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證畢
經(jīng)過慕依雪和葉星辰兩人夜以繼日的不懈鉆研,這個猜想的證明工作進度已然達到97%,只剩下最后一些并不算復雜的收尾工作。
而長達幾乎一年的埋頭苦干,似乎也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即將迎來收獲的季節(jié)。
這個項目,可以說是兩人進入大學以來,難度最大,水平最高的研究項目。
現(xiàn)在馬上就要到成功的時刻,慕依雪怎么會不著急見證這一刻。
有了Eisenstein series理論當做一個橋梁,實現(xiàn)前后理論的相互銜接,一切過程就相當于是水到渠成。你也發(fā)現(xiàn)了,在后面這段時間的研究中他們幾乎沒有遇到過什么阻礙?!?p> 確實,“Eisenstein series理論”在弱BSD猜想的證明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不言而喻??梢哉f,就是因為它,將原本那死氣沉沉的推導公式給徹底盤活!
到現(xiàn)在慕依雪還有些慶幸,慶幸自己當時靈光一閃,居然能想到這個切入點。否則的話,不知道要把這個漫長枯燥的證明過程推遲到什么時候。
當然,這肯定不全是因為運氣的因素。
要讓一個普通人代入當時的那個情景,就算是靈光怎么biubiubiu的閃,也不會想到Eisenstein series理論上去。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Eisenstein series理論”到底是個什么鬼東西。
所以說,還是和慕依雪平時堅持不懈的積累有關。
“我大概估算過了,如果我們兩個都高效率運轉的話,剩下3%的進度一天半的時間就能搞定!”
“那還等什么!”慕依雪滿懷激動。
葉星辰上下打量慕依雪一下,微微一笑,“來臥室吧!”
…………
終于,在兩人的夜以繼日下,2月13號的下午,慕依雪在草稿紙上寫下最后一串公式:
“由此,得證,在解析秩為1的情況下,設 E 是定義在代數(shù)數(shù)域 K 上的橢圓曲線,E(K)的秩恰好等于L(E,s)在s=1處零點的階!”
證畢??!
慕依雪輕呼一口氣,有一種叫做“成就感”的東西填滿了他的胸膛。
世界猜想,這可是世界猜想,竟然就這樣被我……證明出來了?
望著桌面上那已經(jīng)堆起一摞的草稿紙,目眩神迷的目光中有著一瞬間短暫的失神。
雖然這只算是世界七大數(shù)學猜想的弱化版本,但確確實實是個世界級別的猜想??!
這和自己之前的那些小打小鬧完全不同。
登堂入室!
不知為什么,慕依雪腦中突然冒出了這個詞。
可似乎,經(jīng)過這次猜想證明過程的洗禮之后,確實感覺,對于如今的世界數(shù)學水準,自己也能勉強算是登堂入室了吧。
這三天,他一直和葉星辰共同進行猜想證明過程最后的整理工作。
而經(jīng)過三天的不懈努力,最后慕依雪和葉星辰將解析秩為1情況下,弱BSD猜想的證明過程,整理成一百多頁的論文。
這還是經(jīng)過三四次簡化的結果。
要知道,原版的草稿,可是整整二百多頁的證明公式。
“星辰,我們投稿哪個期刊?”慕依雪臉色興奮的問。
葉星辰淡淡一笑,悠然開口,“《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和《Annals of Mathematics》,是數(shù)學界最頂尖的兩個期刊,被譽為數(shù)學界的《自然》與《科學》。
兩者都屬于一區(qū)的期刊,影響因子也都在10以上。
雖然與《自然》和《科學》40多的影響因子還有些差距,但在數(shù)學界內,已然屬于最高的兩家期刊。
自然,影響因子越高,投稿期刊被收錄的難度越大。
能在《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上刊載論文的,大多都是在世界范圍內享譽盛名的數(shù)學大牛。
就弱BSD猜想的證明過程和難度來說,是絕對有資格將具體的證明過程刊載在上面。
論文的署名處是慕依雪和葉星辰兩人共同的名字,這沒有任何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