郡主?!?p> 那日,小郡主離開娘后,抓著琴穗走走停停。王不二脾氣怪異,耐心卻極好。她對小郡主不理不睬,不背也不抱。小郡主累到坐倒在地,她便站著等。走山路,喝泉水。小郡主不哭不鬧,能跟就跟,累了就自己歇著,遇到山石陡坡就手腳并用,既不開口央求,也不像尋常小兒那樣啼哭呱噪。如此安靜倔強,倒是很對王不二的脾氣。
國毓和招娣那日回家,聽說小妹被一道士虜去,第二天一早便騎馬進山去找。兩個孩子晝出夜歸,尋了三四天,終于發(fā)現(xiàn)王不二落腳處,之后就一直藏在附近悄悄觀察。
王不二新購了一只山羊,讓村民養(yǎng)著,日日送奶過來。每天除撫琴、制香、取泉水,再無其它事。每至日落黃昏之時,王不二都會背小郡主去嶗山東麓。攀至峰頂,有一個心形水池,五步大小,池底水深不過成人,常年不涸。經(jīng)一日陽光,池水微溫,山石熱力猶在。小郡主沐浴戲水,王不二漿洗衣物。等小郡主玩兒累了,衣物風(fēng)吹石烤也就干了。王不二幫小郡主穿好衣服,背著她下山,便不再理。奶蛋齋飯自取,愛吃不吃,任其自生自滅的樣子。小郡主在山間追鳥逐貓,摘花捉蟲,慢慢離得遠了,王不二也只是遠遠地跟著,從不呵斥阻止。除非小郡主在林間草地睡了,王不二上前為她蓋上衣物,守在一邊,驅(qū)走蚊蠅小蟲山林野獸,否則那少言寡語的怪道士就決計不與理會。
吃了東西,小郡主打了幾個哈欠,顯得有些疲乏困倦,章禹蓮把女兒從爺爺手里接了過來。很快,小郡主偎依在娘的懷里睡了。
丁周氏見孫女睡了,示意國毓和招娣放低聲音。婆媳二人聽了小郡主這幾天的遭遇,得知未吃苦楚,俱是欣喜。
“小妹離家日久,定是想娘想得狠了,才被逼得開口說話?!闭墟烦猿缘匦Φ溃骸巴醪欢?yīng)該不知小妹自出生,從未開口說過話,只道小郡主一直在與她較勁?!?p> 二人相處日久,第一次聽小郡主出聲,嘴里卻只有一個“娘”字,王不二有些生氣。既然找娘,我便送你回去。她前頭帶路,直奔臺東鎮(zhèn)方向。
小國毓也笑,“王不二倒是個脾氣好的,走得慢,不急也不催!路遇回娘家的婦人,見小妹可愛,抱上驢背,送了一程??v是如此,走走停停,途中不斷歇息,從嶗山深處走到臺東鎮(zhèn),也足足用了兩日一夜?!?p> 丁周氏倒吸了一口冷氣,“怪不得看著疲竭,吃著飯就要睡了!”她再細細琢磨,回味過來許多事情,氣得起身舉手要打,“你們倆個進山,不告訴家里一聲也就罷了!找到小郡主,也不和家里說一聲,害奶奶和你娘平白掉了許多眼淚!定是一路悄悄跟在后面的,從嶗山到家這么遠的路,怎能看著妹妹如此受累?”
“奶奶不也常說,家里把小郡主養(yǎng)得太精細么?隨王不二這些日子,沒人管沒人護的,反而吃的多睡得香!森林療法是有效的,小妹被歷練得不善,在山里睡覺,別說鳥叫蟲鳴,就是有幾聲狼嚎也不會醒!”
兩個故意放聲大笑,遠遠地逃了。招娣出屋前,還故意跺腳、拍巴掌。丁周氏嚇了一跳,生怕驚了小郡主。她一臉緊張,回頭再看,卻見孫女依然睡得安然沉實。
丁周氏不放心,解開小郡主的衣束,卸了綁腿,見內(nèi)衣極為整潔。兩只小腳有幾個腳趾略有紅腫,但涂過藥膏。
“嶗山草木豐茂,手、臉無枝葉劃傷,腳上連個水泡都沒有。”丁周氏握著孫女的小腳丫,心中頗為感激,“今見那王不二,雖冷言冷語,看上去脾氣也有些怪異,倒是個外冷內(nèi)熱的人,對小郡主照撫得如此周全?!?p> 章老先生出診回來稍晚。聽說外孫女回來了,顧不得回去放下藥箱,就直接來到丁家。
他摸了脈象,又細細檢查外孫女的手腳各處,發(fā)現(xiàn)幾個穴位微紅。章老先生說:“抓主證、取主穴于左手及前臂部,推揉搗拿,專推某一個穴,以多推來取效,王不二應(yīng)該就是那位女公子了!小郡主離家之時,爹也一直推拿。若是那時取穴之痕,應(yīng)早已消退。以推拿代替藥物,五行配伍取穴,又是善用獨穴,這是你娘的手法。你娘工于琴技,也擅長兒科,定是當年教琴之余,一并傳于此子?!?p> 當晚,章禹蓮沒有讓女兒和自己住東廂房,她去和招娣商量,讓小郡主暫且與她住在后院。招娣聽了大喜,當即去收拾床鋪。
章禹蓮抱著女兒的被褥來到后院。丁周氏去東廂房的時候見兒媳的頭發(fā)散落下來,遮住了耳朵,就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她抬手撩起兒媳的鬢角垂發(fā),果然見耳垂又是空的。
“唉……”丁周氏嘆了口氣,沒有說什么,摘下自己的金耳鉗,要給兒媳戴上。
章禹蓮偏頭躲開,含淚推阻道:“娘幫我一時,卻幫不了一世?!?p> 想那丁廷武與章禹蓮初遇情景,丁周氏都覺得心頭一甜。章禹蓮雙頰紅暈如流霞盡染,丁廷武與她相對而坐,琴簫相合,相視俱是無聲一笑。昨日如鏡花水月,恩愛夫妻已凄涼如斯。
“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幫不幫的!國郡身子見強,既然王不二愿意帶她,就讓她去吧!”
