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壇尿 太武退軍
拓跋燾率領大軍飲馬長江,成為了千年以來第一個做的此等壯舉的夷狄君主,然而他的野心似乎并沒有就此停止,但許多現實問題擺在他的面前,讓他不得不重新作出考量。
數日之后,各路魏軍紛紛趕到瓜步,一時間長江北岸云集魏軍數十萬。拓跋燾在瓜步山建立行宮,建成之后大宴群臣,席間炫耀其功績,聲稱不日就要渡江決戰(zhàn)。然而,拓跋燾自己心里清楚,魏軍不善水戰(zhàn),也沒有戰(zhàn)船,僅憑臨時建造的小船是無法在江中與劉宋水軍作戰(zhàn)的。魏軍從黃河南岸一直打到長江北岸,連續(xù)穿過劉宋青、冀、兗、徐、豫、南兗六州,沿途燒殺搶劫,不斷遭到江淮人民的強烈反抗,民眾紛紛以堅壁淸野對抗魏軍。魏軍抄掠無所得,軍資奇缺、人馬饑乏。最為關鍵的是身后劉宋六座州治堅城并未能攻破,一旦開戰(zhàn)時,定會被阻截退路,到時南北夾擊,極有隱憂。而且沿路數月征戰(zhàn),軍卒戰(zhàn)馬損失極重,其實魏軍此時已是強弩之末,退兵乃是大勢所趨。
幾日后,魏帝拓跋燾讓使臣渡江前往建康,對宋文帝劉義隆言道“朕率軍遠道而來,并非為了占宋國土地,只是為了兩國和好而來,宋主如果肯將公主嫁給吾孫拓跋示奇,朕也將女兒嫁給你們武陵王,從此兩國繼好息民,大魏匹馬不再南顧!”。
劉義隆收到拓跋燾的和親書信,向殿中大臣詢問意見。群臣大多數覺得可以,但有的卻大力反對。
其中侍中江湛反對最為激烈,此次北伐江湛也是堅定的主戰(zhàn)派,并極力慫恿文帝出兵。江湛勸諫道:“夷狄無信,就算同意和親,將來也必定反悔,到時陛下受辱悔之晚矣!況且以公主下嫁與虜主之孫,而虜主之女卻要嫁給陛下之子武陵王,輩分錯置是何道理?”。
太子劉劭本來就反對北伐,早前也因此與江湛關系不佳,如今他認為和親魏軍就會退兵,而江湛又來反對,于是怒斥道:“如今社稷危如累卵,宗室諸王皆同意和親,你一個外臣有什么資格反對!”。劉義隆考慮再三,并沒有答應和親。其實拓跋燾也不是真心想要和親,只是借自己在江北耀武揚威時順便羞辱一下宋室而已。
散朝后,太子劉劭十分憤怒,便讓手下親兵猛撞江湛,導致他滾落石階之下,頭部受傷血流如注,險些使其喪命。兩人從此交惡,也為后來兩人之間的斗爭埋下伏筆。
魏軍囤聚江北,不能過江,形同雞肋,拓跋燾得知荊州援軍即將到來,于是在元嘉二十八年正月初一,大會群臣于瓜步山上,宣揚功績。第二日,魏軍掠江北民戶五萬余戶,焚燒無數民宅后撤軍北還。
拓跋燾引軍北還路過盱眙,考慮到大軍糧草不濟,而盱眙城內糧草充足,于是打算按原計劃攻打盱眙。拓跋燾先命使者向這時鎮(zhèn)守盱眙的臧質索要一壇美酒。
其實拓跋燾此舉不足為奇,他與其父祖皆有所不同,他是一個更具政治智慧與手腕的帝王,當年其父拓跋嗣去世,他為了全力攻打柔然,就主動遣使與劉宋和好。而且兩國哪怕交戰(zhàn)不斷,但使者來往也從不中斷。魏軍常常攻城略地時,都會邊打邊派使者示好。前些時候,兵圍彭城,攻打甚急,但他卻每每在息兵空檔,派使者進城,索要酒和甘蔗,然后再回贈駱駝與貂裘;然后又索要柑橘和博弈器具,回贈毛毯和鹽胡荳。拓跋燾在兵臨長江北岸時,依然遣使至建康,送上名馬、駱駝,劉義隆也回贈美酒、珍饈。當劉義隆的美酒送到后,拓跋燾當著宋使面,大口喝酒并夸贊“果然美酒”,絲毫不懷疑宋國下毒。
