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空中詩文持續(xù)了一會兒后逐漸隱去,二十八個字驀地在眼前迅速膨脹,直至幾乎快遮住小半個星空。
文字光芒亦愈發(fā)耀眼,猶如變成熊熊燃燒的火焰,沈沐雙眼被刺目的光線填滿,讓他感到一絲眩暈。
燃燒到極致的光團猛地炸開,變成漫天閃爍的金色粉塵。
散而再聚,四散飄灑的粉塵好似被什么看不見的東西吸引,逐漸凝聚到一起,竟然組成了一個閃爍著星光的立體人像。
雖看不清這人的具體樣貌,但從輪廓可以看出其頭頂高冠,身著寬袖道袍;右手持劍,左手負于身后,下頜微揚,遙望著無盡星空,姿態(tài)頗為仙逸出塵,一股仿若浩瀚星空般的磅礴氣勢在其身周隱隱翻涌。
驀然,一道低沉而溫和的聲音,突然出現(xiàn)在沈沐腦海中:
“陰陽劍典,第一式:龍戰(zhàn)于野”
沈沐立刻意識到,這應該是要傳授劍法了,既然名為陰陽劍典,多半是要傳授一套匹配刺血霜落的雙手劍法。
果然,仿佛專門給沈沐這個觀摩者一點反應的時間之后,人像動了起來,只見他右腕輕抬,劍尖顫動,隨即長劍猶如活過來般,瞬間爆發(fā)出的劍光化作一條昂首長嘯的神龍,一道清晰可聞的龍吟響徹天地,無數(shù)道閃電如同電蛇,伴隨著一往無前的龍軀忽隱忽現(xiàn),向擋在它前進之路上的一切阻礙,宣泄著上古神獸的威能。
倏忽間,神龍遠去如流星,沿途所過之處,無不化為齏粉,就連星辰亦不能幸免,此劍一出,簡直毀天滅地,無論劍勢所指之處有什么,也毫無抵擋之力。
沈沐已經(jīng)看呆了,完全被這一式劍法帶來的煌煌龍威所震撼,暗嘆:“別說人,就算神擋在前面,恐怕也會被碾壓成粉末吧?!?p> 沈沐自然不知他的猜測完全正確,因為陰陽劍典,本就是屠神之劍,只不過現(xiàn)在的他還懵懂無知而已。
須彌界設置的很貼心,傳授劍法之前,先將劍法的威力演示一番,讓沈沐清楚劍法的厲害,之后才開始傳授具體的施展要領。
傳授分為三部分:招式、步法、心法。
首先是招式的傳授,只見人像瞬間回復至一開始的姿勢,接著手腕輕抬,將每一個動作以極緩慢的速度施展出來。
沈沐精神一振,開始仔細觀摩,他這時才發(fā)現(xiàn),剛剛那招威力逆天,一劍出則鬼神滅的劍法,竟由如此復雜的動作組成。
第一遍演示之后,沈沐連其中十分之一的動作都沒記住,就在他著急不知該怎么辦的時候,那人像居然又恢復到起始狀態(tài),再次開始演示。
沈沐不知這個人像會演示多少次,因此只能聚精會神的牢記,這還是他被五行本源能量改造過后的狀態(tài),若是放到以前,這么復雜的動作恐怕看一遍就暈了,哪還能記得住?
第二遍演示之后,學習的效果好了很多,因為有了前面的基礎,這一次他記住的動作終于超越了十分之一。
如此,三遍、四遍、五遍……
隨著動作逐漸記牢,沈沐召喚出滴血認主后隱藏在手臂臂骨內(nèi)的刺血,開始跟隨人像一起演練,從一開始磕磕絆絆,到逐漸能跟上人像施展的速度,不知重復了多少遍之后,他終于完全記住了所有的動作。
沈沐終于收劍而立,長長吁了口氣,如此復雜的一招劍法,他居然全都記住了,內(nèi)心不由有點小小的驕傲。
然而,那傳授劍法的人像卻沒給他多少自鳴得意的時間,很快又從起手式開始動了起來,猶如一個永不知疲倦的機器人。
沈沐雖然有些納悶演示為何沒結束,但還是跟著,才發(fā)覺這次的演示,速度似乎快了一些。
顯然,剛才的演示只是為了讓沈沐記住,現(xiàn)在逐漸加快速度,則是為了讓他熟練,軍人出身的沈沐最明白,所謂的肌肉記憶和條件反射,就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反復訓練的基礎上。
不知重復了多少次,劍法的動作幾乎快刻進沈沐腦子里,他已經(jīng)能完全跟上人像的速度了,這得益于改造后的體質(zhì)與大道訣墮凡境的修為入品,否則,單單一招“龍戰(zhàn)于野”的學習就能讓沈沐精疲力竭。
沈沐如今施展劍法,雖然沒有人像演示時那種莫可匹敵的威勢,但已經(jīng)可以稱得上形似了。
“?!卑肟罩邪l(fā)出一聲輕響,沈沐得到提示,招式部分的傳授告一段落。
接下來開始步法的傳授,人像再次回復至起手式,稍停之后,開始了招式加步法的演練。速度又像剛開始時那么緩慢起來,好讓沈沐能清楚看到每個動作應配合怎樣的步伐。
沈沐打起精神,跟隨人像一起,一個動作一個步伐的學習,原本熟練的招式動作,一旦加上與之匹配的步伐,施展的難度立刻成倍增長,而動作的連貫性也逐漸增強。
許多之前讓沈沐疑惑萬分的詭異動作,在加入相匹配的步法之后,變得順暢起來,他不知疲倦的跟著人像反復演練。
有過學習招式的經(jīng)驗,此刻學習步法少走了很多彎路,沈沐知道,人像會自主判斷他的學習進度,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學不會,因此每一次重復,他都能集中精力用于學習、熟記。
