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先生來了!”
一個多小時后,隨著爺爺?shù)暮袈?,一位中年男子隨著爺爺走進(jìn)了屋內(nèi)。幾人匆忙了寒暄了一下,母親便央求這位先生趕快救人。
這位先生等母親說完事情經(jīng)過,點點頭沒有做聲。走近床邊,摸了摸我的額頭,又翻開眼皮看了一下。做完這些后,先生讓母親取半碗水和一根筷子來。
等母親把碗筷取來,先生接過后放在床頭旁邊的桌子上。右手拿著筷子,先以執(zhí)筆的方式在碗中描畫了一下,然后又以一種莫名的順序,敲擊了碗沿的幾個地方,最后把筷子斜放在了碗里。
做完這些后,先生又在我的人中穴掐了一下,然后伸手在我額頭一拍,然后就聽得那位先生口中念念有詞:“誰家新墳添新鬼,哪家老陵(方言念lin通林)出來你,為何上了孩子身……在不在?”
先生話音剛落,就見得原本斜放在碗里的筷子立刻立了起來。原本還有些疑惑的母親他們,現(xiàn)在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這根筷子好像有人用手拿著一樣,沒有任何的支撐,就這么直挺挺的立在半碗清水里面,沒有一絲晃動。
后來聽爺爺講,他這輩子很多事情都經(jīng)理過,就是沒見過這么詭異的事情。本來就是一個農(nóng)村吃飯用的白瓷碗,撇口、小底,普普通通,誰家都有十個八個的??曜右彩悄赣H從箸籠隨便拿的,很常見的竹筷子。碗里的清水,也只是從水缸里舀出的井水。但是這些平時常見的東西,此刻卻讓人那么陌生,陌生的有些讓人恐懼。
老式鎢絲燈的昏黃燈光下,先生站在那里,眼睛半開半闔,嘴里念念有詞:“陽有家,陰有宅。你從何處來?我問你,你是不是有個孫子,叫二栓?”
說完這些,先生抬眼看了一下碗筷。只見剛才還站在碗里直立不動的筷子,現(xiàn)在卻輕輕的晃動了一下。
“既然有來處,那就應(yīng)該明白,人有人道,鬼有鬼路。陰陽有別,我勸你趕緊離開吧!”
筷子直立不動!
見此先生繼續(xù)道:“陰人討衣食,自古皆有之。但你的挨冷受罪,卻是你自己的后人了忘祖宗,何苦牽連他人。更別說,現(xiàn)在你的兒孫已經(jīng)給你另遷新宅,衣食轎屋皆已準(zhǔn)備齊全。這樣,你的心愿也算了了,你就更不該賴在這個無辜的孩子身上不走?!?p> 筷子沒有反應(yīng)!
看筷子沒動靜,先生的語氣逐漸增大,并且嚴(yán)厲了起來,“我好言相勸,好話說完?,F(xiàn)在走,我還可以做主,讓主家送你一些錢鈔、元寶。如果你再賴著不走,別怪我對你不客氣。”
最后的幾句話更是帶上了威脅,還從貼身的衣兜內(nèi)掏出了一張黃色的符篆,作勢要貼在我的額頭。
先生的話音剛落,還沒等人反應(yīng)過來,就見得原本立在碗里的筷子“啪嗒”一下倒下,直接掉落在碗的外邊。
先生看到筷子掉落,也輕輕的吁了一口氣。先是收起符篆,又對我檢查了一番,然后對著母親和爺爺?shù)溃骸靶辛?!已?jīng)走了!等會你們準(zhǔn)備一些紙錢元寶,我走之后在大門口燒了,然后用紅線拴住大門和堂屋門的栓,今天晚上不要開門,明天就沒事了?!?p> 母親等人自然千恩萬謝,先生臨走前,爺爺塞了二十塊錢給先生。不要覺得給二十塊錢不多,那個時候,種一年地,差不多也就一兩千的收成。一個壯勞力,在工地辛苦一年,也就掙個四五千塊。日常用度,常見的就是一塊兩塊的紙鈔,五塊都很少用到。二十塊,夠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兩個月的生活費了。
先生也沒推辭,順手收下,臨出門前又對母親道:“對了!這孩子太小,這么一折騰有些傷了陽氣,估摸著要病一場。不礙事,好好養(yǎng)一下就行了?!?p> 母親又是一頓感謝,送走了先生。
先生走后,在爺爺奶奶和鄰居的幫助下,母親在門外燒完紙錢元寶。因為不放心,奶奶今晚沒回家。燒完元寶紙錢后,爺爺和鄰居離開,母親和奶奶關(guān)門閉戶,按照先生的指示,門口全部用紅線封住,甚至連窗戶都系了些紅線。
不提母親和奶奶怎么煎熬著過了這一夜,第二天我真的清醒了過來。母親見此終于放下了懸著的心,又叫來村醫(yī)給瞧了瞧。我的病癥都沒了,只是身體很虛弱,基本不能下床,需要調(diào)養(yǎng)。村醫(yī)給開了點營養(yǎng)沖劑,又讓母親弄些雞湯、軟食給我補補身子。
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調(diào)養(yǎng)之后,雖然還有些無力,我終于可以下床了。出于愛子心切下,母親還是帶我去先生那里,讓他看了看。
先生看了后,還是那句話。傷了陽氣,身子骨虛,還小,修養(yǎng)一段時間就沒事了。
母親這才放下心來,又給塞給了先生五塊錢。
本以為這種事情就到此為止了,沒曾想,這才僅僅是開始……
更沒有讓我想到的是,接下來我的大半輩子,都在跟這些東西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