拓跋燾每每如此,一方面是故意向敵軍示好,瓦解對方抵抗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是給自己留下回旋余地,即使不能攻克,也能保持體面,不至于完全撕破臉。就像當年王仲德所言的“胡虜仁義不足,但狡詐有余!”,但要說到狡詐,鮮卑一族是其中“佼佼者”,拓跋燾更是里面的“翹楚”!鮮卑族起源素有爭議,但漢代即歸屬中原王朝。兩晉時段氏鮮卑、宇文鮮卑、慕容鮮卑、拓跋鮮卑等部大行其道。其中開化也有區(qū)別,段氏、宇文氏與中原交往較早,也受朝廷封官,較為開化。慕容鮮卑在永嘉之亂后崛起,崛起之初慕容氏異常殘暴,屢屢屠殺漢民,并驅使?jié)h族女子幼童,白日殺了當軍糧,晚上奸**待。直到入主中原后,也漸漸開化,殘暴之事減少。
拓跋氏是鮮卑族里面開化最為晚的,他們長期居住于苦寒之地,從拓跋珪建立北魏開始也不過數十年,魏軍每次攻城略地常常造成大量的殺戮,并且鮮卑人的狡詐在拓跋氏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但是這次拓跋燾的伎倆,在臧質這個刺頭身上卻碰了個巨大的釘子。很快,使者就從盱眙城帶回了一壇“酒”,拓跋燾大喜,對帳中眾將說:“臧質還是畏懼我軍軍威的,此酒獻上,很快城池也要獻上了!”。眾將紛紛大笑。有人提醒道“陛下,小心酒中有毒!”。
拓跋燾一驚,隨即笑道:“朕量臧質不敢,再說有沒有毒用銀釵一試便知?!保S即讓人去取銀釵,并打開酒壇封泥。
突然間,帳中眾人大驚然后一陣騷亂,原來一股尿騷味從壇中散發(fā)出來,滿帳騷不可聞。拓跋燾憤怒得須發(fā)倒豎,只看他起身一腳踹翻面前帥案。眾將也是怒不可遏,大叫道“陛下,滅了他,滅了他!”。
拓跋燾拔出寶劍,滿面怒容,惡狠狠的說道:“臧質狗賊,竟敢如此欺朕,朕定要讓盱眙雞犬不留!”。
拓跋燾命人開采東山的土石修筑攻道,還派兵封鎖連接城內的水道,斷絕了盱眙城內外的水陸交通。再命數十萬大軍輪番攻城,同時下令破城之后,城內男女老幼全部屠滅,一個不留。
由于盱眙準備充足,城防堅固,魏軍連攻數日,不見尺寸之功,反而自身死傷慘重。拓跋燾對此十分憤怒,于是讓人帶信給臧質,信中言道:“朕命令攻打你城池的,東面是丁零人、西面是匈奴人、南面是羌人、北面是氐人,全都不是鮮卑人,你幫朕把他們全殺光了,正好省得他們在國中作亂,殺不光,朕就要他們把你們全部殺光!”,同時還送臧質一把戰(zhàn)刀,嘲諷他危機時可以自殺。拓跋燾的信雖然是大打心理戰(zhàn)術,要令守軍恐懼、看不到希望。但是其所說也并非虛言。拓跋鮮卑人口總共不過數十萬人,每每可以組織幾十萬大軍,其實士卒大部分都不是鮮卑人,以漢族、匈奴等族居多。每次大軍沖鋒,都以漢人步行在前充當“炮灰”,漢軍如果跑不快,沒等敵軍動手,就已經被自己鮮卑騎兵踩成了肉泥!鮮卑殘暴乃至于此。
然而臧質并沒有被嚇到,回信反懟道“你的信,本將已經看了,具悉你的奸惡用心。魏虜憑借馬壯,屢次犯我國界,諸如此事,不煩列舉。你聽過現在的童謠都在唱‘虜馬飲江水,佛貍死卯年’嗎?今年還不是卯年,所以我軍才后退讓你先飲馬長江,這是冥冥之中的事,人力不能改變。如今你圍我,是自己前來送死,怎能再讓你生還呢?如果你運氣夠好,就能死在亂兵之下,如果運氣不好,被我活捉。本將一定用生鐵鏈鎖住你的脖子,用驢拉著,拉到京師斬首。你就盡管攻城吧,千萬不要逃了,如果糧草不夠,本將還可以送你一點。你送我一把戰(zhàn)刀,是不是想讓我用這把刀砍你呢?你考慮的倒挺周道的,各自努力吧,不復多言了!”。
