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飛想探幽

第五章 道音,生命

飛想探幽 旵影 3726 2020-11-15 09:34:38

  山色逐漸暗下來,紫顧走在下山的路上,看著周圍一位位游人,他們滿懷期待,乘興而來,走的時候不留遺憾,盡興而歸,而此時在交談聲中是回憶著這一日的眼中風光。

  在這幽暗之下,紫顧也回憶起了自己在武當山上的又一些故事。

  ……

  迎著淡淡的亮光,看著還未出山的太陽,紫顧靜靜的走在山路之上,一直走著、走著。

  最終來到一處山峰之上,抬頭看著初升的太陽,溫暖的陽光照在臉上,驅(qū)散身處山林間的陰涼。紫顧面前是一棵蒼老的銀杏樹,茂盛的樹冠上傳來陣陣的鳥鳴。微風吹過,帶走一片片樹葉,一些落到地上,一些飛向遠方。

  紫顧走到樹下,撿起一片樹葉,拿在手里,看著面前高大的老樹。轉(zhuǎn)過身來,前方是一片綠色,一棵棵樹,一片片葉,滿滿的生命氣息充盈著山間。

  坐在樹下,將樹葉捏在指尖,旭日的光遮住了眼,順著微風,樹葉離開手指,在風的帶動下飛向前方的山林。

  它穿過枝葉,慢慢來到林深之處,落到一位背著藥簍的老道人肩上,老道人拄著一根木杖,正仔細地看著剛剛挖出來的藥草,隨后將其放到藥簍中,又揉了揉腰,錘了錘腿,抬頭看看山路,埋頭繼續(xù)向前。

  樹葉再次飄起,而后落到地上的一只鳥兒旁,鳥兒煽動翅膀,飛向空中同時吹起那片樹葉,忽上忽下的樹葉慢慢飄到了一間木屋上。木屋里面是一個穿著道袍的中年道人,正將一株株藥草投進面前的一個架在石堆上的紅色丹爐,地上一個小童正撥弄著木柴,維持著火焰。

  丹爐中慢慢飄出濃濃藥香,道人放下手中古老的藥書,興奮的看著丹爐,伸手去碰,手碰到的一瞬間就被燙的縮了回來,道長用力的甩了甩,趕緊讓道童收火。

  樹葉被風吹起,留下后面大聲的笑。

  落到地上,一只模樣像狼、犬而身形似犬而小于狼的豺一腳踩在它身上,它陷進泥土里,又慢慢化作泥土......

  此時,晨鐘自山間響起,鐘聲悠揚,帶者靈氣,仿佛自天上而降,散落四方,進到心中,蕩除所有疲憊。

  閉上眼睛,思緒隨著聲音飄向遠方。山林間一只身形細長,黑白色環(huán)狀尾巴的大靈貓從草叢中探出腦袋,在聲音中動了動略顯小巧的耳朵;一群長著尾巴,毛發(fā)灰黃的獼猴聽到鐘聲停止了身形,仿佛在靜靜的聆聽;各種各樣的鳥兒伴著鐘聲覓食、對啼、相伴飛起......

  最后看到一間木屋,木屋前是一道白色的身影端坐在一張木桌后,面前一張古琴,悠遠的琴聲與鐘聲相映,余音深沉......

  鐘聲停止,紫顧睜開眼睛,仿佛初醒一般,放下手上的樹葉,看著眼前這座形如展開的旗幟模樣的山峰,而后順著山路慢慢來到一座宏偉宮觀之前。

  進到里面,只見一座座宮殿、庭院以腳下的中軸之線對稱于兩側(cè),構(gòu)成眼前這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

  紫顧一邊欣賞著周圍的古樸宮殿,一邊向深處走著。

  順著路走到最后,踏進一扇院門,一座立于三層崇臺之上的高大宮殿出現(xiàn)在紫顧面前。只見它背倚高峰,顯出雄偉之勢,僅次于重檐廡頂?shù)闹亻苄街?,讓它更加高俊凝重?p>  宮殿額題“紫霄殿”,進到殿中,只見殿內(nèi)金柱斗拱,施井口天花,明間內(nèi)槽有斗八藻井。走到后面又見供著玉皇大帝,刻工精致的石須彌座神龕,以及左右陪侍的神像。

