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家》·趙悼襄王·廉頗奔魏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頗將,攻繁陽,取之。使樂乘代之,廉頗攻樂乘,樂乘走,廉頗亡入魏。子偃立,是為悼襄王。
太史公記載趙偃繼位頗耐人尋味。孝成王卒,然后發(fā)生了廉頗叛逃,亡入魏,這不應(yīng)該是一次簡單的逃亡,表面上看是廉頗不滿樂乘,憤而攻擊樂乘,然后跑到魏國去。仔細(xì)思量,這背后是一次政治斗爭。從太史公的行文看,廉頗出奔到魏國之后,趙偃立,是為趙悼襄王。
十年,太子死。此處語焉不詳,但可以判斷后來趙偃并非以太子的身份繼位的。據(jù)說趙偃娶了一個妓女為妃,且將她扶正為王后,這個女人還是趙氏宗親的夫人。這樣就很復(fù)雜了。出身卑賤且是宗親夫人,趙偃能扶持她做了王后,在當(dāng)時肯定產(chǎn)生了極壞的影響。這件事推測發(fā)生在廉頗奔魏之后,并不是造成廉頗叛逃的原因。
說廉頗叛逃,看起來又像是一次兒戲,因?yàn)楹髞砹H百般設(shè)想要返回趙國,而趙悼襄王也有意召回,破壞廉頗返趙的是誰呢?郭開!郭開在趙悼襄王乃至趙王遷時期很有權(quán)勢,郭開在《趙世家》中也是突然而貴的,就像趙悼襄王一樣,郭開的身份是趙悼襄王的師傅,從小跟著趙偃的。趙孝成王應(yīng)該并沒有將趙偃立為太子,很大可能是趙孝成王突然掛了,來不及確任接班人。趙偃又是有資格繼承國君位置中年長的,于是被扶立為王。
這樣一來,廉頗的奔魏就可以理解了。廉頗是四朝元老,有戰(zhàn)功有軍權(quán),屬于國相,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國廉頗為信平君。另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樂乘。關(guān)于樂乘的記載是趙國抗燕的戰(zhàn)爭中,十六年,廉頗圍燕。以樂乘為武襄君。率師從相國信平君助魏攻燕。有一點(diǎn)要注意,這個時候的樂乘的身份是武襄君。能被封為君可不簡單,樂乘的史料不多,他的老子很厲害,是樂毅,看來樂乘所以封君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樂毅的蔭庇。
廉頗為國幾十年,被封相國信平君,可以說是權(quán)高望重,怎么會輕率的放棄這些跑到魏國去呢?只有一點(diǎn),未來的趙悼襄王不喜歡他。或者說廉頗在趙偃繼位的問題上沒有支持。廉頗這么重要的人物對新君不支持,那么趙偃為王的合法性上就存在問題。于是趙偃即位后立馬撤換廉頗的軍職,使樂乘代之。這里面有郭開的參與,郭開是趙悼襄王的人,是趙偃繼位出力最大的人,從后來陷害李牧可以知道郭開在趙悼襄王父子執(zhí)政時期的權(quán)勢有多大。
廉頗武將出身,性格剛直,既然不被新君信任,才發(fā)生了攻擊樂乘出奔魏國的事件。廉頗奔魏說明了趙國進(jìn)入一種昏君執(zhí)政,亂臣干國的狀態(tài)中。趙偃沒有被確立為太子能判斷趙孝成王并不看好趙偃,趙孝成王卒,太子早死,趙國能繼承王位的只有趙偃。據(jù)說另有一個王子在秦為質(zhì),廉頗是傾向于扶立在秦的王子即位。
廉頗將,攻繁陽,取之。廉頗剛攻取了魏國土地,然后出奔魏,這段時間趙國跟魏國的關(guān)系很亂,率師從相國信平君助魏攻燕,助魏攻燕的也是廉頗,攻取繁陽的也是廉頗,出亡之地是魏國。這是怎么回事?有一種分析認(rèn)為與信陵君魏無忌有直接關(guān)系,當(dāng)初信陵君竊符救趙,留在趙國,趙國國內(nèi)形成了一股親信陵君的新勢力,而廉頗與信陵君交往深厚,后來信陵君返回魏國,廉頗奔魏也是奔著信陵君去的。但是信陵君竊符救趙惹怒了魏國高層,政治上失勢,這讓廉頗在魏國不得志,后來輾轉(zhuǎn)到了楚國,含憤而死。
廉頗奔魏這個事件固然有廉頗本身的性格使然,更重要的是趙偃父子的先后為政徹底削弱了趙國的力量,前有廉頗后有李牧,趙國近二百年基業(yè)毀于趙偃父子的手上。從趙國看,趙孝成王廿年最大的失敗不是長平之戰(zhàn),而是沒有為趙國選任一個好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