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家》·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夷與夏(中)
二十四年,肅侯卒。秦、楚、燕、齊、魏出銳師各萬人來會葬。子武靈王立。
趙肅侯時,天下早已大亂,恃強凌弱,兼并戰(zhàn)爭如火如荼,各國間今日友明日敵,一切都是為了各國自身的利益,趙國身處四戰(zhàn)之地,全境被圍困,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和腹心的中山國更是趙國身上最毒最堅的那根刺,讓趙國坐臥不寧,顧此失彼。趙武靈王就是在這樣一種困境之下登上了趙國君主的位子,年僅十四歲。
初即位的趙武靈王,身邊有著忠誠能干的賢臣,譬如肥義、譬如公子成,沒有這些人的鼎力輔佐,趙國恐怕早已分崩離析,解除五國會葬的危機,就是趙國上下竭誠一致的結(jié)果。趙武靈王時,東有大齊,西有強秦,齊秦都想進一步向中原擴張,趙國跟韓魏一樣陷入了連年不斷的征戰(zhàn)。
秦欲西向必先取三晉,齊要西征,還是三晉。由此可見,幾百年的春秋戰(zhàn)國,大體上還是圍繞著晉地做文章?,F(xiàn)在想來,三家分晉真正拉開了戰(zhàn)國的序幕,讓野心勃勃的國家看到了擴張的機會。一個晉國在,秦國不能染指中原,齊國不能西邁一步,然而一個三分的晉國形勢截然不同。晉地最后的輝煌還是魏文侯時,魏文侯執(zhí)行三晉一體,聯(lián)盟而向天下,秦不敢東,齊不敢西?,F(xiàn)在韓魏趙獨立,不再是堅如磐石,一場近二百年的刀光劍影開始閃耀。
趙國太難了!與秦戰(zhàn),敗,與齊戰(zhàn),敗,與中山戰(zhàn),不勝,與魏國戰(zhàn),不勝,損兵折將,國土淪陷,真所謂“趙孱弱,屢見欺”,五國相王,趙武靈不得不自責“無其實,敢處其名乎?”困窘之境溢于言表。這是真真正正的心里話,也是趙國面臨的實際形勢。先前發(fā)生的五國會葬完全能照見趙國四面受敵的無奈。
為了暫時扭轉(zhuǎn)四面強敵的困境,趙武靈王從外交上努力,先后與韓與秦與燕建立友邦關(guān)系,以此來對抗齊魏楚中山的侵擾,韓本來就弱,又直面秦國,自然樂意與趙聯(lián)盟,燕屢受齊國打壓,也愿意站到趙武靈的一面,這樣一來,互相牽制使得趙國贏得了后來軍事改革的時間。韜光隱晦不是做孫子,而是裝孫子,裝孫子是為了將來雄起當老子。趙武靈就是有一顆當老子的心。
魏有李悝變法,一時戰(zhàn)國之霸,秦有商鞅變法,雄兵百萬劍指中原,最近的這些變革都是能臣發(fā)起的,而接下來趙國的胡服騎射卻是由趙武靈王的率先垂范,是國君主動自覺改革的第一人。這時趙武靈王即位十九年,三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