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今古之不同,而心同、手同、法同,安在古今人不相及也。且所用之法,古人已盡之矣。士生明備之后,茍能得古人所用之法以為法,則心手間自超凡軼俗矣。夫天下無離性情以為法者,無古人之成法,無以發(fā)我之性情耳。然則時雖有今古,若本性情以為法,因即法以見性情,則今古無少異也。故雖仿古,不可有古而無我。正以有我之性情也,以我之性情,合古人之性情,而無不同者。蓋以古人之法,即古人性情之見端也。法同則性情亦無以異矣,故仿古正惟貴有我之性情在耳。假舍我以求古,不但失我,且失古矣。
看古文古畫加上剛剛那句:一個內心沒有幸福感的人,是不能給別人帶來幸福的。一下子豁然開朗,原來如此。自己不幸福,何以解憂別人?自己貧窮,何以引領旁人致富?自己不足,何以去苛責別人不夠?讓人想到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待己之心待人則全交,聽上去很有道理,甚至背的下來,但是做!太難!
正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盲區(qū),覺得這個這么簡單,你看他那么笨。笨嗎?你試試!凡事試過了才知道,做過了才能說,如果光說不做那就是紙上談兵,趙括無疑了,書讀的再多,不會用有何用呀?小學那些古詩、作文還記得嗎?中學的數(shù)學幾何?高中的重力加速度元素周期表?很奇怪對不對,3幼兒園+6小學+3初中+3高中+4大學+碩博或繼續(xù)的?>19不夭折60來算,花了人生三分之一的長度學的東西,腦袋里除了應付考試,什么都沒留下。
如此說來,還不抵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才高八斗的古人考科舉,四書五經(jīng)等不止要背還要印在心里,更要懂是什么意思,且不至于很多科目,只是修身修德修學識修禮。但是照搬,時代已經(jīng)不允許,你昨天那個時間那個心情那個地方畫的畫,你同樣今天還去,都不可能一模一樣,瞬息萬變,時間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大氣磅礴的畫卷。畫軸在時間上,從空間到三維四維五維等,從有宇宙有地球有生命有人開始,持續(xù)到現(xiàn)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停地呼吸,甚至害怕呼吸,仿佛這一呼氣一吸氣世界上都會有生命降生或者死亡。
經(jīng)過了沒走心的學習,如果記下了融會貫通了,那便一輩子。經(jīng)過了摸爬滾打、臺下十年磨一劍的努力,或許成功了或許失敗了,開始去問靈魂,到底要的是什么?自己適合什么?還是什么適合自己?有的人很小就有一個答案,這類人很幸福,擇一事終一生,他們活成了一輩子。但是很多人,都在生命的長河里沉浮,找那個答案?幸福!
幸福或許真的是只能無限靠近,不可能達到100%,這也是白巖松老師說的,就好比黃金,999,現(xiàn)在9999,誰敢說提取的黃金達到100%,沒有人,只能無限接近這個數(shù)值。我想這也是奧妙所在,就是讓你有那么一個精氣神,不停的努力。一旦達成,可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鋼鐵一般的意志繼續(xù)前行,每個人都是定一個目標,一個小的,一個一個小的最終完成那個大的,就像現(xiàn)在學習計劃、公司計劃、市委報告一樣。把大的目標分解,只要每一個小的超高標準的完成了,結果才有可能達到完美,我們還要把一些非可抗力因素考慮進來。
小孩子說不學了!反正長大就忘了!為什么呢?因為不知從何而來,自然很迷茫,如果你往前翻畫軸,翻到義務教育起源于德國。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義務教育概念的人。改革勝利后,為使人們都有學習《圣經(jīng)》的能力,路德頒布了義務教育法。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的學校法令規(guī)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國基本完善了義務教育法規(guī)。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有關統(tǒng)計資料,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近60個國家實施義務教育法。各國實施義務教育的年限長短,大體是由該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決定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06年6月29日修訂通過,現(xiàn)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歷史的必然產(chǎn)生了教育,如果你認同古代先賢,那教育自然而然也是時代的產(chǎn)物??隙ㄊ菫榱俗屛覀兩畹母谜Q生的,為什么上學?奧巴馬的演講我聽進去了。
奧巴馬開學演講:我們?yōu)槭裁匆蠈W?(摘選)
小時候,我們家在印度尼西亞住過幾年,而我媽媽沒錢送我去其他美國孩子們上學的地方去讀書,因此她決定自己給我上課——時間是每周一到周五的凌晨4點半。
顯然,我不怎么喜歡那么早就爬起來,很多時候,我就這么在廚房的桌子前睡著了。每當我埋怨的時候,我媽總會用同一副表情看著我說:“小鬼,你以為教你我就很輕松?”
