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世家》·晉國霸業(yè)·飛龍在天之重耳返國
子圉之亡,秦怨之,乃求公子重耳,欲內之。子圉之立,畏秦之伐也。乃令國中諸從重耳亡者與期,期盡不到者盡滅其家。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肯召。懷公怒,囚狐突。突曰:“臣子事重耳有年數(shù)矣,今召之,是教之反君也。何以教之?”懷公卒殺狐突。
太子圉聽得父親晉惠公病重,私下里告知懷嬴要回國,懷嬴沒有提出反對,她說你是國家接班人,你是太子,回國繼承君位是應該的,但是我不能跟你走。為什么呢,私自跟你走,我等于跟父親決裂,如果把你走的消息告訴父親,又對你不住。
秦女曰:“子一國太子,辱在此。秦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子亡矣,我不從子,亦不敢言?!弊余鏊焱鰵w晉。
后人論及懷嬴,褒揚這個女人善處夫婦之間,就是說很能協(xié)調夫婦之間的關系,個人覺得這個評語不足以論,懷嬴沒有告訴秦穆公太子圉私自回國,這點是她的好處,但是客觀點講,懷嬴是不是應該勸告太子圉先對秦穆公表明自己的想法呢?這點很是疑惑,穆公留太子圉在秦,待遇不薄,也并非是為了索取晉國,當初能放下惠公背約的事放惠公返國就是例證,何況還有在晉國饑荒時援助晉國,這些都能見的穆公為人。估計懷嬴與太子圉相處對太子圉也比較了解,以這個女子的果決與見識,應該能認識到太子圉的為人,或者不是擔當大事之人。這樣一來,問題就大了,正如懷嬴所說,秦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明白的告訴太子圉,我們之間完全是出于國家利益關系,用現(xiàn)在的話講,屬于政治婚姻,把我嫁給你,讓你放心我們秦國不會傷害你。既然你堅決要走,從夫婦的情份上,我不透露消息,但從秦國的角度不會跟你走,不能背叛我的母國,這不是正當?shù)穆纷印奄囊馑际?,你可以走,我也可以去晉國,但是你必須來迎接我才可以,我們秦國也是講究面子的。
但是太子圉的決定讓人真是不可思議,逃回晉國,這等于不顧忌秦穆公的臉面,或者說像他老子一樣,做事不值得信賴,不考慮后果,晉懷公不能得晉國上下人心,不是無緣無故的。
子圉之亡,秦怨之,乃求公子重耳,欲內之。子圉之立,畏秦之伐也。乃令國中諸從重耳亡者與期,期盡不到者盡滅其家。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肯召。懷公怒,囚狐突。突曰:“臣子事重耳有年數(shù)矣,今召之,是教之反君也。何以教之?”懷公卒殺狐突。
太子圉私自返國,秦穆公掛不住臉,才有了扶持重耳的想法,也就在這時候,派人去楚國接重耳來到秦國,等待適當?shù)臅r機扶助重耳。機會來了,太子圉順利繼承君位,即晉懷公。但是他做了一件讓他后悔不已的決定,勒令追隨重耳的回國,必須回國,否則,留在國內的親族會受到株連,就這樣殺死了狐突,狐突是誰呢?是重耳的外祖父,這下晉國亂套了,開始分崩離析,畢竟晉國內部有不少支持重耳的政治勢力,晉懷公這么做等于要清黨。這次政變給予重耳絕好的機會,晉懷公的失敗在于他沒有返國后招攬人心,鞏固自己的勢力,甚至他可以向在外流亡的重耳示好,至少在道義上站得住腳,他沒有,而是相反。
晉懷公的做法與他老子惠公如出一轍,對外失去秦的支持,對內,喪失整合政治勢力的時機,把自己與國內的派系相對立,結果讓重耳贏得了機會。真是愚不可及,難堪大任。
晉國大夫欒、郤等聞重耳在秦,皆陰來勸重耳、趙衰等反國,為內應甚眾。於是秦繆公乃發(fā)兵與重耳歸晉。晉聞秦兵來,亦發(fā)兵拒之。然皆陰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貴臣呂、郤之屬不欲立重耳。重耳出亡凡十九歲而得入,時年六十二矣,晉人多附焉。
晉懷公的獨斷專行,殘忍屠殺大臣,引起了晉國內部的分裂,失去了晉國大夫的支持。于是晉國內部有一些人到秦國聯(lián)絡重耳,愿意做內應,迎接重耳返國執(zhí)政。晉懷公失去人心到什么程度呢?秦國派兵護送重耳,晉懷公安排攔截,沒想到的是然皆陰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貴臣呂、郤之屬不欲立重耳。除了晉懷公自己的嫡系外,軍政方面都愿意擁立重耳,這下晉懷公可以說是眼看著起高樓,眼看著樓塌了,惠公經(jīng)營多年的成果毀于一旦。秦穆公出兵扶持,晉國內部都表態(tài)愿意迎立,軍政和諧,重耳外有秦國強援,內有大臣相應,出亡凡十九歲而得入,時年六十二矣,晉人多附焉。
秦繆公乃發(fā)兵送內重耳,使人告欒、郤之黨為內應,殺懷公於高梁,入重耳。重耳立,是為文公。重耳四十三歲奔翟,五十五歲流亡列國,洞徹世情,備嘗艱辛,如今返國,晉國霸業(yè)的大幕徐徐拉開,中國春秋史上最亮的明星正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