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信文化: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是人類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古稱手札、信札、錦字、尺墨等,分為公函、私信、便函、家書等種類,其書寫格式自有規(guī)范,稱謂、言辭、套語等因彼此身份關系不同而各異,在現代媒介通信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書信文化逐漸衰微。
本回中以大唐尊寫與大漢尊的信札來略涉此文化,予以略介。
二、劍文化:
劍乃古之圣品,為短兵之主近博之器。其源可溯到黃帝采首陽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商周流行青銅短劍,戰(zhàn)國后出現鑄鐵長劍,不再是戰(zhàn)爭主要兵器。因其攜之方便,佩之風采,用之迅捷,而被賦予最豐富的人文內涵,成為身份的象征。漢初“自天子以至百官無不佩劍”,成為時尚。唐代劍器與舞蹈結合成為新式武舞風糜一時。道教則把寶劍視為重要法器,有辟邪降妖之神力,直至今日仍被用于鎮(zhèn)宅制煞。
本回以李白佩玉具劍來還原當時風尚。
三、玉文化
石之美者為玉,古人認為玉為天地精華,可通神明。又有五德合君子,又可辟邪除崇,使人長壽,故人皆佩之,為古人時尚。玉器制作從石器時代的玉龍玉璧、商周時的玉刀玉戈、春秋時的劍飾帶鉤至漢代瑞獸翁仲、唐宋花鳥發(fā)簪、元明清的玉雕玉佩,發(fā)展到今天,玉飾品仍為人們所喜愛。而做為禮器、明器,在商周秦漢尤以為重。
此回借李白之口來略述玉的精神內涵。
四、結義文化:
結義指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困志趣相投而結為兄弟姐妹。它是一種江湖文化,雅稱義結金蘭。儀式有換貼、磕頭、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等,講究的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一個“義”字,最著名的如三國劉關張?zhí)覉@三結義。
此回以司馬相如、東方朔與李白結義,以附古俗,權為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