拓跋燾看完臧質的回信后勃然大怒,從來只有他懟別人,還沒有被別人如此懟過。早前他送給劉義隆的兩封信,極盡羞辱諷刺,劉義隆都沒有回復。如今卻被宋主下臣如此羞辱,拓跋燾恨不得碎尸萬段了臧質,他命人制造了一張鐵床,并在上面布滿鐵刺,然后讓人抬到城下,喊道“攻破盱眙,抓到臧質,一定讓他坐在這張鐵床上。”臧質毫不理會,又派人給魏軍中的丁零、匈奴等族士兵寫了一封“公開信”,信中道“佛貍伐寫給我的信在這里,你們可以看看他是怎么對待你們的。你們都曾經是正朔百姓,為何要給北虜如此賣命,這不是自取滅亡嘛。男子漢大丈夫,豈能不知轉禍為福的道理呢?你們都好好想想吧。”。
并且又向城外發(fā)布懸賞,“能斬拓跋燾者,封開國縣侯,食邑一萬戶,賞賜布帛、絲綢各一萬!”。
拓跋燾稱帝至今,從來沒有受過如此屈辱,于是下了鐵令,讓全軍攻打城池,一定要迅速攻下,并親自督戰(zhàn)。魏軍先以鉤車攻城,試圖鉤毀城墻,反被宋軍用大索拴住鉤子,以致鉤車無法后退。臧質趁夜用木桶將士兵縋到城外,截斷鉤子以破壞鉤車。魏軍次日又用沖車猛撞城墻,但因盱眙城墻非常堅固,每次撞擊僅能撞掉數升墻土。拓跋燾只得命士卒強行攀爬城墻。當時,魏軍輪番上陣,“墜而復升,莫有退者”,盡管如此,魏軍攻勢均被守軍打退,傷亡數以萬計,死尸枕籍,幾與城墻等高。
魏軍就這樣強攻了近三十天,但始終無法攻陷盱眙,反而死傷慘重,這時天氣轉暖,周圍尸體太多,瘟疫開始在魏軍中流行。宋軍的援軍也慢慢逼近,而且拓跋燾又聽聞劉義隆派水軍沿海北上,準備進入黃河,攔截魏軍退路。拓跋燾并不是魯莽不計后果之人,于是在無可奈何之下撤軍北返,盱眙城圍得解,闔城軍民無不相擁哭泣,慶祝劫后余生。沈璞作為盱眙太守并不貪功,他向朝廷報捷時將首功歸于臧質。臧質因此被擢升為使持節(jié)、監(jiān)雍梁南北秦四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進封始興縣子,食邑五百戶。
魏軍北退時,為了報復在盱眙城下的“屈辱”,他們一路瘋狂的燒殺奸淫,甚至將嬰兒刺于長槊之上盤舞嬉戲。
魏軍路過彭城時,宋軍北伐統(tǒng)帥、江夏王劉義恭畏懼不敢截擊,魏軍驅迫擄掠來的民戶萬余口宿于彭城幾十里處的安王陂作為誘餌,諸將皆請出擊,劉義恭只是不許。次日,宋文帝詔令義恭全力追擊魏軍,劉義恭才遣將追擊。這時魏軍卻已退走,臨走前將萬余口百姓全部殺掉,然后平安撤回魏境。
這場持續(xù)半年多的宋魏戰(zhàn)爭,終于落下帷幕!劉宋未能完成收復河南的愿望,反而引火燒身,導致北魏大舉南侵。數月之間,劉宋江北六州之地,赤地千里,百姓死傷不可計數。時人記載“春燕歸,巢于林木”,燕子喜愛筑巢于屋檐之下,可是春歸之后竟然無屋舍可筑巢,只能筑巢在樹木之上,短短七個字,可以想象當江北的慘景。
北魏一路打到長江邊,但是也沒有能多得一城一地,反而四十萬士卒傷亡慘重。史稱“士馬死傷過半,國人并憂之!”。
劉義隆籌備了二十年,積攢的全部家當毀于一旦,士卒傷亡慘重,損失錢糧器械更是不可計量。當初北伐時向民間借貸,使得朝廷背負了巨大的債務,從此之后,宋國國力開始衰敗,元嘉之治就此結束。
有人會問劉宋為什么會屢屢慘敗呢,當年劉??梢詸M掃中原,攻克關中,如今看似國力要勝過當年的劉義隆為什么就不行呢?
