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抓馬日記

夏天的風

抓馬日記 YQ魔法師 2399 2022-07-07 21:22:49

  每個人活著都是為了什么呢?我知道人生沒有意義,有一天也突然秒懂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因為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就是意義。我們是由一個個分子聚集起來的整體,分解開來,無非是當下,當下決定了未來在哪里。

  這個當下怎么過?很是苦惱。一直在擰巴的過著,不喜歡的工作,不喜歡的人群,不喜歡的自己,為了賴以生存的衣食住行也就是錢,不得已而消耗自己?;蛟S很多人幸運的是,自己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自己喜歡的恰恰又是自己擅長的,自己擅長的做到極致變成自己熱愛的,從而銀子清風自來。而我的苦惱是一直在于,我喜歡的,不是我擅長的,我擅長的卻不是在人群里佼佼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分每一秒我卻又不想刻苦著,伴隨而來的就是深深地罪惡感,以及無力感,形容自己的就是四個字:“行尸走肉?!?p>  很長一段時間我連寫東西都不寫了,因為我每讀一本書,就會在書里發(fā)現(xiàn)同樣的道理,就是我想說的話,卻寫的比我好很多,讓我共鳴十足。每每看見自己喜歡的句子,???并不是我一個人這么想,這個作者已經(jīng)寫出來了。天下的真理無非那么幾條,后人只不過是各自悟到,不是效仿卻驚人的相似。前不久我突然覺得,我是習慣把自己花出去的時間記錄下來的人,哪怕我花的時間用在了喪志的事情上。買東西記賬也好、聽歌也好、追劇也好,我都記錄下來。曾因?qū)ふ視r間,微博存了幾年上萬張美圖,讓自己能清晰的列出時間去哪兒了?

  有一天回過頭,開始刪除。當心境發(fā)生變化時,就會翻出來記錄的這些東西,刪一刪,就好像心情不好的時候收拾東西,把沒用的扔一扔,讓自己輕松輕松。至于是否輕松還是后悔?矛盾感充斥著。重新寫也是,看見某篇文章,我發(fā)現(xiàn)訴說著同樣的道理,挫敗感油然而生。這兩天,突然發(fā)現(xiàn),雖然有挫敗感,雖然前人都說了一遍,可是離我最近年代的人說的話,我會更容易接受,恍然大悟,原來寫下來也不算耽誤,前人說過,我也可以再說。同樣的道理是事實,但我說的,是接近當下我這個年代的。哪怕這些人寫的比我好太多,哪怕現(xiàn)在的文章,自知無人問津。但是,只有一樣,就是忍不住寫,不得不寫,必須要將心中所想記錄一下,別人的路別人在走,我寫的是我的心路。

  想通這個,順其自然的,時隔幾年再次這么寫東西,讓我覺得很高興。畢竟,我時不時記錄的網(wǎng)絡地點都已被KO,這個之前也說過,再說一次也可以,用紙筆寫完的東西總是在搬家的時候丟失,百度空間開始記錄,百度空間關閉后,人人網(wǎng)寫過一段時間,人人網(wǎng)關閉,最后選擇了安全多一些的微博。越寫越發(fā)現(xiàn),微博的環(huán)境,很復雜,不能說是每個人,至少大批人,已經(jīng)不在是一個面對面真實人的心態(tài),而是魔,一個個敲打著肆無忌憚不計后果殺人之話的非人非鬼之魔。這兩年更是頻繁的感受到“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讖語的應驗程度,很多話如果被真實的人們?nèi)肓诵?,比千刀萬剮更殺人于無形。

  這樣一來,換地方。百度找尋到此平臺,言論自由雖然當下已經(jīng)不可能,畢竟很多詞匯已經(jīng)成禁語,而我向來有點反派,總是被禁被禁被禁。不過不重要,魯迅先生現(xiàn)在又被我拽出來了,他不可能認識我,但我確實違背他所說:“不希望有人以后看我寫的文章?!倍刀缔D轉,字字誅心,深得我心。

  魯迅:

  有時也覺得寬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這話是怯漢所發(fā)明,因為他沒有報復的勇氣;或者倒是卑怯的壞人所創(chuàng)造,因為他貽害于人而怕人來報復,便騙以寬恕的美名。

  對于謠言,我是不會懊惱的,如果懊惱,每月就得懊惱幾回,也未必活到現(xiàn)在了。大約這種境遇,是可以練習慣得,后來就毫不要緊。倘有謠言,自己就懊惱,那就中了造謠者的計了。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

  凡走狗,雖或為一個資本家所豢養(yǎng),其實是屬于所有的資本家的,所以它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不知道誰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見所有闊人都馴良的原因,也就是屬于所有的資本家的證據(jù)。即使無人豢養(yǎng),餓得精瘦,變成野狗了,但還是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的,不過這時它就愈不明白誰是主子了。

  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在動物界,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辯話。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

  在中國,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車捽摔傷的人,路人圍觀或甚至高興的人盡有,有肯伸手來扶助一下的人卻是極少的。

  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窮人的孩子,蓬頭垢面在街上轉,闊人的孩子,妖形妖勢,嬌聲嬌氣的在家里轉,長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會轉,同他們的父親一樣,或者還不如。

  中國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這面子是圓機活法,善于變化,于是就和不要臉混起來了。

  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雖然“人口眾多”這一句話,很可以閉了眼睛自負,然而這許多人口,便只在塵土中輾轉,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忘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絕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在我自己,本以為現(xiàn)在是已經(jīng)并非一個迫切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于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了,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qū)。

  致敬魯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