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家》·趙武靈王·受命于危難之際
趙敬侯時,武公子朝作亂,失敗奔魏。這時候的魏國魏武侯當(dāng)權(quán),魏文侯卒。魏文侯在位期間任用李悝、西門豹、吳起,魏國迅速成長為戰(zhàn)國七雄之霸,魏文侯時三晉齊心,天下各國無有匹者。要知道韓魏趙的聯(lián)合就是第二個強大的晉國。魏文侯死后,三晉共同體的形勢被打破,魏武侯沒有將魏文侯的路線執(zhí)行下去。
趙國與魏國也開始出現(xiàn)裂痕,起因是公子朝作亂奔魏,在魏的支持下開始與趙敬侯奪權(quán)。三晉分裂,讓其他各國看到了機會,韓魏趙聯(lián)合不說天下無敵,那也是一個強悍的存在,這三家有了矛盾,給了別國各個擊破的機會。齊楚秦開始利用三晉之間的矛盾不斷的發(fā)生沖突。
三晉之間,韓趙仍然維系著傳統(tǒng)的邦交,但是魏國與趙國已經(jīng)撕破臉,盡管隨著局勢的發(fā)展時有和好,但是總的趨勢已經(jīng)從睦鄰友好發(fā)展到敵對的態(tài)勢。
天下于是乎大亂。趙國的地理來看,東齊南魏西秦,趙敬侯時趙魏關(guān)系破裂,趙國面對的將是齊魏秦的列強紛爭,于是遷都HD。遷都HD意味著趙國未來將不會向南發(fā)展,更現(xiàn)實的是向東向北,北有中山等游牧民族,東有齊國,南有魏國,西有強秦,此時趙國陷入了四戰(zhàn)之地。趙敬侯的十二年,幾乎年年都有戰(zhàn)爭,與齊、與魏、與衛(wèi)、與中山。這十幾年,趙國遠(yuǎn)與燕楚交好,借助楚燕的勢力在齊魏之間維持平衡。
趙國明顯的意識到?jīng)]有一個穩(wěn)固的大后方難以爭鋒天下,甚至失去了防御的能力,于是將戰(zhàn)略的方向北移,目光望向中山,正如當(dāng)年趙簡子苦心要拿下代國一樣。趙之于中山,譬如齊之于燕國,趙伐中山,齊國來救,齊伐燕國,趙救燕,彼此制衡。
要說這個趙敬侯,《韓非子》中有所議論,說趙敬侯私德很差,“不修德行,縱欲”,“長夜之飲,不能飲者灌之”,但是管理國家蠻在行,首先擊潰了公子朝的叛亂,再就是在位十二年年年與鄰國相爭,基本不落下風(fēng),“內(nèi)無百官之亂,外無鄰國之患”,打來打去沒有丟掉一寸國土,評價他“明于所以任臣也”,就是說他管理國家有一套,雖說品德一般般,甚至有點混蛋,但是在國際上趙國沒有丟過臉。
敬侯卒,子成侯種立。成侯元年,公子勝與成侯爭立,為亂。
趙敬侯死后,成侯立。趙成侯即位一如既往的遇到政治動亂。公子勝與成侯爭立。成侯在位二十多年,也是戰(zhàn)亂頻仍,或打或和。但是很明顯的趙成侯時沒有趙敬侯那種“打不打的我們不吃虧”,甚至國都HD都被魏國攻破,可以說非常狼狽。
魏敗我藺,與秦戰(zhàn)高安,敗之,伐齊,魏敗我,伐魏,侵齊,與韓攻周,伐衛(wèi),與齊戰(zhàn)阿下。攻衛(wèi),取甄,秦攻魏,趙救之石阿,秦攻魏少梁,趙救之,魏敗我澮,取皮牢。與韓攻秦。助魏攻齊。十七年,成侯與魏惠王遇。十九年,與齊、宋會平陸,與燕會阿。二十一年,魏圍我HD。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HD,齊亦敗魏于桂陵。二十四年,魏歸我HD,與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藺。
趙成侯死,肅侯即位,又是“爭立”,又是幾十年亂戰(zhàn),與齊與魏與秦。三晉分解之后,以韓魏趙的一己之力不足以威懾諸侯,看你病要你命,齊秦加入了三晉之間的顫抖之中,現(xiàn)在看,還是魏文侯有識見,三晉一體天下無敵,三晉分,混戰(zhàn)拉開了序幕。
二十五年,成侯卒。公子紲與太子肅侯爭立,紲敗,亡奔韓。肅侯二年,與魏惠王遇于陰晉。三年,公子范襲HD。六年,攻齊,拔高唐。七年,攻魏首垣。十一年。趙伐魏。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筑長城。十八年,齊、魏伐我,我決河水灌之,兵去。二十二年,趙疵與秦戰(zhàn),敗,取我藺、離石。二十四年,肅侯卒。秦、楚、燕、齊、魏出銳師各萬人來會葬。子武靈王立。
趙武靈王這位趙國史上最偉大的國君登場了,他所面臨幾十年來趙國四處挨打的局面,列國環(huán)伺如虎狼,趙肅侯死后的葬禮上,各國帶著精銳部隊萬人來奔喪,看樣子哪里是奔喪,是要滅國。趙武靈王就在這樣虎視眈眈的形勢下,登上了歷史舞臺。其年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