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革就這樣望了望窗外,窗外的大雨下得還是那么大,似乎從來沒有減緩過。所有人都在這里哭泣,但是吳永革在一旁思考著,似乎是一個外人。
但這些對他來說,他的確是一個外人。他的思想已經(jīng)沒有了,只留下了這一冰冷的身軀。吳永革還在思想著,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妹妹當(dāng)初沒有來救他,現(xiàn)在躺在棺材里的就是他了。
他正在努力的回憶,試圖還原雷武希的人生。但這件事情對于他來說太難了,難到自己都不知道要從哪里開始下手。吳永革呆呆的站在這里,突然腦子一熱,一幅幅畫面瞬間在他眼前出現(xiàn),這仿佛將它帶回了三年前的那一天。
三年前,也是一個下雨天。
那一天,雨整整下了一天時間。嘩啦啦的下了個不停。吳世勛剛剛從學(xué)校補完課,正好在學(xué)校門口遇見他的母親,和不親一起走路回家。他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樣了,母親的工作實在太忙,所以很少有時間來陪伴兒子。但是今天卻是一個例外,這個舉動著實讓吳永革有些高興。
然而,這一種高興并沒有持續(xù)太久時間。由于自己母親的嘮叨,導(dǎo)致了吳永革沒有認(rèn)真聽母親的話,最終吵了起來。
吵聲越來越大,直到兩個人聽見了路邊傳來的哭聲,兩人的爭吵才勉強停了下來。之后,由吳永革的母親帶頭,兩個人緩緩的靠近聲音傳來的方向。
腳步放得很快,很輕盈。兩個人緩緩的走著,即將接近這一聲音。這聲音很像是一個小孩,但還不能確定是個女孩,因為聲音太過于渾濁,夾雜著雨聲,想要分辨出來確實有一些難度。
兩人鼓起勇氣前行,路旁的風(fēng)雨聲在于他們作伴。在經(jīng)歷了漫長的路程后,終于到達了那個聲音的源頭——那是一個小女孩的哭聲。
此時的女孩正蹲在馬路邊,聲音止不住的一直哭泣。吳永革的母親上了前去,輕聲細(xì)語:“小妹妹,發(fā)生什么事了?”
此時,只聽見了這小女孩吐字極其不清晰地回答道:“我……我和……我的……家人……人們在……在……花都……都旅游……時……時……走散……散……了……我……我找不到……回……回旅館的……的路……沒……沒人……幫我……我……想回……想回家……”
這一句話直擊吳永革母親的心弦,之后她就開始行動起來。她小心翼翼地拉起小女孩的手,對她安撫道:“別怕別怕,阿姨在這,阿姨回一直幫助你的。對了,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淡淡地回應(yīng)了一句“雷武希,七歲?!?p> 七歲的孩子,難免因為一場考試,考得好,就出來旅游。這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能夠在旅游途中走散的人可謂是最多的。這些人大多還不記得回家的路,記憶力較差。需要外來人幫助他們才能找到回家的勇氣,但同時又很會尋求幫助。這或許就是成熟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