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寧遠請客去唱歌,折騰到深夜才散場。
打車回去的路上,寧遠簡單把剛才的情況給劉雨桐和張萌一說,劉雨桐還好,飯圈早就習(xí)慣,但張萌卻有些激動道:“要我說耽美只是男人的福利!”
寧遠一愣,腦子沒轉(zhuǎn)過彎,這是什么鬼?
“剛才跟明遠工作室兩個姐姐聊天,她們各種大吐口水,聽的我都傻了?!?p> 張萌俏臉通紅,應(yīng)該也喝了點紅酒,忍不住憤慨道:“吐槽與男配音同工不同酬,圈子對男的更追捧,我們女的即便更優(yōu)秀也常常被省預(yù)算……”
“還有什么女配音塑造角色單一,充滿男性審美,特別是耽美大行其道的今天,簡直連做牛做馬都不如!”
還沒等寧遠開口,劉雨桐直接插話道:“沒錯,你看看所謂四大天王的微博,什么邊杰CP一個300萬,一個400萬,而季喬組合呢?”
“沒一個破五十萬的!”
寧遠見兩人同仇敵愾的模樣,也是醉了,這不還是你們女人造成的?
“男的70分就會被夸得天花亂墜,而我們女的95分大家都覺得這是正常發(fā)揮?!?p> 張萌估計也是憋太久,好容易找到機會,酒壯慫人膽繼續(xù)吐槽道:“以前我也加過各種配音兼職群,時常有人發(fā)布關(guān)于微電影、廣告片、紀錄片、動漫讀物等配音需求?!?p> “一旦有女配音的招募信息,只要兩個小時之后再去詢問最少已經(jīng)有二三十位試過音信不信?”
“而輪到男的,招募信息明顯更豐富,甚至直接喊再來幾個!”
“暑假曾經(jīng)去過一個錄音棚,一大排跟棚的女生等著。每次棚里叫女龍?zhí)自囈?,女孩子們馬上一擁而上,進去三四十個再被趕出來一半信不信?”
“女聲優(yōu)不值錢!”
寧遠明白張萌不是針對自己,說的也是行業(yè)不爭的事實,早就聽過一句話:演員有主角臉,配音也有主角嗓。
沒辦法,甜嗓在圈內(nèi)就是硬通貨,需求量特別大,無論是誰在挑選演員時,嗓音甜美清亮的更容易被選中。
因為更滿足廣大更下沉的市場,甲方有意給聽眾造夢,認為大眾更容易接受親和力強的、柔和的人設(shè)和形象。
最終導(dǎo)致所有配音都必須掐著嗓子,張萌和宋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個甜美,一個萌噠噠,出現(xiàn)千人一聲怨誰?
在人家島國,許多人氣動漫的男主角聲優(yōu)都是女生,什么《海賊王》的路飛、《火影忍者》的漩渦鳴人、《名偵探柯南》的柯南……中華小當家……
想到這里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所有人仿佛都在瘋狂地討論著一個話題就是……
她們!
三十而已……乘風(fēng)破浪的姐姐……她們的獨立與自主、進步與成長、堅韌與力量。徹底把女性群體在生活中承受的巨大摩擦系數(shù)被不斷搬上熒屏?
劇集中的橋段、真人秀中的較量、脫口秀中的自嘲……無一不映照著這種無力與無奈?
“耽改大行其道,百合無人問津!”劉雨桐也長嘆口氣道:“無論演員還是配音,到頭來還是一場男人的狂歡盛宴,男女存在著十倍百倍數(shù)量級的漲粉差?!?p> “身為女人,我就不太喜歡耽改,千紙鶴們也不會接受弟弟演這種角色?!?p> 劉雨桐堅定道:“耽改大勢之下,女性角色的生存空間被擠壓的所剩無幾,許多雙男主的IP女性角色都是邊邊角角的龍?zhí)着诨遗浣?,有些作品甚至沒有女的?”
“妥妥的工具人!”
寧遠點點頭,如果沒有優(yōu)秀的角色產(chǎn)出,就算配音再牛逼,努力想在創(chuàng)作時為角色增添一些東西都很難,因為人物所做得事說得話都被框在這了,還能怎么辦?
最多從語氣上或內(nèi)在邏輯上稍作調(diào)整,但聽眾根本無法感知,沒有靈魂的人物后期怎樣彌補都是徒勞。
女性角色工具人設(shè)定,缺失人格魅力,很難惹人喜歡,不要說圈粉,甚至?xí)齺韾焊?,?dǎo)致角色成為聽眾diss的對象。
邊杰季喬,四人總在國內(nèi)影視劇里各種排列組合談戀愛?
但同樣都是極為熟悉的聲線,受眾是不是對邊杰二人聲音的包容度遠高于季喬?
前面二人是彈幕狂歡,后面二位是聽膩滿篇。
“你們聽過一個詞叫……”張萌緩口氣,慢慢冷靜下來道:“五彩斑斕的黑!”
見寧遠都懵了,笑道:“你既要甜又不要太甜,保持在一個微妙的爽朗就行?!?p> 寧遠脫口而出:“傻逼!”
“這也是為何很多影視劇男主必須找配音,女的用本人就行?!眲⒂晖┑溃骸爸灰皇桥_詞不過關(guān)的菜鳥,劇方對女性角色毫不在意,什么聲線并不重要?!?p> 寧遠有些郁悶,都說女配音水平高遍地都是?
快到老子的碗里??!
姐姐妹妹都在哪呢?
開玩笑歸玩笑,其實這對配音演員來說也是一種磨損。因為作品類型的固定,故事內(nèi)核的單一,許多聽眾對音頻內(nèi)容的要求還停留在表層的聲線美。
接受到信號的制作方便覺得聽眾是只喜歡這個聲線,從而要求所有的角色都采用同一個聲線演繹,不管是否適合角色。
內(nèi)容產(chǎn)出方太過依賴于市場的選擇,比如耽美廣播劇與有聲書的火熱,一方面音頻是耽美天然的保護色,廣播劇有其他類型無法替代的獨特性。
另一方面資本在耽美領(lǐng)域嘗到甜頭,大力助推該類型作品的產(chǎn)出。
但有時候甲方又太過專橫,聽不到受眾需求的聲音。按照寧遠的想法,最好的方式其實是既傾聽又引領(lǐng),類型上引領(lǐng),內(nèi)核上傾聽。
媚眾很可能導(dǎo)致市場內(nèi)容固化、同質(zhì)化,甚至迷失掉初心,因為受眾對內(nèi)容作品認知的天花板很多時候是必須依靠創(chuàng)作者去打開的。
有聲書與廣播劇不應(yīng)該只屬于耽美,只屬于年輕的腐向聽眾。它可以順著聽眾年齡這條線延展,服務(wù)于更多低幼與大齡聽眾……
故事內(nèi)核上,創(chuàng)作者現(xiàn)在似乎是搞懂女性受眾群體喜愛的男性形象與男性氣質(zhì),但仍沒有抓準女性受眾群體渴望看到的女性形象與精神……
美味的人設(shè)不是各種抓小三故事的服務(wù)工具,她們需要的不光是表層宣泄后的爽快,而是不依靠男性力量、不崇拜男性目光,女性自己獨立成長、蛻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