章禹蓮怔怔無語。
“不舍又能怎樣!家里的境況你是知道的,養(yǎng)在家里,若不是病死,也要遲早餓死!”丁周氏硬著心腸,將金耳鉗塞進她的手里,“這個拿去!換些銀錢,去置些吃用,給孩子帶上?!?p> 章禹蓮木然點點頭,像被風(fēng)摧殘零落的花瓣。丁周氏不敢再看兒媳,緊步離開。國毓和招娣藏在一邊,將這些看在眼里。娘進屋之后,兩個孩子跟在奶奶的身后,來到祠堂,躲在外面。只聽祠堂里,傳來奶奶斷斷續(xù)續(xù)的哭訴。
從青島村,到臺東鎮(zhèn),不過五里路,卻是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在青島村,有海、有地、有水井、有院子,日子平靜踏實。搬到臺東鎮(zhèn)后,肉蛋菜都要到集市上買,連吃水也要花錢。城鎮(zhèn)居民若是沒有收入來源,是活不下去的。
丁家沒有進項,坐吃山空已久。之前,丁周氏還能攬些漿洗的活兒,賺點小錢貼補家用。自從手腕骨折之后,丁周氏恨不能把一個銅子兒掰開來花。孫女身患瘟疹,丁家四處舉債,日子愈發(fā)艱難。肉、蛋是過節(jié)和待客的珍品,平日是沒有準備的。國毓和招娣常和孩子們?nèi)ペs海,丁廷武偶爾往家里送些野物,算是沒斷了葷腥。若不是對門鄰居念娣來幫著下廚,章家和茍家時不時地送來接濟,只怕這個家早就塌了。
現(xiàn)在的丁家,連一日三餐都成了孩子的專屬,大人像農(nóng)村在冬閑時一樣,只吃兩頓飯。朝飯是高梁面、玉米面的粘粥,夜飯是面湯。只給孩子們備有晌飯,一般是小米干飯,有時摻上豇豆,偶爾配以玉米餅子、地瓜、地瓜干。
丁周氏絮絮叨叨地哭訴著,自己盡可能地將食物做得可口些。簡單的苞米餅子做成菜餅子、蒸餅子和烀餅子。她哭訴,菜餅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葉子上鍋蒸熟,那是度荒年時才吃的食物。
丁永一跪在祠堂里,微閉著雙眼,不見一語一字,如同化為石木。
奶奶跪在爺爺?shù)纳韨?cè),哭得越來越傷心,不斷地錘打著爺爺?shù)暮蟊?。許久,奶奶哭得累了,跪倒在丁家祖宗軸子前,長泣道:“咱家什么時候才能過上好日子啊!”
丁國毓背靠著祠堂的門,緩緩蹲了下來。他默然沉思,有一瞬間的走神,恍惚間長大了不少。
突然,丁國毓站起身來,轉(zhuǎn)身離開祠堂。他來到書房,給硯臺加了水,開始研墨。他一言不發(fā),研墨之后,一點一點地把毛筆蘸墨飽滿。招娣乖巧地站在一邊,鋪好宣紙。丁國毓提筆,毛筆離開硯臺,緩緩地收至胸前,猛然將筆向宣紙刺了下去,如同用魚叉殺死大海里的海怪。激烈的動作把筆上的濃墨激了出去,落在宣紙上,正是濺射的墨點和劇烈顫抖的手,給宣紙上的墨跡增添了一種獨特的神韻。行云如流水,“好日子”三個大字,一揮而就。
招娣看著國毓的眼睛,問:“你這是想……”
“剛才沒聽奶奶哭么,咱家什么時候才能過上好日子?好日子,對于奶奶來說,無非就是有吃有穿,家里有錢花,日子有盼頭!”丁國毓看上去頗為激動,整個臉都漲紅了?!拔沂谴笊巡?,我是丁家掌事!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是我的責(zé)任!”
招娣性急地插嘴問:“你要怎樣?”
是啊!接下來怎么做?應(yīng)該做什么?怎樣才能過上好日子?當真的下決心要做些什么時,心里又不免對自己的能力備感歉疚和汗顏。丁國毓看著自己剛剛寫下的“好日子”三個字,它與沉重的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丁國毓忽然有些惶惑。墨跡未干的字,似乎變成了一種含蓄地提醒:這只是一個小孩子的荒謬沖動,不過是未經(jīng)世事的泛泛空談罷了。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