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動物聊齋

喇嘛野馬藍(lán)馬雞

動物聊齋 胡涂2018 1348 2020-11-09 07:17:48

  一大早,天剛蒙蒙亮,野馬的朋友藍(lán)哥,就在冷杉樹上引吭高歌,引領(lǐng)著雄雞,開始大合唱,這是藍(lán)馬雞每天的晨課。

  藍(lán)馬雞的歌聲高亢、嘹亮,傳得很遠(yuǎn)。

  于是,征服者帶著野馬群,向草原的縱深進發(fā),開始一天的采食活動。

  喇嘛也起來了,站在僅容一人的洞穴里,靜靜地看著藍(lán)馬雞跟在藍(lán)哥后面,井然有序地魚貫而行,從冷杉林中出來覓食。

  在喇嘛看來,主羽為藍(lán)色的藍(lán)馬雞,間雜著白黑紅三種顏色,走起路來,尾羽高聳、紛披,是一道養(yǎng)眼的風(fēng)景。

  喇嘛的石穴,離地大約四米多高,巖石表面陡直光滑,一般的熊、狼等動物,都無法攀爬。

  洞穴前面,約三米遠(yuǎn)的地方,有一棵粗大的冷杉樹,樹上搭著繩木梯子,便于喇嘛上下攀爬。樹與洞穴之間,架著一個隨時可取掉的窄木橋,晚上取掉后,就可以掛在洞穴外面的巖壁上。

  白天,喇嘛基本上在洞穴里打坐,只在晨昏時分,才下來方便、喝水、活動四肢。也不見他生火做飯,只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離開兩三天,大概去拿干糧吧。

  洞穴苦修,對一般人而言,簡直是一件苦差事,而對于有信仰的喇嘛而言,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

  喇嘛長期與藍(lán)馬雞、野馬為鄰,已經(jīng)成為兩者的朋友了。

  他走路時,總是輕手輕腳的,惟恐驚擾它們。如果驚擾了這些動物,他一定會認(rèn)為自己,罪莫大焉。

  野馬和藍(lán)馬雞見了喇嘛,也并不害怕、躲避,它們早就明白了,這個兩條腿走路的動物,是不會傷害自己的。

  笑容可掬的喇嘛,待全部藍(lán)馬雞,從眼前走過以后,才慢慢地從洞穴下來,開始洗手、凈面,活動四肢,吃過早齋后,就回到洞穴苦修。

  喇嘛誦真言時,旁邊的一棵冷杉樹上,外形漂亮的大斑啄木鳥,好像受到了感染,也開始用嘴喙敲擊樹干。兩者前后相隨,音聲相和,如果說大音希聲的話,這也許就是世界上最和諧最曼妙的聲音了。

  到了中午,綠毯似的草原,在陽光的照射下,白色的粉團花,黃色的野菊花,紅艷的山丹花,淺紫色的馬蓮花,深紫色的野玫瑰等,迎風(fēng)招展。

  晴朗的中午,征服者一般會帶著野馬群,回到水潭邊休息。調(diào)皮的小馬駒,喜歡相互追逐和打鬧,有的成年野馬,站在一起耳鬢廝磨,交流感情,有的相互梳理皮毛,幫對方搔癢,有的則站著打盹,享受日光浴。

  這個時候,藍(lán)哥也帶著藍(lán)馬雞,來到水潭邊,混在野馬群中,伸開翅膀,就著酥暖的陽光,進行沙土浴或日光浴。

  和諧融洽的一幕,使喇嘛感到十分欣慰,他點點頭,臉上洋溢著純樸的笑容。

  一天中午,野馬和藍(lán)馬雞正享受著陽光浴。突然,樹枝上的哨雞,發(fā)出了警報,藍(lán)馬雞開始慌亂地?fù)潋v起來。

  征服者,立即帶著二當(dāng)家,朝危險的方向沖了過去。

  原來,是一只巢里有崽的母猞猁,為了饑餓的幼崽,白天也出來覓食。

  征服者和二當(dāng)家,擋住了猞猁撲向藍(lán)馬雞的去路。猞猁看著兩只龐大的食草動物,依然心存僥幸,想找機會沖過去,差一點被征服者的前蹄踩中。

  這時,很多野馬憤怒地沖上來,將猞猁團團圍住。母猞猁開始害怕了,最后找到一個機會,跳入水潭中,才從靠樹林的方向,得以逃脫。

  循聲而來的喇嘛,見野馬群趕走了猞猁,會心地笑了。

  野馬和藍(lán)馬雞,又去覓食了。

  太陽快落山了,夕陽的余暉,染紅了祁連山雪線以上的積雪,這時的祁連山頂,多么像質(zhì)樸而善良的藏族少女臉上,那羞澀可愛的紅暈。

  藍(lán)哥帶著藍(lán)馬雞,又開始了晚課的大合唱,接著歸巢。

  野馬的聽覺靈敏,聽到藍(lán)馬雞響亮的晚課后,也跟著返回水潭邊,準(zhǔn)備休息了。

  ——摘自我的作品《狼王黑點》的《野馬野驢野駱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