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事后,鄭謙躺在一旁思考著一些事情。
完成看書之事后。
“老祖日記”上記載了不少事,但于他有價值的并不多。
他想知道夜幽蓮子成熟的標(biāo)志,沒寫。
他想知道邪尊那跟如意棒的來歷,也沒寫。
倒是有另外一件事,算是意外之喜——上古煉氣之道。
日記記載:
老祖曾聽一位妖族前輩聊起,上古時期人族的修煉方法與如今是不同的。
上古時期,人族修士走的是煉氣之道。
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而如今這種由煉氣期到大乘期的修煉方式,是為金丹之道,亦可稱元神之道。
前者以自身為基礎(chǔ),講究的是偉力歸于自身。
而后者則是借金丹為憑依,煉出能脫離肉身而獨立存在的元神,看似多了一條命,實則卻是舍本逐末。
可具體是怎么個舍本逐末法,也不知是那位妖族前輩沒說,還是老祖自己沒寫。
日記對于這件事只記到了這里。
所謂的上古煉氣之道,鄭謙在此世是第一次聽聞,但……他上輩子聽過不少次。
他在被黑蛇震碎金丹,可修為卻還在,甚至體內(nèi)的靈氣較之以前更為充盈之時,便隱隱有了這個想法。
煉精化氣!
其實金丹,亦可叫做“精丹”。
因為金丹本就是修士煉化氣海之中的先天真一之精凝聚而成的。
人身有三寶,精、氣、神。
此三者分別藏于人體三個丹田之中。
下丹田氣海,藏有先天真一之精,又稱元精;
中丹田黃庭,藏有先天真一之炁,又稱元氣;
上丹田紫府,藏有先天真一之神,又稱元神。
而修煉的過程:
煉氣期,氣貫全身,淬煉身軀;
筑基期,開辟氣海,定求道之基;
金丹期,聚氣成丹,聚的不是單是靈氣,也是氣海中的元氣;
元嬰期,破丹成嬰,在丹越黃庭之時,煉元氣化嬰;
出竅期,元嬰出竅,而出的正是紫府之穴;
化神期,元嬰化神,煉紫府中的先天元神;
合體期,三寶合體,將先天精、氣、神煉歸合一;
大乘期,萬般歸于大乘。
而后渡過化仙劫,便可蛻凡成仙了。
這是此世如今的修煉體系,所謂的元神之道。
而煉氣之道。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這個體系的修煉過程就更一目了然。
所煉者便是元精、元氣、元神。
而所謂的練虛,即是把這三者煉化于自身,歸于“虛無”,也就是精、氣、神與肉身合一。
其實兩種體系的修煉過程雖然不同,但方法卻是一樣的,都是在開發(fā)人身三寶。
但如那位前輩所說,元神道需以金丹為憑依,使元神能脫離肉身。
而煉氣道是偉力歸于自身。
二者孰優(yōu)孰劣,鄭謙也很難做出判斷。
偉力歸于自身,聽著是厲害;可拋卻肉身束縛,元神得大自在,難道就差了?
雖然那位前輩說,元神道是在舍本逐末。
可真是舍本逐末的修煉方式的話,憑什么能取代上古時期的煉氣之道?
新生事物能取代舊事物,必然是時代的選擇。
如果是之前,鄭謙于煉氣之道肯定不會多想。
歷史告訴我們,不順應(yīng)時代潮流的,終將被時代淘汰。
他不會去做逆時代的非主流。
可是現(xiàn)在……
他金丹沒了。
雖然重聚金丹應(yīng)該是可行的,畢竟那魔尊破軍連重修都可以,他這身體沒道理會拉垮。
可真的要重聚金丹嗎?
冥冥中自有天意。
他一個大意就被人打碎了金丹,這搞不好就是老天爺在暗示他呢?
而且他已經(jīng)不是上輩子那個普通人了,現(xiàn)在他的天賦好到變態(tài)。
逆時代而行,未嘗就不能走出一條通天大道來。
再者說,如果哪天被人打到要靠遁走元神逃命的話,那元神八成也是逃不掉的,就像剛才的黑蛇。
所以,不如就偉力歸于自身?
想到這,鄭謙忽的心里一動。
“暄蕓師侄,你能看出我現(xiàn)在的修為嗎?”
池暄蕓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放出了自己的神識。
而后,她一臉驚訝道:“小師叔你是煉了什么隱氣之法嗎,為何我看不出你的修為?”
“算是吧?!?p> 鄭謙沒提自己金丹沒了的事,畢竟這事的確奇怪了些。
他想了想,又問道:“是完全看不出來,還是只是看不出具體修為?”
“只是看不出具體修為,但能大致感受到你身上的靈氣波動是在金丹期左右。”
鄭謙了然頷首。
這其實就是說,池暄蕓并非看不出他的修為,只是不知道他這算是什么修為……
而如果他去修一門隱氣之法的話,那就算別人看穿了他的隱氣之法,可在不知道他具體修為的情況下,會敢信嗎?
我看到的肯定只是第二層,而他很可能是在第三層!不能信!
恐怕大多數(shù)人都會這么想。
這也是修煉氣道的好處——沒人能確定他的具體修為。
如此一來,他可以直接放開馬力修煉。
只要不沖到仙人境,就沒人會知道他是個怪胎。
他完全可以修煉至煉虛合道的境界,也就就是合體、大乘期左右的修為。
講真,他已經(jīng)有點受不了再做這個金丹菜鳥了。
有個極品法寶卻只能用一息時間,拿著金仙符箓卻差點被一個野生妖怪拍死,一大堆法術(shù)能看不能學(xué)……
修為低太受限制!
是時候好好修煉一波了。
由煉精化氣到煉虛合道,要用多久?
十年應(yīng)該差不多了吧?
畢竟煉虛合道最多也就相當(dāng)于大乘期,而魔尊破軍修煉至成仙也就用了十來年而已。
他的天賦應(yīng)該是比魔尊破軍強(qiáng)的。
就這么決定了,十年內(nèi)修煉至煉虛合道!
鄭謙定下了目標(biāo)。
而就在此時,另一個做了決定之人也開口了。
“小師叔,我……我準(zhǔn)備回去了。”
說話的自然是池暄蕓。
鄭謙聽的一愣,下意識問道:“回啟明宗嗎?”
池暄蕓點了點頭:“我想清楚了,一直逃避下去也不是辦法,我要回去向師父坦白,不管師父如何處置我,我都認(rèn)!”
這……
鄭謙沒忍住撓了撓頭,而后他示意了那夜幽蓮花一眼:“那個呢?不等了嗎?”
池暄蕓看了他一眼:“就一顆蓮子……”
鄭謙又撓了撓頭,他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讓……是不可能的。
可這畢竟是兩人一起的收獲,甚至池暄蕓才是主力,他直接吃獨食好像也有點過分。
他想了想,拿出一樣?xùn)|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