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西,你能不能借給我一些錢。我有錢了肯定馬上還給你。我在這給你跪下行嗎。”
看著帶著他體驗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對他很照顧的大三專科學長雙生生聲情并茂的說著自己的苦悶。
張瑞西有些于心不忍。
“可是,我手里的生活費只剩下20塊了啊。”
“沒關(guān)系,只要錄幾個視頻。開通幾個貸款賬號。賬號上綁定的是我的信息,我慢慢還上就好?!?p> “那…好吧。”
…
回想起上半年的這些事情,已經(jīng)畢業(yè)的雙生生已經(jīng)找不到了。理所當然的這筆錢沒有還上。不過通過學校里他的一個當老師的長輩,還是間接的聯(lián)系上了他的父親。也不知道是包庇還是想和兒子一起貪下這四萬三千三百塊,只是把張瑞西當成了騙子而已。
張瑞西家也只是個普通家庭,如果告上法院,多半也只會判個自愿送錢。而且和雙生生在一起創(chuàng)業(yè)接近一年的時間,他也能了解到,這個表面心善的學長觸及到學校附近很多涉黑團伙。如果不想大學四年中發(fā)生像大一那樣無故被人毆打的事情,甚至是像上一級的學長之間群架至重傷,還是乖乖掏錢了事比較好。
真是可悲。
…
其實在暑假期間父親就陸續(xù)收到了很多的催款電話。他更相信自己的兒子沒有接觸過網(wǎng)貸這種東西,就把電話中的催款當成了詐騙。
事實上張瑞西也并不需要貸款,每個月兩三千的生活費足夠在學校所在的小村莊過上極為舒適的生活。甚至還能省下來錢去附近城區(qū)旅游,看電影,品嘗美食,甚至是在學校附近租一個小房子住。
而對于錢這種東西,張瑞西的觀點從來都是“有則花無則睡”。
從小生活在溫室的張瑞西從來沒有收到過這樣的打擊。四萬多的錢已經(jīng)是父親半年的收入。
那天,他是第一次聽到父親的哭聲。也是第一次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那條思想上的隔閡。
“為什么世界上有這么壞的人,為什么他不去死?!北淮髮W這個社會小染坊污染的他越發(fā)的暴虐與內(nèi)向。
他不能理解父親為什么會哭。他知道的,父親并不是很在乎錢,他只是在乎兒子,想要攢錢給兒子買大房子買大車娶一個知書達理的老婆。
…
“生哥,我好久沒洗澡了。我們?nèi)ピ杼孟丛璋??!?p> “那一定要去一個大的洗浴中心?!?p> 張瑞西只是單純的想去個澡堂洗澡,而雙生生卻理解錯了意思。
在進入某個政府對面洗浴中心時,洗完澡,搓完背。就進入了按摩環(huán)節(jié)。
看著對面一群不到30的小姐姐,張瑞西有些懵逼。
“我給你選一個吧?!?p> 說著就選了一個最瘦、看起來最時髦最漂亮的小阿姨來給張瑞西服務。
…
回想起這些,張瑞西甚至還有些感嘆,幸好當初堅守己身。到了現(xiàn)在還是個處男。
…
當小阿姨要扒張瑞西褲子的時候張瑞西中午反應過來了。委婉的拒絕了這個看起來不到30歲的小阿姨。走到隔壁房間大喊,“生哥我們走吧?!?p> 雖然生哥的臉色有些不好,但是張瑞西何時看過別人的臉色。
他突然發(fā)現(xiàn)了“生哥”大概是理解錯了他的意思,他真的只是想要找個干活熟練的大叔給他好好的搓一頓澡。不過他也沒有說什么,這件有意思的糗事他能記住一輩子。
…
大一這一年張瑞西過的很精彩。和雙生生一起創(chuàng)業(yè)搞盒飯;一起去維海去給那邊的一個學校學生會拍宣傳片;一起去附近的正特游樂園體驗了從來沒體驗過的樂趣;一起去給盒飯拉贊助,找飯店。
這些體驗是其他人從未接觸過的。張瑞西很幸運,也很不幸。
他實在是想不通,為什么會遭到欺騙。
或許雙生生一開始接觸他就是用心不良吧。比如說張瑞西錢包里消失的一千多生活費;比如說雙生生把高檔香水塞到張瑞西包里又悄悄偷走,說香水丟了讓張瑞西賠;比如說這次貸款的四萬三千三…
?。╬s:當時的貸款公司有十幾家吧。最大金額的那家兩萬多,最少的只有500。催款的不打電話永遠不知道有多少要還,直到大學畢業(yè)半年后才沒有催款的來打電話。(是還完了的,大部分是父親還的,小部分是自己打工還的。))
…
一聲響亮的巴掌。
“你怎么這么不爭氣!”
父親哭著打了張瑞西一巴掌。
已經(jīng)五六年沒打過張瑞西的父親大概是太過激動了。
張瑞西像個小女生一樣哭著把自己鎖在了自己屋里。熟練的用小書櫥堵上臥室的門。他知道的,臥室的鎖早就被父母給弄壞了,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有意的。
大概在那時候,張瑞西心里想的還是“你為什么打我”吧。
…
?。ò 患倨谝惶煲桓伞奶旒倨谶^去了再計劃性的更新吧…
作者寫作技術(shù)還不到家,并不能保證每章長度…就像前面有章,就600字,然后后面水了300字的雞湯…
還需要多加練習…)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9-24/5f6c8651aa6c8.jpeg)
張瑞東
故事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呦??梢员WC全都是真的。雖然細節(jié)因為記憶的問題有些不一樣了。 那個金額的問題,最終作者統(tǒng)計了下大概是四萬三千三的金額。具體的只能等作者問父親了,當然,作者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