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于海不知道自己之后去的地方會發(fā)生什么,多方面因素考慮,才決定在警方面前暴露一部分,借此示好,順便甩掉警察。
英狄格蕾街,位于夜風(fēng)市二環(huán)近三環(huán)。全長1公里多,被兩側(cè)的寫字樓夾在中間,是一條典型的步行街,車輛只能停在入口處。
入口的紅色“開”字型鳥居掛著塊牌匾,上書“英狄格蕾”。
江于海暗道:鳥居是日式神社的標(biāo)配,放在這里合適嗎?還掛牌匾?還是音譯的漢字名稱?
穿過鳥居,兩側(cè)建筑相互對稱,有用玻璃幕墻的歐式建筑,有在飛檐下掛著燈籠的古風(fēng)建筑,有推著小車的流動攤位。
往來行人絡(luò)繹不絕,沒到推搡的程度,因此江于海很容易的找到了目標(biāo),英狄格蕾街113號,讀者會。
商鋪的吆喝,喧囂的行人,只有這一處,仿佛與周圍的繁華熱鬧隔絕。
水泥包裹的小屋,沒有窗戶,除了掛在門上寫著“讀者會”板子,也沒有任何裝飾,像一個水泥筑成的火柴盒突兀的存在于此。
按照原主在信中所說,這是二手書屋,是老書蟲之間用低廉的價格共享藏書的地方。
看過的書存進去,借沒看過的書,10%的租金作為手續(xù)費給店家,其余作為存書的收入給書主。
“這樣一家店能賺多少錢?收入恐怕連房租都付不起。”
江于海小聲說著,門是敞開的,能看到內(nèi)部簡單的裝飾,和東方廚房一樣,進門右手就是收銀臺。
在后面還有一扇門,讀者會客人能進去的部分只有前面的收銀處,后面作為藏書閣隔離出來,便于書籍的妥善保管。
光看得不到結(jié)論,還是要進去,江于海默默進去。
“江先生,好久不見?!?p> 收銀員打著招呼,接著說到:“你寄存在本會的3本書,目前共借出6次,需要收回嗎?”
又是那種感覺,和林海、皮特斯一樣……
江于海想起了他的名字,葉子時,聽說是出生在子時,于是父母就叫他子時。原主的記憶里有他。
“收回《魚類圖鑒》,另外2本繼續(xù)存在。”
江于?;卮穑鶕?jù)原主所說,寄存的兩本書是《世界簡史》《魚類圖鑒》,原主提醒,要盡快收回《魚類圖鑒》,之后還要隨意借2本書。
“好的,《魚類圖鑒》如你的要求,在你離開的這段時間,只代存沒借出?!?p> 葉子時頓了頓,“需要借書嗎?本會又存入7本書,其中4本已借出,1本已轉(zhuǎn)賣,余2本。”
他張口就來,沒有查看記錄。
這符合原主的印象,讀者會只有2個店員,一個保養(yǎng)、整理藏書,一個負責(zé)書籍寄存事項。
葉子時對于店內(nèi)每本書的去向都了然于心。
葉子時接著說,“剩下的兩本分別是《長情傳》《古代食人史》”
江于海問道:“《古代食人史》?”
“關(guān)于古代食人風(fēng)俗的記載,作者沒有留名。你知道的,即使現(xiàn)代,在某些偏遠地方也保留著食人風(fēng)俗。”葉子時笑道。
“我記得是哪個原始雨林的部落?他們會吃掉死去的親人?!?p> 江于海根據(jù)上個世界的情況問到,為了避免兩個世界的差異,他沒有指出地名和雨林的名字。
“是的。”
葉亥時點頭,“因此整個部落都患有庫魯病?!?p> 在上個世界,因為工作關(guān)系,江于海知曉庫魯病的情況,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
不是同類相食的行為憑空創(chuàng)造出了朊病毒,而是這種行為是傳播途徑之一。
高致死性病毒一般很難傳播開來。傳播初期,宿主就死了,病毒也很難活命。同類相食是強行為病毒續(xù)命。
瘋牛病如此,庫魯病也是如此。
“兩本都借吧?!?p> 江于海有閱讀的習(xí)慣,另一方面,原主說了要借2本書。
葉子時按下收銀臺上的按鈕,顯示著麥克風(fēng)的燈亮了,他說到:“《魚類圖鑒》《古代食人史》《長情傳》”
沒多久,藏書閣的門從內(nèi)部打開,出來個光頭。
江于海記得他,葉亥時,葉子時的哥哥,因為害怕頭發(fā)臟了書,就剪了光頭,不知道頭皮屑嚴重不嚴重。
葉亥時拿著三本書,交給葉子時后,就回藏書閣了。
過程中沒說一句話。
江于海將林海、皮特斯、葉亥時和葉子時謹記在心,這四個人都有同樣的感覺。
葉子時將書裝在書匣,登記好租借信息,就交給了江于海。
在這里,是還書時繳費,不需要押金,為了增加書的庫存,押金變成了寄存書。
寄存時會問你是否同意轉(zhuǎn)賣,所以大部分情況都只是租書。
就像出租房子一樣,租出去就能一直賺錢。
先前寄存的書的租金也一一交付出,扣除了10%手續(xù)費。
原主在信里說,先把《魚類圖鑒》收回,然后燒毀。
江于海已經(jīng)收錄了電子版,這本書確實多余,但也不至于燒毀,如果警方的反應(yīng)如他所料,那么這本書上有可用之處。
原主要燒書的原因,他大概能猜到。
作為一個穿越前跑過團的人,他深刻了解一本書破壞力有多大,而《魚類圖鑒》還是他跑團里遇到過的書,還有一本《神秘學(xué)基礎(chǔ)》都是跑團會出現(xiàn)的。
閱后,輕者性情大變,重者頭腦瘋狂。
出了讀者會,江于海又買了臭豆腐和兩份豆腐腦,一份咸一份甜,只花了10塊錢。
這來自英狄格蕾街的小店,真正逛了一圈后,江于海才意識到這條街真正的特色。
能在這里吃到本土豆腐,日式豆腐,還有各國各地不同工藝制備出的特色豆腐。
和豆腐的風(fēng)格一樣,整條街混雜著來自不同地方的商鋪,販賣著不同類型的商品,像是用不同拼圖的組合出來的一幅畫,一眼看上去并沒有沖突和格格不入之處。
吃完臭豆腐,江于海打車回家,回去的車費和來時一樣10元,司機說起步價10元/5公里,超過按每公里0.5元算。
一番對比,這里的生活開銷要比上個世界低很多,不過還不知道收入水平。
夜風(fēng)城臨海,有兩個港口,妥妥的一線城市,開銷低說明發(fā)展程度高。
……
到公寓樓下,江于海又看到了那兩個警察,他們一臉便秘的表情,估計剛被上司教訓(xùn)過。
他們兩人旁邊站著另一個穿警服的男人,長相接近二十多歲的人,和那兩個人差不多。
他看到江于海,就不加掩飾的直走過來,聲音中氣十足,
“你好,江先生?!彼斐鲆恢皇?。
江于海握住他的手,笑呵呵的問:“你好,怎么稱呼?”
“李明,木子李,日月明?!?p> 李明沒什么架子,語氣放的很低,“這次是有事希望能得到你的回答?!?p> 江于海反問:“你覺得我會回答你嗎?”
“我們會給出你無法拒絕的條件?!?p> 即使在威脅,李明依舊態(tài)度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