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清明上河圖(下)
楊心好奇的問道:“張先生,你在做什么呀?”
張擇端回答道:“我在畫畫,畫一幅關于我朝汴梁坊間的一幅畫?!?p> 楊心看著這么大的畫好奇的問道:“怎么畫這么大的畫???”
張擇端正想要回答的時候,突然一座大船突然起火了,引發(fā)了無數(shù)人的驚呼聲。
“著火了、著火了,快來人救火??!”
大船??吭诖a頭上,火勢已經(jīng)變得非常兇猛了,而且還要經(jīng)過楊童他們現(xiàn)在站在的橋旁邊。
如果船真的被火焰給燒著,一路過來,楊童他們也會出現(xiàn)危險的。
楊童拉著楊心就開始后撤,而張擇端看著猛烈的大火,趕緊去收自己的畫作。
可他的畫太大了,太長了,一時間很難收拾完。
楊童喊道:“張先生,別管畫了,趕緊過來吧!”
張擇端并沒有回答,而船經(jīng)過橋上的時候,一根燃燒著火焰的柱子砸向了張擇端,張擇端臉露驚恐的神色。
楊童連忙將自己的鐲子拋了出去,砸向了船柱子。
柱子歪了一個方向,沒有砸向已經(jīng)失神的張擇端。
等張擇端回神的時候,趕緊收拾著自己的畫卷,離開了原地。
看著楊童露出驚異的神色,剛才他是看著楊童掏出一個鐲子變大,然后把船柱子撞開的,不然自己絕對會非死即殘。
而救火的人也來了,不斷的潑水,好在這里是汴河,無數(shù)的人,很快火焰就被人撲滅了。
為首的一個將軍皺著眉頭大聲開口道:“官船無故失火,肯定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要知道這批糧食是我們運往前線的,說不定便有敵國的奸細在作祟,你等迅速前往調(diào)查?!?p> 楊童和楊心只覺得這一幕好熟悉啊,而楊童突然想起了什么。
楊童對著張擇端問道:“張先生,你畫的畫有名字嗎?”
張擇端回答道;“并未有名字,我還未曾想過。”
“那叫清明上河圖可行?”楊童問道。
張擇端眼睛一亮,點頭道:“小先生果真不是凡人,這就叫清明上河圖了。”
楊心驚訝的看著張擇端和自己的哥哥,這叫啥,清明上河圖?
楊心自然知道清明上河圖,實在是清明上河圖太出名了,就是楊心不知道清明上河圖原來是張擇端先生畫的。
可哥哥是怎么知道的呢?
其實楊童雖然不是那么聰明,可他記東西非常的強。
他當時看見張擇端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就在想著是不是清明上河圖,所以才有所試探的一問。
張擇端的目光看向官船說道:“沒有想到今日清明,竟然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邊境戰(zhàn)事將會又一次再起。哎,苦的還是百姓??!”
楊心問道:“張先生,你會將今天這一幕畫入華中嗎?”
張擇端有些疑惑,而楊心說道:“這也是一處景??!如果張先生這幅畫能夠流傳到以后,便會有人記得今天在坊間發(fā)生的一件小事兒。”
楊心看過跑男這個節(jié)目,因為媽媽喜歡看嘛,她也就跟著看的。
所以就有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清明上河圖中有這一幕場景。
只是看張先生的樣子,好像并沒有打算將這一的場景畫上去,楊心是不允許的,要是沒有,歷史不就被改變了嗎?
張擇端覺得楊心說得很有道理,點頭開口道:“這一幕會記入畫中的,讓后世的人知道今日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楊童和楊心得意的笑了笑,沒想到清明上河圖和自己有關系,而且其中的一幕還是楊心心讓張擇端先生畫上去的。
后世的人卻不知道這些,楊心有些小小的遺憾,要是他們能夠知道自己在歷史上坐了多少的努力,那該有多好啊?
張擇端的目光再次放向汴河,開口道:“哎,什么時候才是個頭??!我雖然只會畫畫,也想要棄筆從戎,報效國家?!?p> 當他轉(zhuǎn)頭回來的時候,楊童和楊心已經(jīng)不見了。
他又只能夠感慨,這兩位不是普通的人,也許是天上下凡的仙童吧!
不然為什么五年過去了,他們一點模樣都沒有變過?
事實上,他們上一次和張擇端見面并沒有多久,可在時空的穿梭里面,時間便過去了整整五年。
楊童和楊心已經(jīng)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而關于清明上河圖的消息他們也知道了。
現(xiàn)在靠百度搜索,很容易就能夠知道的。
清明上河圖》為北宋畫家張擇端創(chuàng)作的風俗畫,是他僅存的傳世精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國寶級文物,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
作品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汴京(又稱東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全盛時期都城汴京繁榮的見證。
現(xiàn)在清明上河圖現(xiàn)存有三十多本,其中大陸藏10余本,中國灣灣藏9本,米國藏5本,法國藏4本,英國和東瀛各藏一本,光是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7本。
楊童很認真的對著楊心說道;“我將來有一天一定會將《清明上河圖》全部集齊了,然后放到BJ故宮博物院的”
楊心聽到后好奇的問道:“為什么呀?”
楊童看著自己的妹妹,回答道:“因為這是張先生畫的,他肯定不愿意這些東西落到別的國家的手中。所以將來我有機會,我一定會將它們?nèi)慷际占R的,還原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全景。”
楊心重重的嗯了一聲,說道:“哥哥,我一定會幫助你一起完成這件事情的。”
這件事情的難度多大自然不用說了,楊童和楊心可能這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現(xiàn)在許下的承諾,可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了自己的使命。
而《清明上河圖》的流落在外,也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少年強則國強,落后就要挨打。
當我們的實力最夠強大,就沒有人會敢來欺負我們,我們也能夠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所以現(xiàn)在,就要認認真真的讀書,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