與步法相互印證,沈沐甚至能發(fā)現(xiàn)前面學習的過程中,一些細微不可查的錯誤,也一一糾正過來,就好像兩把尺子對比之下才能發(fā)現(xiàn)差異一樣,有些動作幅度、角度甚至速度的微小差別,都在步法的匹配下一覽無余。
這次學習難度比之前大,但用時卻比之前短,沈沐已經(jīng)漸漸適應了這種學習的方式。
不知重復了多少次,沈沐感覺到有些力竭,然而他也終于能感覺到完整施展劍招的暢快淋漓。
雖然直至此刻,沈沐學會的“龍戰(zhàn)于野”仍舊只是花拳繡腿徒具外表而已,但連貫的劍法還是讓他有種一吐為快的痛快感覺。
步法配合劍法才真正顯露出陰陽劍典右手劍的剛烈,就仿佛義無反顧英勇接敵的勇士,又仿佛身先士卒一騎絕塵的鐵血將軍,雖然還缺少力量的支撐,但僅從招式的氣勢來看,這種剛猛無儔的劍法已有先聲奪人之威。
此時,他已經(jīng)明白,所謂陰陽無極,自然陰**備,而用于右手施展的“龍戰(zhàn)于野”便代表了至陽至剛。
隨著熟悉程度的增加,沈沐發(fā)現(xiàn)無論橫劈、直砍、突刺、回防,每個動作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義。
往往對敵之人被劍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應對時,卻發(fā)現(xiàn)隨之而來的劍招明顯就是有針對性的反擊。
這種用劍法逼迫對手逐漸落入圈套直至完全崩潰的設計,讓沈沐不得不心悅誠服。
而且,沈沐還有種感覺,完整的龍戰(zhàn)于野雖說只是一招,但這一招中的每個動作都可用來單獨施展,甚至無論順序、逆序、或者跳躍的撿其中幾個動作組合,都可單獨成招。
如此復雜卻又彼此和諧共存、互相關聯(lián)的劍法,顯示出創(chuàng)造劍法之人的博學與高深莫測的修為,簡直信手拈來便成絕響。
隨著時間推移,半空中又傳來“叮……”的一聲,顯然虛彌界判斷他已經(jīng)完成了招式和步法的學習。展示的身影驀然散開,步法與劍法的結合已成。
當人像身影再次凝結,沈沐發(fā)現(xiàn)了不同。
這次凝結出的人像保持了之前的外形,卻增加了人身內(nèi)部構造的圖像,一團如霧般的光影凝聚于人像腹部丹田的位置,便于讓沈沐更清楚的看到施展劍法時的靈力運行時機和線路。
隨著起手式動作開始,一股細絲自丹田位置逸出,順經(jīng)絡游走,行經(jīng)各處竅穴,最終于持劍的手掌處噴薄而出,灌入人像手持的長劍之中。
劍與身合、神與意合,三者合而為一,才是真正完整的陰陽劍典第一式:龍戰(zhàn)于野。
有了前面的底子,靈氣運行與劍法融合匹配更加輕松,只不過沈沐如今修為太低,靈力很難支撐太久,所以他只能勉強記住運行訣竅,留待以后再慢慢練習。
完全不給沈沐休息的時間,龍戰(zhàn)于野傳授完之后,緊接著就是陰陽劍典第二式:穿云射月。
沈沐自覺的換了霜落持于左手,等待人像演示,想來以陰柔為主的左手劍,必定與右手劍大相庭徑。
果然,劍式起處,毫無聲息,但沈沐卻清清楚楚感受到一股冷意蔓延而出。
不動如空靈寂靜,動如利箭離弦,一點寒光自九幽來,卻瞬間穿透萬古,直達彼岸,速度之快難以言喻,看到光時已然劍過無痕,直至這點光穿透星空后,沿途所過之處,才后知后覺的一起變成空間碎片,可見這一劍的速度有多快。
陰柔,也只是形容劍式發(fā)動之初的隱晦,令人無法提前感知與防備,而后剎那間洞穿核心,攻擊時卻毫不柔和,就算有所防備亦無用,因為實在太快,生死就在一瞬間。
沈沐倒吸一口涼氣,這樣的一劍,誰能擋?誰可防?難怪號稱無物不可斬。
這簡直就是殺手之劍,不可察覺、不可防備、一擊必中、中之則亡,這就是典型的絕殺之劍。
收拾心情,沈沐開始了第二招劍法的學習,習慣了傳授的節(jié)奏,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左手的生澀感,他畢竟不常用左手,所以這種左手劍,學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許久之后,第二招劍法傳授順利完成,而半空中的人像卻依然沒有消散。
沈沐心領神會,既然號稱陰陽劍典,有右手的陽剛之劍,有左手的陰柔之劍,必然就會有威力最大的雙手劍法。
“陰陽劍典,第三式:水火同源?!?p> 一如既往,先展示威力,而后開始傳授具體的劍法動作,人像手持雙劍,一陰一陽、一剛一柔,陰陽互補則剛柔并濟,兩種劍法之間本就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融合起來后的威力何止是倍增那么簡單。
右手劍燦爛耀目,如蛟龍現(xiàn)世;左手劍稍顯即逝,仿佛電蛇凌空。
一條亙古未見之惡龍,穿透時空次元,咆哮而出,更有無數(shù)電蛇忽隱忽現(xiàn),飄忽不定,劍勢還未展開,一股毀滅的氣息已然翻涌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