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二十九章安城書院
李旦對李世民的感覺可能李旦他自己都不能定位出來,李世民作為大唐太宗,史書上說的“千古一帝”,李旦有仰慕和敬佩;李世民稱帝后也善待文武大臣,極少下殺手,可謂是仁政;另一方面李世民也給自己的后代立了一個別樣的榜樣,也埋下了隱患,其中最重要的是留下了武媚娘,讓李唐的江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產(chǎn)生了斷層,且皇室也被屠戮,十不存一;另一方面,也讓長孫家徹底沒落。
李旦對李世民的感情很復(fù)雜,李旦歸根結(jié)底也是有點小農(nóng)性質(zhì),隨遇而安,并沒有太大的野心,最多的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渴望,可惜李旦偏偏這一世身在了長孫家,這個在大唐初期來說赫赫有名的權(quán)貴家族,不管李旦是怎么想的,都將被卷時朝堂這淌渾水。
書院,李旦也有自己的想法。文化方面如果你一旦占據(jù)至高點,就連皇帝也不敢拿這樣的家庭或者個人怎么樣,就如孔子,傳承至后世,歷經(jīng)幾千年仍然不倒。
李旦雖然不敢自認比肩圣人們,但李旦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那就是對未來國家的發(fā)展方向的門清,是遠超這個時代所有人的。
雖然前世的李旦,只是一個為了生存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但或多或少的沾染了一絲文明的氣息。往往李旦所思所想,帶著點超脫與獨特的視角,這也是李世民對李旦看重的原因之一。
再者,以李旦在文人士子中的名聲,也是李唐皇室所需要的,正如后來李世民對李泰的溺愛一樣。李泰在文學(xué)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史書上說他聰明機敏好學(xué),在士子中占據(jù)一定的影響力,這是李世民最希望看到的。
自晉陽起兵的李家,其實帶著的大部分是胡人血統(tǒng),這也是大唐士林中對李唐皇室所詬病的一點。李世民當(dāng)然也知道,打天下可以,治理仍需依靠文人,所以唐初期大唐歷法、法律等一切都有文人的參與,其中最特別的便是江南文人,他們不但參與了大唐法律條文的制定,且不像山東及關(guān)中世家一樣,在軍隊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對李唐皇室威脅是最小的。
但古時文人也有弊端的一面,那邊是內(nèi)斗嚴重,不是有一名話專門是吐槽封建時代的文人的嗎,外斗外行,內(nèi)斗內(nèi)行。還有另一個說法,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對于李唐皇室來說,文人即要用,也要防,如果李旦將書院辦成了,那對他李唐皇室來說也多了一份助力,多了一種選擇。那對于李旦來說呢,那將有了一張護身符,文武兩方他都占了,可謂是大唐獨一份了。
李旦想了兩天,決定順水推舟將書院辦起來,而且還要辦好,辦大,讓書院擺脫皇朝更替的束縛,得以長存世間,這樣長孫家也有了一個不敗之地般的退路。
但是現(xiàn)在大唐的文人士子中可謂是派系林立,而且排外較嚴重,李世民肯定也是想到了這點,才給李旦派來李綱。
李綱做為曾經(jīng)教過三個太子的老師,教過楊勇,教過李建成,也教過李承乾,也是一代大儒,甚至可稱之為一代學(xué)宗,只是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李旦所教的三個太子沒有一個是得以善終的,這可能也是李綱不太會教人有關(guān)。文人太正,也是一個大大的缺點,李旦則對所謂的正無所謂,正好彌補了李綱的短處。
但建立書院,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了。校舍要建吧,教室也要建的,李旦簡略的計算了下所需花費,結(jié)果卻是李旦就算他傾家蕩產(chǎn)也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李旦洋洋灑灑的給李世民上了平生第一份奏折,將書院建立后如何操作,如何設(shè)置,成功后將有怎樣的影響力,規(guī)模將是如何的宏大,對朝庭將是如何的有幫助等,給李世民畫了一個大大的在餅,目的只有一個要錢。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李旦奏折中還列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如讓皇帝需任院長,李綱擔(dān)任山長,李旦自己只是要了一個院判,書院出來的人將都是天子門生。李旦心想,不相信你李世民不上當(dāng)。