所以,我可以理解你們中的許多人對于開學還需要時間來調整和適應,但今天我站在這里,是為了和你們談一些重要的事情。我要和你們談一談你們每個人的教育,以及在新的學年里,你們應當做些什么。
我做過許多關于教育的講話,也常常用到“責任”這個詞。我談到過教師們有責任激勵和啟迪你們,督促你們學習。
我談到過家長們有責任看管你們認真學習、完成作業(yè),不要成天只會看電視或打游戲機。我也很多次談到過政府有責任設定高標準嚴要求、協(xié)助老師和校長們的工作,改變在有些學校里學生得不到應有的學習機會的現(xiàn)狀。
但哪怕這一切都達到最好,哪怕我們有最盡職的教師、最好的家長和最優(yōu)秀的學校,假如你們不去履行自己的責任的話,那么這一切努力都會白費——除非你每天準時去上學、除非你認真地聽老師講課、除非你把父母、長輩和其他大人們說的話放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否則這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而這就是我今天講話的主題:對于自己的教育,你們中每一個人的責任。首先,我想談談你們對于自己有什么責任。
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是有用之材,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們要對自己擔起的責任。教育給你們提供了發(fā)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
或許你能寫出優(yōu)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讓那些文字出現(xiàn)在書籍和報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語課上經(jīng)常練習寫作,你不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這樣的天賦;或許你能成為一個發(fā)明家、創(chuàng)造家——甚至設計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樣流行的產(chǎn)品,或研制出新的藥物與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學課程上做上幾次實驗,你不會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天賦;或許你能成為一名議員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么學生會或參加幾次辯論賽,你也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能。
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證,不管你將來想要做什么,你都需要相應的教育。你想當名醫(yī)生、當名教師或當名警官?你想成為護士、成為建筑設計師、律師或軍人?無論你選擇哪一種職業(yè),良好的教育都必不可少,這世上不存在不把書念完就能拿到好工作的美夢,任何工作,都需要你的汗水、訓練與學習。
不僅僅對于你們個人的未來有重要意義,你們的教育如何也會對這個國家、乃至世界的未來產(chǎn)生重要影響。今天你們在學校中學習的內容,將會決定我們整個國家在未來迎接重大挑戰(zhàn)時的表現(xiàn)。
你們需要在數(shù)理科學課程上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去治療癌癥、艾滋那樣的疾病,和解決我們面臨的能源問題與環(huán)境問題;你們需要在歷史社科課程上培養(yǎng)出的觀察力與判斷力,來減輕和消除無家可歸與貧困、犯罪問題和各種歧視,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公平和自由;你們需要在各類課程中逐漸累積和發(fā)展出來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去創(chuàng)業(yè)和建立新的公司與企業(yè),來制造就業(yè)機會和推動經(jīng)濟的增長。
我們需要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的天賦、技能和才智,來解決我們所面對的最困難的問題。假如你不這么做——假如你放棄學習——那么你不僅是放棄了自己,也是放棄了你的國家。
當然,我明白,讀好書并不總是件容易的事。
你們中有些人可能沒有這些有利條件,或許你的生活中沒有能為你提供幫助和支持的長輩,或許你的某個家長沒有工作、經(jīng)濟拮據(jù),或許你住的社區(qū)不那么安全,或許你認識一些會對你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等等。
但歸根結底,你的生活狀況——你的長相、出身、經(jīng)濟條件、家庭氛圍——都不是疏忽學業(yè)和態(tài)度惡劣的借口,這些不是你去跟老師頂嘴、逃課、或是輟學的借口,這些不是你不好好讀書的借口。
而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地方,千千萬萬和你一樣的年輕人正是這樣在書寫著自己的命運。
