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太平晚清十四年

第二十七章:但愿如此

太平晚清十四年 遺臣 2027 2020-10-25 05:18:00

    皓月已經(jīng)西升,斜掛在樓閣的斗檐下。曾玉獨自一人坐在房門前臺階上,雙眉顰蹙,呆呆地望著站在院門兩旁的兩個人。

  三個月前,曾玉生下了兒子李容發(fā)。出生三個月了,他卻從未見過自己的父親一面,也沒見過什么外人。

  晌午的時候,曾玉抱著他在天京城里走了一圈,為的是想讓他看一看這個外面的世界。

  城中百姓的傳言著實讓曾玉乍然一驚,他們都在議論著一件事,說——李秀成要反叛天國!

  當她懷抱著李容發(fā)從人前走過時,幾乎所有的人都用異樣的目光注視著他們母子倆,那眼神好像都在說:“看哪,這就是那個即將成為叛徒的李秀成的妻子和兒子……”

  回到府中的時候,她看到兩個兵士跟在了自己身后。

  到了家,這二人一左一右站在了院門口。

  “他們一定是天王派來監(jiān)視我們的?!?p>  她心里想。

  天黑的時候,她沒有讓家丁關(guān)門。

  坐在這里,她可以清楚地看到門外。

  街上時不時地走過一隊隊夜巡的兵士,每當從門前走過時,他們便會朝院內(nèi)瞟上那么幾眼,無一例外。

  “難道說,秀成他真如外面?zhèn)鞯哪菢樱磁烟靽??”這個念頭剛剛萌生便旋即在腦際消逝,“不可能,我相信秀成,他決不是那種貪圖榮華富貴、搖擺不定的卑躬屈節(jié)之人……”

  一個人的身影被月光映了過來,曾玉抬起頭來看,這是一個熟悉的面孔——李昭嬅。

  昭嬅是陳玉成的妻子,比曾玉小三歲,年方二十。

  她和曾玉一樣,也出自大家閨秀,她的父親李承銘是蘇杭地區(qū)最為富有的巨商之一。幾個月前的天京變亂之后,天國圣庫空虛,缺少銀兩購槍置炮。

  一向?qū)μ靽锩榈睦畛秀懧動?,立即變賣了在蘇州的所有商行和地產(chǎn),攜畢生積蓄數(shù)百萬兩白銀來天京,資助太平軍購置軍火。

  為了對李承銘的資助表示感謝,天王在城內(nèi)賜其宅院一所,封其為“扶國侯”,并親手在匾上寫下“扶國濟世”四字,命陳玉成前去呈送。

  送匾之時,陳玉成在李府中與李承銘的小女兒昭嬅偶然相遇。

  情竇初開的昭嬅當即就被陳玉成的英姿倜儻所打動,對這個少年英雄頓生愛慕之心。

  與此同時,陳玉成也對她那窈窕的儀容和卓爾不群的氣質(zhì)動了情。

  就是這一次邂逅,二人竟彼此一見鐘情。

  后來天王知道了這件事,便給陳玉成和昭嬅指了婚,并選定了吉日準備完婚。

  可誰知前線戰(zhàn)事突然吃緊,陳玉成被派去和清兵作戰(zhàn),這一去幾個月就沒回來,婚事也就此擱置了下來。

  前幾天陳玉成回京,天王提議補辦婚禮,被陳玉成婉言拒絕;話音未盡,前方來報廬州吃緊。

  于是,剛剛回京兩天的陳玉成又走了。

  雖然沒有舉辦過婚禮,不過人人都已承認昭嬅是陳玉成的妻子了。

  自古蘇杭多佳麗,昭嬅擁有蘇杭美人所特有的容貌:面若芙蓉含苞,色若春曉羞花,眉似墨畫,睛若秋波,楊柳細腰,甚是窈窕。乍得看來,她的形容倒與曾玉有幾分相似之處。由于李秀成和陳玉成的關(guān)系,曾玉和昭嬅也成了無話不說的知己。

  昭嬅剛邁進門檻,便看見了只身坐在臺階上一臉茫然的曾玉。

  看見昭嬅,曾玉的眉心稍稍舒展開來,勉強對她笑了笑。昭嬅此來,來本想把在外面聽到的事說給曾玉聽,可看曾玉這般神情,她想曾玉一定已經(jīng)知道了這件事。她默默地走過來在曾玉身旁坐下,關(guān)切地問:“曾玉,這件事你……”

  曾玉點了點頭,愁眉說道:“昭嬅,你說秀成他……”

  “陳玉成對我說,大哥他不是那種無恥之人,他一定有什么苦衷難于言表。陳玉成臨行之時已上奏天王,請求天王不要武斷行事,一定要明察。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真相大白的……”

  “可是……秀成他從未受過這么大的委屈,我擔心他咽不下這口怨氣,做出什么不應(yīng)該做的事來。要是我在他身邊就好了,多少也能勸慰勸慰他……”

  昭嬅攥緊曾玉冰冷的雙手,寬慰道:“不會的,大哥他一定會以大局為重……你放心吧,待真相大白之日,定能還他一個清白?!?p>  望著空中皎潔的玉盤,曾玉嘆道:“但愿如此……!”

  ……

  兩天過去了,李秀成派去天京的兩個旅帥尚未歸來……

  不知怎的,叛徒李從善策反李秀成一事竟飛一般地傳到了紫禁城咸豐皇帝的耳眼兒里。

  咸豐對李從善的行為大加贊賞,讓他想盡一切辦法說服李秀成降清。

  咸豐想得還挺“周到”,連官印都派人送來了——一方總兵大印,一方提督大印,總兵印給李從善的,另一方提督印不用問,當然是給李秀成的。

  看來,咸豐對于策反李秀成一事還真是是成竹在胸了。

  捧著夢寐以求的官印,李從善一拍腦袋狠下心來,又重寫了一封信,派了一個伍長給李秀成送去了。

  為了表示“誠意”,李從善把提督大印也捎帶著送來了。

  見到了這方印,李秀成惱羞成怒,當即揮劍砍下伍長的首級,連同那封未拆開的信和官印,讓人帶著一并送往天京去了。

  一連十幾天,李秀成都和部下們在一起,把苦水咽在心底,忍痛不言,好像是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一樣。

  只有在每天晚上,獨自一人臨窗秉燭而坐之時,他才會暗暗生嘆;欲找人傾訴,然而——與心愛之人雖僅一江之隔,卻又難見上一面;欲借酒消愁,怎奈幾杯過后,酒入愁腸愁更愁……

  他模糊的淚眼望著江中幾點零星的船火,多么希望,這船上其中就有自己派往天京的部下啊!

  想著、盼著,企盼他們能帶來好的消息……

  就這樣,苦苦熬過了十幾天。

  十幾天,在李秀成的心里,在他的妻母心里,在他所有知道真情的部下心里……簡直比十年寒暑還要漫長,還要難熬!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