  “紫霄殿是武當山保存下來的唯一的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結(jié)構(gòu)殿堂,這座在中國古建筑中屈指可數(shù)的抬梁式大木結(jié)構(gòu)的道教建筑,其結(jié)構(gòu)、布局科學合理,藝術(shù)風格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同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在武當山古建筑群中獨具風貌。同時,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沉積有歷代工匠的技術(shù)和智慧,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明清建筑的輝煌成就,具有重要的觀賞和科研價值及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走出大殿,在一座偏殿中,紫顧看到了一位身著白色長衣,發(fā)系燕尾的年輕女子,她側(cè)著身,抱著一張古琴,正將其放進一個木盒中??粗项櫹氲侥窃谀疚萸皬椙俚呐?,那優(yōu)美的琴聲依然留存在紫顧腦中。

  這時一聲驚叫突然傳出,紫顧看到那女子正蹲在地上,不知何事,于是快步來到殿中。

  “還好沒有摔壞”,紫顧剛來到她身后,便聽到了這句話,只見她拿著一把竹笛,在仔細檢查之后,站了起來。

  那女子轉(zhuǎn)頭看到紫顧,嚇了一跳,紫顧急忙說道:“你好,我剛才在門外聽到聲音,所以就過來看看,你沒事吧?”

  “謝謝,我沒事,我只是不小心把笛子摔到地上了”,她在打量過紫顧之后說道。

  “哦,這樣啊”,這時紫顧看到房中擺放著很多的樂器,有很多自己認識的,不過也有一些很奇怪的,紫顧忍不住好奇的問,“這里面都是樂器嗎?我可以到里面看一看嗎?”

  那位女子正擦著那把竹笛,聽到紫顧問,看了紫顧一眼,想了想微笑著說道:“可以,不過不能亂碰哦”。

  “好,謝謝”,隨后紫顧向里面走去,看著擺在架子上的一件件古典樂器,笙、笛、簫、鼓......紫顧還看到了木魚,以及一個缽盂狀的東西,看著它,紫顧想了想,自語道:“這個是‘磬’嗎?”

  正在將竹笛放到架子上的女子,聽到后略有驚訝的說道:“你認識?”

  “哦,我之前見過圖片”。

  女子將笛子放好后,走到一個木盒前,打開之后,對著紫顧問道:“那你認識這個嗎?”

  紫顧走近看了看,只見盒中是一件狀似銅鈴,其柄卻呈“山”字之形的東西。

  在想了想之后,紫顧回答:“應該是三清鈴”,隨后紫顧解釋道:“之前我去了解了武當山的道教音樂,這些樂器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些,所以...”。

  “好吧”,隨后她便將木盒放回了原處。

  紫顧在看了一遍后,對她說了聲“謝謝”后也就離開了。

  走出來之后,紫顧看著院中那座2米高的鐵鑄香爐之上意為“吉祥云海相”的三個“卍”字,想著剛才所見的一件件法器、樂器,它們從古傳承至今,不知經(jīng)過多少修道之人的手,奏出過多少祈降吉祥、禱賜福澤的樂曲,以成科儀。

  隨后紫顧走向旁邊的一條小路,路邊是一座座小的庭院,走著走著,一陣略有喧鬧的樂音從旁邊傳來,順著聲音走去,在一個道場之上,紫顧看到一位位身穿道袍的道人,正莊重的演奏著一件件樂器,敲擊著一個個法器,在樂音中,還有道人誦讀著經(jīng)文。

  眼前之景,耳邊之聲,紫顧沉浸在其中,真正感受到那句“仙樂忽從天外傳”的意境。

  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從身后傳來,將紫顧驚醒,“嗯?你怎么在這?”