因此,在今天,我號召你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教育定下一個目標——并在之后,盡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實現(xiàn)它。你的目標可以很簡單,像是完成作業(yè)、認真聽講或每天閱讀——或許你打算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或在社區(qū)做些志愿工作;或許你決定為那些因為長相或出身等等原因而受嘲弄或欺負的孩子做主、維護他們的權益,因為你和我一樣,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能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或許你認為該學著更好的照顧自己,來為將來的學習做準備……當然,除此之外,我希望你們都多多洗手、感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要多在家休息,免得大家在秋冬感冒高發(fā)季節(jié)都得流感。
不管你決定做什么,我都希望你能堅持到底,希望你能真的下定決心。我知道有些時候,電視上播放的節(jié)目會讓你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錯覺,似乎你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腰纏萬貫、功成名就——你會認為只要會唱rap、會打籃球或參加個什么真人秀節(jié)目就能坐享其成,但現(xiàn)實是,你幾乎沒有可能走上其中任何一條道路。
因為,成功是件難事。你不可能對要讀的每門課程都興趣盎然,你不可能和每名帶課教師都相處順利,你也不可能每次都遇上看起來和現(xiàn)實生活有關的作業(yè)。而且,并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頭一次嘗試時獲得成功。
但那沒有關系。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最成功的人們往往也經(jīng)歷過最多的失敗。J.K.羅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被出版商拒絕了十二次才最終出版;邁克爾·喬丹上高中時被學校的籃球隊刷了下來,在他的職業(yè)生涯里,他輸了幾百場比賽、投失過幾千次射籃,知道他是怎么說的嗎?“我一生不停地失敗、失敗再失敗,這就是我現(xiàn)在成功的原因?!?p> 他們的成功,源于他們明白人不能讓失敗左右自己——而是要從中吸取經(jīng)驗。從失敗中,你可以明白下一次自己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假如你惹了什么麻煩,那并不說明你就是個搗蛋鬼,而是在提醒你,在將來要對自己有更嚴格的要求;假如你考了個低分,那并不說明你就比別人笨,而是在告訴你,自己得在學習上花更多的時間。
沒有哪一個人一生出來就擅長做什么事情的,只有努力才能培養(yǎng)出技能。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接觸一項體育運動時就成為校隊的代表,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唱一首歌時就找準每一個音,一切都需要熟能生巧。對于學業(yè)也是一樣,你或許要反復運算才能解出一道數(shù)學題的正確答案,你或許需要讀一段文字好幾遍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你或許得把論文改上好幾次才能符合提交的標準。這都是很正常的。
不要害怕提問。不要不敢向他人求助。——我每天都在這么做。求助并不是軟弱的表現(xiàn),恰恰相反,它說明你有勇氣承認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去學習新的知識。所以,有不懂時,就向大人們求助吧——找個你信得過的對象,例如父母、長輩、老師、教練或輔導員——讓他們幫助你向目標前進。
你要記住,哪怕你表現(xiàn)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覺得身邊的人都已經(jīng)放棄了你——永遠不要自己放棄自己。因為當你放棄自己的時候,你也放棄了自己的國家。
因此我要求你們在今年能夠認真起來,我要求你們盡心地去做自己著手的每一件事,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都有所成就。請不要讓我們失望——不要讓你的家人、你的國家和你自己失望。你們要成為我們驕傲,我知道,你們一定可以做到。
這樣的演講總是義憤填膺胸潮澎湃的,讓人斗志昂揚,恨不得馬上奔赴戰(zhàn)場豁出性命。可是這篇演講確實從頭到尾解惑了,是啊,只有學習你才能從事你未來想做的職業(yè),哪怕你現(xiàn)在沒有,可是通過學習,遇到喜歡的,你就有條件選擇最好的。哪怕鬧市之中累了倦了想逃離了,回到農(nóng)村去到深山,你也能怡然自得過成世外桃源。因為你的內在已經(jīng)豐富了,你會在同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過得更加精彩,你會在車馬水流下活出別人沒有的境界,你周身的細胞感知到的都是慶幸來到人世間的美麗。
人生有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指的普通人看什么是什么只看表面。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指人開始思考表面背后的內在含義。
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指人生開悟,大徹大悟后,明白山水自然的可貴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