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海盜帝國的誕生

第45章 荷蘭人來了

海盜帝國的誕生 何日不彷徨 2125 2020-11-26 22:50:04

  當楊鳴在忙著處理陳香襲擊港口和到日本打海盜等事情的時候,在澎湖列島發(fā)生了一件大事,荷蘭人來了!

  7月份的大泥(歷史地名,今屬泰國),氣候炎熱異常。這樣的天氣容易令人煩躁,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往遠東的艦隊長官韋麻郎心情正是如此。

  上一年他已經來到了遠東地區(qū),他身上肩負新成立的公司厚望,那就是能夠與中國直接貿易。

  隔壁的葡萄牙通過在澳門設立據點賺得盆滿缽滿,這令他們異常眼紅。上一年他已率艦隊去過澳門,不過葡軍守衛(wèi)森嚴,他們找不到空子。轉而與大明當地官員交涉也不利,他們只好遜然而去。

  雖然退回了大泥,不過韋麻郎并不死心。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餓漢,看著房間里到處是香噴噴的美食而不得門口而入。

  大泥是一個貿易港,此地有不少華商,韋麻郎找了幾個人來征求意見。

  其中有一個叫做李錦的,是福建海澄人,他獻計道:“如果想和大明通貢,最好的地點就是漳州。漳州之南有個島叫澎湖,與海岸還有一些距離。如果占領了這里,憑著近漳州的便利,那么與大明的通貢就可順利展開?!笨磥頋h奸什么時候都不缺啊!

  韋麻郎頭腦還算清醒,他知道明人的守土意識很強,一個島豈會讓人隨便占!雖然是偏僻荒涼的海島,他疑惑地說道:“地方官員未必允許呢!”

  深諳大明官場陋習的李錦呵呵笑道:“不怕,有錢能使鬼推磨。明國官員更是如此,我聽說稅使高宷尤其貪錢,只要我們舍得花錢讓他滿意,到時如果他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皇上必定同意,哪個地方官還敢抗旨!”

  這個高宷是什么人呢?是當時萬歷皇帝派出到地方收稅的宦官,臭名遠揚。

  聽李錦說得這么有把握,韋麻郎決定一試。

  于是李錦偽造了大泥國王的文書:“援東粵市佛郎機(此處指葡萄牙)故事,請開市閩海上”。意思即是效仿葡萄牙,將澎湖島變成第二個澳門。

  李錦出了個餿主意,本人卻沒有去親自去送文書,而是在場的另一個奸商潘秀。

  不過潘秀運氣不好,此時正是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又一次屠殺華人不久,大明上下對西班牙人都有著一肚子氣。那個時候,尼德蘭和西班牙分開未算遠,在大明這邊都統(tǒng)稱“佛朗機”。于是傻傻分不清的大明海防官員將潘秀當做了奸細,扣押起來。

  在大泥的韋麻郎等到黃花菜都涼了,也沒等到消息,潘秀音訊全無。二十多天后,他也不想再等了,帶著兩艘船直奔澎湖島。

  他的兩艘船都是從荷蘭本土過來的,非常寬大,船長達到了60多米,有四桅,還有三四十門大炮,充分體現了“海上馬車夫”的造船水平。

  當時的澎湖設有澎湖巡檢司,有部隊駐守。不過實行的是冬春汛期駐守制,也就是這兩個季節(jié)軍隊會在澎湖駐扎。夏季是沒有軍隊的,韋麻郎挑了個好時機,8月份的時候來到了澎湖。

  雖然沒有官軍,但是澎湖列島還有不少漁民,見到紅番佬的大船來到,不少漁民驚慌失措。

  韋麻郎順利登陸,沒遇到一絲抵抗,不費一槍一炮。他做過很多夢,但從來沒想到會有這個好夢,早知如此,就不在大泥呆那么久了!

  他命令手下砍伐木材,搭建木屋,準備在這里安家了。

  不過他內心還是有點不安,大明的態(tài)度畢竟未明確。在他眼里,大明還是有相當實力,不是南洋那邊的土著同日可言。有個老虎在身邊不好睡覺??!

  李錦也跟在身邊,這次他躲不過去了,韋麻郎讓他親自去跟官府交涉。李錦家鄉(xiāng)所在的海澄屬于漳州府,所以他對漳州還是相當熟悉。

  當時的漳州,是大明少有對外的港口,港口上船舶往來,非常繁華。

  李錦熟頭熟路地找到漳州府衙,剛報家門就被抓起來了。他狡辯說是被荷蘭人抓去后逃回來,沒想到潘秀早已供述一切,官府根本不相信他。于是李錦和潘秀等難兄難弟再度聚首。

  令他們氣憤的是,直到此時居然還沒見到高宷!莫非要變成傳說中的“出師未捷身先死?”

  還算他們運氣好,當時的福建官府不愿與外夷大動干戈,問明情況后,將他們放了,并且要求他們將功贖罪,勸說韋麻郎離開。

  但漢奸就是漢奸,看到韋麻郎,他們考慮到自己利益,只是說官府還未做出決定。

  這下又給了韋麻郎希望。

  令他意外的是過了幾天,島上來了幾艘船,一些人帶著茶葉、絲綢等來和他交易。當時的福建走私很猖獗,當沿海的漁民、客商聽到澎湖有生意做,于是都偷偷帶著貨物溜了過來。

  韋麻郎見到這樣都有生意做,樂開了花,更不愿意走了。當然他還是懼怕大明官軍過來,于是再次派了個人過到海對面,這次終于聯系上了高宷。

  高宷愿意為他們爭取合法貿易,不過高宷的報價有點高,韋麻郎很心痛,居然要三萬金幣!真是獅子大開口。

  不過韋麻郎算了算賬后,最后咬咬牙還是同意了。由此可見當時的貿易利潤有多大!

  得到了好處的高宷于是開始四處活動。不過當時的大明,宦官的政治話語權實際上相當低,何況這種外交與軍國大事。高宷雖然不能說話,但是他有個好哥們朱文達,是軍中宿將,成為了高宷的代言人。他對朝中大臣鼓吹說:“紅毛番堅船利炮,武器精良,不是福建水師能抗衡,不如就滿足他們的要求!”

  這個或許是事實,荷蘭的戰(zhàn)船論個體是比大明水師的強,無論從船的噸位、炮的射擊能力等考量。

  不過,大明有一點值得敬佩的,就是非常有骨氣。當時的大明還有著天朝上國的心理,對于荷蘭等西方外夷更是不愿意低下身去,所以恐嚇根本起不到作用。

  偏偏這時,韋麻郎以為得到高宷的照顧,囂張起來,搗毀澎湖島上大明駐軍的軍門和牌示,還派翻譯到福建官府,威脅說只要一夜之間他的戰(zhàn)船就可抵達福建海岸。

  這種火上澆油的做法讓福建官府十分憤怒,最后做出決定:驅逐荷夷,如果遇到抵制,不惜以武力圍剿!

  而擔當這個驅逐重任的是當時的一個猛將:沈有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