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巷過街,吸引了不少瞧熱鬧的,馬車原就行得不快,只要行得快些便能跟上,近了明園,趕車的小廝掏出一枚牌子,馬車順利進(jìn)入明園大門,在明園外頭,還有各家的轎子、駿馬、馬車陸陸續(xù)續(xù)地云集此處。
步入明園正門,但見里頭風(fēng)景雅致,花木園藝?yán)锛t粉灼灼,荷塘畔煙柳依依、草坪上綠草如茵,小徑旁桃花正妍,偶有晨風(fēng)過,花瓣飄舞,緩緩而墜。
周圍更有數(shù)座規(guī)模大小不一的樓臺、庭院,皆掛有匾額,或書“甲班”,或書“乙班”,又再有“丙班”、“丁班”,一匾有一院,將馬車駛?cè)胧鰪V場上停下,十二名衣著統(tǒng)一的翠綠色少女,自動站立兩側(cè)。
明園內(nèi)已有三五成群的文士雅士,亦有受邀來觀看祭典的賓客,時不時穿插著幾個盛裝出席的儒生名士,一個老者走在前頭,身后跟了三名中年文士。
“馮家是將明園建成了三百多年前白澤書院的樣子,看那藏書閣巨石刻的字,乃是馮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而天下之樂而憂。’令人動容??!”
身后的中年男子道:“馮家這次為了重開白澤書院,亦是煞費苦心。”
馮嬤嬤低聲道:“家主,那位是江南大儒朱正卿先生,是白澤書院聘請的山長?!?p> 她是提點馮昭。
馮昭從容而行,近了跟前,照著文人之禮,長身一揖,“弟子馮昭拜見朱先生,問朱先生問安?!?p> 一行四人神色微詫地打量著馮昭。
朱正卿,記憶里受聘于鎮(zhèn)國公府,給楊家公子當(dāng)學(xué)業(yè)先生的那位,但前世她從未見過此人,卻時常從汪長生、汪翰父子的嘴里聽到他的事情。
朱正卿是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更推崇孟子學(xué)說。
師生四人望向那邊古樸氣息十足的馬車,“那便是圣人車?”
“正是?!?p> 朱正卿沉吟道:“太過注重形式了。”
“平日也不用的,圣人車只在祭祀才用。在祖地太原,今兒是祭祀之日,子弟們大多是乘坐牛車,是為了提醒后人,我輩學(xué)子,當(dāng)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繼圣賢之絕學(xué),開萬世之太平。圣人門下當(dāng)頂天立地,立志不屈,榮辱不驚。”
朱正卿面露訝色,這分明就是一個女子,卻穿著文人的禮袍,他不由莞爾笑道:“你一介弱女,如何立志?”
“志不在年少,志亦不在男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匹婦亦有責(zé)。匹夫之責(zé)在為國強(qiáng)盛,為民造福,為天下太平;而匹婦之責(zé),培育優(yōu)秀杰作的子孫。
孟母三遷,終有孟子。若世間的母親,都有孟母的賢德,這天下該是怎般光景?就算不能與孟圣一般優(yōu)秀,只學(xué)其一分、兩分,世間又會出多少品德高潔之人。一地父母官賢德,則造福一地一百;一國丞相賢德,則造福一國百姓;一家主母賢德,則造福于一家子不?!?p> 朱正卿難掩動容,她是女子,卻有這般見地,確實令人敬佩。
馮昭身后的馮嬤嬤心下一緊,這不是她與大太太商量的路啊,大太太是希望開啟女子亦能科考,可大娘子居然說要學(xué)孟母,為培育出優(yōu)秀的子孫努力,這是匹婦之責(zé)。
馮昭此刻還不知道余氏與馮嬤嬤的打算。
馮嬤嬤看到那邊有人在揮手,低聲道:“家主,我們?nèi)ヱT祠了?!?p> 馮昭對著朱正卿揖手行禮,“朱先生,時辰快到了,我得去馮祠祭祖。”
朱正卿點了一下頭,臉上帶了一股欣慰的笑意。
馮昭攜著眾人往馮祠而去。
弟子甲道:“老師,這女子身后的老婦喚她家主,她是馮家什么人?”
“馮家嫡長房,她父祖都為國捐軀,家中只剩一個寡母與一個妹妹?!?p> 弟子乙道:“聽說是與汪家和離了,這……”
“汪家失德,要致她于死地,還對她下毒,其母不忍她喪命,從汪家將她帶了回去。你我讀書人,莫聽外頭那些不著邊際的流言,眼見為實,汪家怕是得后悔錯失一個奇女子,娶得此女不愁家族興旺三代?!?p> 藏書閣,高約十余丈,足有六層高,屋宇氣派莊嚴(yán),朱欄鮮麗,黃瓦閃耀,雕梁畫棟,精雕細(xì)琢。當(dāng)屬明園之中最大的景致,藏書閣足有數(shù)層之高,周圍繞了一圈長廊,再往外圍則是圍著長廊而建的八座涼亭。
馮祠在明園的最深處,說是祠堂更像是一座廟宇,內(nèi)祠乃馮氏祠堂,外堂是儒門三圣殿,我堂三圣殿前是廣場,足有三畝地大小,內(nèi)祠堂外亦是青石板鋪就的場地,足有兩畝大小,周圍無圍墻,無廂房,簡單明了,卻又不是凝重。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
三聲雋永、深沉的鐘聲響起,有人高呼一聲:“三圣祭祀大典開始嘍!”
又是三聲鐘響,那聲音又呼了一聲“三圣祭祀大典開始嘍!”
如此連呼了三遍,明園的人陸續(xù)往三圣廟方向云集而至。
馮嬤嬤立在馮昭的身后,同行的十二侍女則去了馮祠,她、馮晚都留了下來。馮嬤嬤拉著她站在了馮崇文與馮顯身后,而她身后站了二房的馮崇禮父子數(shù)人,再是馮崇德的次子、幼子,在馮昆等人身后則站了從太原來的族老、馮家子弟,無一例外,馮家人盡數(shù)盛裝禮袍。
馮家之側(cè),又立了一列人。
馮嬤嬤低聲道:“家主,穿藍(lán)黑袍的是成都李氏在皇城的子弟,穿明藍(lán)袍的是淮南陶家的子弟,穿藍(lán)灰袍的是洛陽余家的人?!?p> 馮昭曾在記憶片斷里見過李丞相,今引領(lǐng)李家的便是他,他亦是著了隆重的儒士長袍,就連的他的兒子、孫子亦得如此。
有人高呼一聲:“奏樂——”
立時就傳出了一陣悠揚而凝重的禮樂聲。
馮嬤嬤繼續(xù)道:“正中方位,是三圣后人,往西邊第一組,是受邀而來的皇城名士、文臣;西邊第二組是大周各地趕來祭典的大儒名士,這一組的人,祭典結(jié)束后,會留在白澤書院做先生。白澤書院的副山長是楊鳳梧山長、蘇西嶺先生二位?!?p> 馮昭低聲問道:“朱、楊、蘇三位大先生是誰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