  紫顧回頭看去,正看到剛才的那位女子正從外面走來,驚訝之余說道:“我離開后走到這邊,聽到聲音就過來了”。

  “哦,這樣啊”。

  隨后那女子站到了紫顧一旁,二人相識一笑,便靜靜的看向身前,欣賞著武當山古老的道教音樂。

  “道教中認為音樂可以感天地、通神靈、安萬民,你覺得呢?”在停歇間隙,紫顧突然問道。

  她在想了想之后,說道:“我在這里,就是為了學習和研究武當山的道教音樂,你知道嗎?道教音樂不單單有樂,還有歌和舞,他們在演奏音樂時,有著完整的儀式、制度,這些加上各種各樣的法器,都是演奏音樂時為了與‘神靈’的溝通”。

  “你知道法器嗎?”說著說著,她突然又轉(zhuǎn)過臉問道。

  看著她的眼睛,紫顧頓了頓,回答說:“了解的不多”。

  “武當山道教科儀活動中,一種是擊奏樂器;一種是伴奏樂器,都稱作‘法器’,意思就是顯示法力的象征**物,道人的眼里他們是具有獨特意義、特殊內(nèi)涵的。比如:他們認為鐘、鼓、磬能夠鎮(zhèn)妖除魔,鐘磬的口朝上,它的聲音能上達九霄,通達天庭,朝下可召喚地府諸神,鐘磬齊鳴,萬物蘇醒,法力所致,功德圓滿”。

  “那些道長手里拿的就是法器吧”,紫顧指著一些道長手里拿著的各種奇怪的東西說道。

  “對,道教法器有兩類:一類為朝拜祖師克制鬼蜮的器物,如玉冊、玉印、寶劍、令旗、令箭、敕令牌、天蓮尺、鎮(zhèn)壇木等;另一類為各種打擊樂器。武當?shù)澜桃魳分斜涣袨榉ㄆ鞯某S么驌魳菲饔戌t、镲、鐺子、手鈴、木魚、鼓、罄等”。

  “這么說,法器應該是很重要的吧”。

  “是,法器在道教科范儀式中不僅有音樂伴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有召神靈、通天地、驅(qū)魔辟邪等神秘寓意和特殊功能。在詠唱韻腔時,有時絲弦,甚至笙、管、笛、蕭等伴奏樂器可略去不用,然而法器是必不可少的”。

  “詠唱韻腔?”

  “韻腔是指在道教法師活動中諷、念咒、誦浩、詠唱發(fā)展形成的歌腔。作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詞曲結(jié)合的聲樂藝術(shù)珍品,道教音樂韻腔由道眾一代接一代的口傳心授,被保存下來,并在各種法事實踐中加以發(fā)展”。

  她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來之前,問道:“你不是說你了解道教音樂嗎,這些你應該知道吧?”

  “只是知道一點,一點而已”紫顧急忙回答道,而后又說,“你說你在這里是為了學習道教音樂?”

  她聽罷,想了想之后,說道:“我喜歡音樂,尤其是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在學習期間,我接觸到了道教音樂,道教音樂包含古典音樂、宮廷音樂、民間音樂之大成。它具有莊嚴肅穆的贊頌之歌;飄渺幽靜的玄天之韻;威武雄壯的昂揚之聲;熱情歡快的喜慶之韻。這是道教音樂的共同特征,也是武當?shù)罉返墓逃刑卣?,然而武當?shù)罉吩诖嘶A上,已形成了自己的特征,我來到這兒,剛一接觸就深深的喜歡上了武當山的道教音樂,并且一直在學習,努力去傳承”。

  說罷,她看著面前道場上的演繹、聽著沁入心靈的誦樂,緩緩說道:“這是自然之音,是天神的語言,道教徒正是在這晨鐘暮鼓與融融和和的聲樂曲中,祈求上蒼,召喚神靈,以求功德圓滿,得道成真,來實現(xiàn)修行和養(yǎng)生的目的”。

  “我認為可以”,她看向紫顧,回答了最初的問題,接著又說:“抱歉,給你說了這么多”。

  “不,不,不,我應該感謝你給我介紹了這些”。

  這時二人不再說話,一起靜靜的看著眼前,又有一尊銅鼎,一支支香自點點星火里飄出縷縷青煙,青煙彌漫,道樂交纏。

  在沉醉之中,道樂結(jié)束了,那位女子在對著紫顧笑著點了點頭后,向前走去,與道長們打著招呼,一起收拾起來,而紫顧也轉(zhuǎn)身離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