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天下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一司馬遷
一、司馬遷的幽默
1、血統(tǒng)的問題
前圣古賢,后世明王,在史記中都是一家人,黃帝的子孫,鮮明的張顯中華幾千年來天下一家,都是家內事,宣揚中華大一統(tǒng)。司馬遷作史記,整合前人的史料,大部分參考的文獻來自孔子或者發(fā)揮孔子思想的資料,當然,史遷也會進一步去訪問調查,繼而擇其中雅者以記。在這里面,穿插了他自己的很多想法,他的態(tài)度信則傳信,疑則傳疑,故兩言之。記錄可以,在某一點上我要表明或者暗示我的質疑,看得懂很好,看不到也無所謂,藏之名山以待其人而已,所以他又說固難為淺見寡聞者道也,你要看懂我的書,須得好學深思不可。這里我是在美他,別一處卻悄悄的批評了他,司馬遷就喜歡這么玩,跟你捉迷藏,你要不把全本史記融會貫通,休想看懂它。因為這樣的春秋筆法,似美實貶,似夸又嗔,叫你摸不著頭腦,史記真像一個女子,不好琢磨。后世的一些人就說了,司馬遷的史記是一大部罵人的書,是一部謗書。罵了很多人,你還覺不出,真算是天下古今第一大罵者也。
2、感孕而生
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欣然悅,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以為神,遂收養(yǎng)之??傊鞣N扔不掉這孩子,只好留下來。
豈止周始祖這樣怪誕,殷商亦然,見玄鳥墮其卵,吞而孕。
但是上古的黃帝至于堯舜禹,他們在司馬遷的筆下都是老老實實的人,沒有上面那些奇奇怪怪,也許各種史料都有,但司馬遷以為不雅,荒誕不可信,沒有選用。既然這樣,為什么殷周乃至秦漢高本紀卻有這些神奇的記載呢?
各種不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若為真,天下一家又怎么成立呢?若為假,司馬遷你的治學態(tài)度莊重而謹慎,你記下來又是什么意思呢?權且當作司馬遷的幽默吧,也許他的意思如前所講,信則傳信,疑則傳疑,我不確定真實情況,各樣說的神乎其神,玄之又玄,極其虛妄且在古人那鮮有記載的我沒有選,我雖覺得不甚可信,卻又在圣人書里有所記的我就拿過來。
我不能證其偽,我就老實記下來,你愛信不信。我也沒讓你信啊,也沒讓你不信。你問我信不信?對不起,信則傳信,疑則傳疑。
二、三大傳奇
一曰后稷,一曰公劉,一曰古公亶父
1、后稷
兒時有巨人之志,其游戲,好種樹麻、菽,皆美。成人,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天下得其利,有功。
2、公劉
修后稷業(yè),務耕種,行地宜,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徙而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
3、古公亶父
?、倬尤值?。復修祖業(yè),國人戴之。
?、诓粻幎鵂?p> 戎狄攻亶父,劫其財物,予之。復攻,欲地與民。民怒,欲戰(zhàn)。亶父曰,民在我在彼何異?殺人父子而君之,不忍,于是迀止歧下,民皆扶老攜弱歸亶父。于是營筑城郭,作五官有司。
小評:戎狄蠻強,非亶父一眾能敵,避讓息爭,戎狄無厭,只好大轉移進入中原,開始作城郭防御,設置官及有關部門。由此知,農耕族不如游牧族強悍,人文勝。
?、圩尀槎Y
古公三子,愛昌,昌為少子季歷之子。長子太伯、虞仲亡荊蠻,文身斷發(fā),以讓季歷。
小評:季歷娶太任,賢婦人。這個太任女據(jù)野史為豪勢家女,又賢,生子昌,即文王,有圣瑞(不詳,不知為何不記錄其瑞)。亶父選家族領袖考慮到勢力的面,也許暗示長子太伯、虞仲,避免他日紛爭也未可知。二子各自于荊蠻建國,能力是沒問題的。
?、茏尩谋澈?p> 古公亶父讓戎狄
長子讓季歷
都是讓,也許都與勢力有關,古公實力不如戎狄,不得不讓,長子二人綜合親戚勢力莫若季歷,讓是上策。至于民攜老扶弱歸古公,畢竟文化與戎狄不同,農耕文化不合游牧文化,歸古公也是情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