奏折遞到了李世民的案桌上,看過后,李世民表情很復(fù)雜。無疑李旦說到的點,打到了他的心坎上,由其是其中天子門生的說法,更是讓李世民心動。但想到所耗費的錢財也是天文數(shù)字這點,讓李世民有點望而卻步了。
這幾年的大唐并不平靜,災(zāi)害連連,且每年都在打仗,所耗費的錢財甚大;再加上為了休養(yǎng)生息,李世民免去或者減少了不少州郡的賦稅,以至于差點讓李世民及朝庭破產(chǎn),現(xiàn)在也是徘徊在破產(chǎn)的邊緣。用這有限的財政去支持一個這么大的學(xué)院,吃力不小。
李旦也想到了這點,給學(xué)院找了些賺錢的門路,但相對龐大的起始資金,卻仍顯龐大。對于這一點,李旦還提出了先辦起來,再一部分一部分的慢慢建的方法。
第二天李旦便等來了李世民的回復(fù),準。李旦跳起來舉起手,做了個勝利的手勢。李旦心里暗想,不怕你李世民及李唐皇室不入我轂中,嘿嘿,李旦一陣舒暢般的大笑起來。
李旦用朝廷的名義在長孫別院不遠的地方買下了一個富商的豪宅,加以擴建和修整,用作了學(xué)院之用。
李旦花了兩天時間寫出來學(xué)院章程,參照了后世的校規(guī),便動身去了李綱府上。
望著略顯老舊的大門,李旦有點不敢相信,堂堂太子老師,歷經(jīng)隋唐兩朝的名臣,住所卻是有點簡陋。遞上了拜貼,李旦以后輩之禮求見李綱。
李綱親自將李旦迎至大堂就坐,并請李旦就坐。
“學(xué)生今日始來,是為安城學(xué)院之事,求教于夫子,請夫子示下?!?p> “多禮了,老夫可不敢當(dāng)縣子的先生。你也算一代學(xué)宗,《初級算學(xué)》和《幾何初解》,煌煌三十萬言,字字珠璣,老夫讀之拍案叫絕,老夫豈能被縣子稱為夫子?應(yīng)該是老夫才是?!?p> 李旦無言,這到底被傳出了多少啊,連李綱都知道。
“觀你所言所行,我甚慰之。但縣子可知,世間士林中派別林立,你之所想,難啊。”
李旦抬起頭,士林這么快就有了反對的聲音,看來自己有些急迫了。李旦預(yù)料到了會遇到士林的攻擊,但沒想到連李綱都覺得不看好李旦開算學(xué)一派的想法。
“不必多想,我李綱也算是薄有虛名,一切自有我擔(dān)之。我明陛下的心思,也明了你想將師門傳承下去的苦心,我這把老骨頭,倒是可以一用之。”李綱撫須笑意盈盈,一點也沒有勉強。
看到李綱的神色,李旦放下心來,有李綱這個宗師在前邊擋著,自己將會少去許多的麻煩,這也是今天李旦拜訪李綱的目的。
李旦拿出自己寫好的學(xué)院規(guī)章,雙手遞給李綱?!斑@是學(xué)生所寫學(xué)院之綱領(lǐng),還請夫子指正?!?p> 李綱拿過學(xué)院規(guī)章,看到李旦特意用的柳體所寫的字跡,大叫一聲“好字,不愧為書圣,就此字跡,果然盛名不虛,幫你也算可適了”
細看內(nèi)容,李綱不時點頭稱贊。很快,李綱便將整個內(nèi)容瀏覽了一遍。望著眼前年紀仍小的李旦,李綱既欣慰,也有點被后浪拍在沙灘上的不是滋味,自家子侄可不及這長孫淹之萬一,如果不是生在長孫家,日后成就可能會超過自己很多啊。
“寫的不錯,事無巨細皆列入其中,看過你之所寫,再看其它書院之規(guī)章,有點雞肋之感。就這樣辦吧。”
李旦通報了相關(guān)書院的準備情況,包括讓皇帝擔(dān)任院長一事。
“你做的是對的,這樣一座書院,若沒有皇家參與,后患無窮。書院所培養(yǎng)出的人才畢竟還是要充入大唐官場,你能早一步想到這點,實屬難得了,大善?!?p> 李綱也承諾會寫信拉幾位大儒來書院教學(xué),要李旦做好安排,不要讓人覺得書院虧待了就是。
傍晚時,李旦才走出了李綱府邸,回頭望了望,心里感動不已。李旦能感受到李綱對后輩扶持的心思,李綱的堂堂正正,怪不得成就一代宗師之名,士林中威望深重,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切已經(jīng)差不多了,只等一個月后學(xué)生入學(xué),到時候自己就可以解脫了,平時上上課,沒事的時候去暖房看看自己種下的種子,這樣的日子李旦想想都覺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