劉裕當年麾下人才濟濟,將領都堪稱一代名將。反觀劉義隆,手下盡是些紙上談兵之徒,到彥之、王玄謨這樣的將領都能委以重任,就可見一斑了!就算有一些忘死的猛將,也只能沖鋒陷陣,而沒有領軍出征的才能。
再者,北魏的騎兵強大無比,劉宋之軍多為步兵,平原交戰(zhàn)完全不是對手,最多也只能堅守城池。而當年劉裕擁有超人戰(zhàn)爭天賦,屢次用軍陣大破胡騎,劉義隆麾下無一個這樣的人物,哪怕檀道濟活著也不行。
雖然劉義隆堪稱明君,治理宋國二十多年,國力強盛,堪稱治世。但其國力仍不能支撐他長期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所謂的國力強盛也只是相對亂世而言,要不然宋國朝廷也不會向民間借貸供其北伐了。
當時拓跋燾飲馬長江,因為魏兵在江水中作戰(zhàn),無法與劉宋水軍抗衡,所以過江攻打建康的意愿并不強烈,可以說主要是為了炫耀武力。但是如果當初魏軍不兵臨瓜步,而是隨便找一處江畔渡江,然后再用數十萬鐵騎攻打建康,豈不是宋國危已!其實不談過江后,如果不勝將無路可退的后果是拓跋燾不能冒險的。只以當時戰(zhàn)爭的形態(tài)而言,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正如很多人會覺得,當年曹操率領八十三萬大軍,幾千里長江,為什么不先渡江,再用優(yōu)勢兵力平定孫權,而非要在赤壁與吳軍水師決戰(zhàn)呢?同樣的,七十前苻堅也非要在淝水等著晉軍一戰(zhàn)定勝負呢?
其實在冷兵器時代,戰(zhàn)爭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先秦開始一直到魏晉南北朝,兩方交戰(zhàn)通常會先下戰(zhàn)書,然后約定時間、地點再兩軍決戰(zhàn)。第二階段是魏晉以后,這種“約戰(zhàn)”幾乎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攻城略地、偷襲突擊!
這和戰(zhàn)爭技術、戰(zhàn)爭藝術的變化是緊密相關的。十六國以前,戰(zhàn)馬還沒有發(fā)明馬鐙,騎兵需要兩腿加緊馬腹,單手持韁才能作戰(zhàn),作戰(zhàn)效率很受影響,而中原盡是戰(zhàn)車,所以魏晉以前,北方胡虜只能偷襲劫掠中原邊境,正面對戰(zhàn)并不是中原士兵對手。但是十六國以來,隨著馬鐙發(fā)明,戰(zhàn)爭技術提高,北方騎兵雙手解放,雙腳可以踩實,威力大大增加,騎兵的優(yōu)勢極大的發(fā)揮出來,于是從此中原漢族士兵被北方胡虜吊打了一千多年,戰(zhàn)車比起騎兵來說笨重無比,遂被淘汰,面對胡騎,漢兵只能據城防守。于是先秦遺留下來,根深蒂固的戰(zhàn)爭形態(tài),隨著戰(zhàn)爭藝術的變化而變化了!而十六國時期以及南北朝初期恰恰就是這一變化的轉折期。所以拓跋珪只能慣性在建康北岸躍馬。曹操當年寫信給孫權“愿與仲謀會獵于吳!”,苻堅同意謝石決戰(zhàn)淝水,就好理解了,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戰(zhàn)爭思想與戰(zhàn)爭形態(tài)。一種思想的轉變,并不是我們現代人認為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它要經過很長時間,并且要隨著一些客官事物的變化才能改變的。
劉義隆滿懷期待的兩次北伐,別說封狼居胥,封禪泰山了,北魏的反攻差點造成社稷危機。元嘉北伐的失敗對劉宋的國力造成了巨大的損傷。兩次無功而返,也極大的打擊了劉義隆收復失地信心。后世辛棄疾對此曾做詞諷刺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薄?p> 然而就在宋文帝劉義隆對北伐之事心灰意冷的時候,一年后一場震驚天下的突發(fā)事件,再次讓他看到了機會,第三次元嘉北伐由此拉開序幕。
南朝著作郎
由于魏軍不善水戰(zhàn),無法在江中與劉宋水軍交戰(zhàn),而且一路疾風驟雨的南下,身后六座州治級別的大城并未能攻破,隱患重重,很可能會被夾擊、斷其歸路。所以拓跋燾北返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北返途中在盱眙卻遇到了他一生中極大的羞辱,臧質的一壇尿,哈哈哈,......然而最終北返的拓跋燾怎么也想不到后面將要發(fā)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