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監(jiān)視梁宇動向的人回來就把看見的內(nèi)容詳細(xì)匯報了,老三是瑞王的暗衛(wèi),盡管做這隱于人前的活兒,但是人卻非常活潑,跟講故事一樣手舞足蹈的把當(dāng)時的場景形容的活靈活現(xiàn)。
蕭樊陽依然現(xiàn)在窗前,望著窗外安靜的聽著,每人看見他聽到這件事是臉上震驚的表情。
無論是之前的詩集還是后來的功夫,初期只以為是遇到了一個能用的人,如今想來還是看輕了他。
盡管現(xiàn)在還偏居在這鄉(xiāng)里,想來只要有機會定然不是池中之物。
這人心有鴻鵠,并且對大燕并無惡意,至于來處,只要守住本心都不是需要深究的東西。
“以后不需要再監(jiān)視了,讓穆掌柜留意著,能幫的時候就幫一把,方瑾年那去打聲招呼。”
“是,屬下明白……”
………
………
第二日一早梁宇到祠堂時已經(jīng)有很多人那些豆子等在了這里,梁宇鋪好了紙筆挨個登記每個人的名字。
如今安河村一共有68人,除去13個孩子剩下的55人每人上交了了兩斤豆子,登記結(jié)束之后村民的心也就落到了了實處。
之前總覺得這好事來的太突然,盡管知道村長不會騙自己,但這心里還是懸著。
加工點先定在了谷場,這一天村長給大家做了前期的分工準(zhǔn)備,有力氣的不分男女都去河里挖河泥?;貋砥鲈钆_。
灶臺的磚是拆了沒人住的老房子院墻湊夠的,有些人家已經(jīng)沒有了以前那么多人口,也拿出了自家閑置的鍋。
晾曬的架子也讓幾個年輕的小伙子去山上現(xiàn)伐了木頭。
起初梁宇想過要不要自己拿出些錢幫著建起來,但最后還是放棄了,只有自己動手所得的才會有歸屬感。
一直忙到日薄西山這一天的活兒才干完,放眼看過去,谷場的右側(cè)一排排灶臺整齊的排列著。算上后來村民自發(fā)帶過來的一共有34口,甚是壯觀!
沒有一個人閑著,即使干不動力氣活的老人孩子也自發(fā)的給大家送飯送水,盡管很累,但沒有一個人抱怨,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
梁宇看著這一切突然覺得很感動,也很值得。
……
第二天要做的就是工具了,依然是全村行動,梁宇按照每個人的情況給他們分配了組,每一組做一個部分,類似于現(xiàn)代的流水線,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剩下的時間還給每個人做了沙盤用來寫字。
到了第三天梁宇拿出了泡好的豆子,開始教大家怎么做豆腐干,撈腐竹,石膏沒有再買,之前梁宇買的時候還剩下很多足夠這兩天用的。
石膏水的比例梁宇先教了黃嬸兒,黃嬸兒之前是外嫁女,嫁給了一個郎中,跟著也學(xué)了些藥理,后來郎中死在了戰(zhàn)亂里,黃嬸兒就回了安河村。
平日里村里誰有個頭疼腦熱的也都習(xí)慣了找黃嬸兒給看,對于石膏的比例、時間,她都掌握的很好,再讓她教給其婦人也方便些。
撈腐竹的事就讓連順交給了柳嬸兒。
剛開始的時候也有眾人也是好一陣手忙腳亂,不過重復(fù)的多了,也就熟練了。
女人的心細(xì),手也巧,光看成品的外形就要比梁宇他們之前做的漂亮很多。
這一整天安河村的上空都是熬豆子蒸騰出來的熱氣,彌漫著一股濃郁的豆香,谷場上傳來陣陣笑聲……
第四天又做了一整天,除了要交付給穆掌柜的貨也存下來了一些,這些就囤起來,留作天氣不好的時候也不影響出貨。
過了4天就到了交貨的日子,這天一早連順就從村長家牽來了來了牛車,二人把貨物搬上了車,準(zhǔn)備往武平縣去。
村民知道他們今天要去交貨,盡管心里也惦記著,但依然沒有停下手里的活。
二人載著東西停在了酒樓的后門,穆掌柜上前驗了貨,看到賣相甚至比第一次還要好一些,很滿意的讓人付了銀子。
“梁兄弟下次送貨的時候等不能分出一部份幫我送到茂豐糧鋪?”
“自然,穆掌柜給個數(shù)以后我們送貨之前會先把分量分好?!?p> “以后每次萬福樓腐竹3斤豆干10斤,剩下的都運去糧店就可以了。”
“行,明日就按著你說的送”
二人又客氣了幾句梁宇跟連順就離開了。
出來之后二人的心情都非常好,梁宇也終于在來到大燕兩個多月后第一次有了時間認(rèn)真的逛逛這個縣城。
首先要去布店買兩身衣服,和兩雙布鞋。
現(xiàn)在棉花并沒有被引進(jìn)到大燕,所以百姓選擇的衣料多為麻布,有錢一些的會穿緞,錦,或者絲綢,但是都貴的嚇人,而且現(xiàn)在梁宇的身份也并不適合。
二人從布店出來出來買些平時吃的米面糧油,還在糧店里挑了些精米準(zhǔn)備做米曲霉的材料,而后在藥鋪買了用到泡精米所用的藥材。至于麥麩村里就找的到這就不需要再買了。
至于為什么梁宇會知道這些,只能說自己的師傅嘴太叼,梁宇那時候趨于他的淫賊也只能任勞任怨的學(xué)了起來。
離開之前又去了一趟暮云書齋,買了些筆墨和毛邊紙,要不說這古代讀書人金貴,光買了一刀紙比墨和硯臺就花了將近2兩銀子。
這錢還真是不禁花,看來想要恢復(fù)生活質(zhì)量這事真是任重道遠(yuǎn)!
把所用東西都買齊了最后二人又去了一趟錢莊,梁宇想著前期每天都要把錢分下去的除了今天的1兩半還額外多換了5兩銀子的銅錢。
現(xiàn)在1兩銀子等于1000文錢,整整6500文錢真不是一般的重。放在車上“曠鐺”一聲,可連順覺得這是他這幾年聽過最好聽的動靜。
二人下午回到村里的谷場時眾人依然在熱火朝天的做的活兒,看到二人回來了才停下手里的動作看著他們等待著結(jié)果。
“回來了,怎么樣?”村長這兩天也一直呆在谷場,看到二人就趕緊問道。
“錢結(jié)了,一共是一兩半,換成銅錢是1500文,我想著前期每天都要結(jié)錢就多換了些,這幾天把酒樓結(jié)的銀子給我,我再把同等的銅錢換給村里。”
“行,還是你小子想的周到!你們先歇一會,大伙把今天的活兒做好了晚上到祠堂領(lǐng)錢?!?p> 大家看到這情景也是激動的無以復(fù)加,知道能賺錢是一回事,真拿到是另一回事。
這天做完了活兒眾人就迫不及待的趕到了祠堂,按照人頭每人能得27文,剩下的零頭就先放在公賬上,留著湊成整數(shù)。
27文聽著似乎不多,但是即使是一個壯勞力在城里做一天工也就有20文的工錢。
這其中尤其是那些女子婦孺,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憑著本事賺著跟男人一樣的錢。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11-05/5fa3d3c33c871.jpeg)
冬凌散人
歡迎收藏投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