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夫子的心理活動梁宇自然不知,現在他已經檢查了昨天內容,開始教起今天的部分。
首先是千字文24個字,一張白紙用釘子頂在木板上,梁宇一筆一劃的寫,然后每一個字講解清楚才讓大家用大概20分鐘的時間進行背誦。
四字一斷,八字一句,背起來也并不難,其中背的最好的就是柳嬸兒,不光會背誦并且也會寫了,其中“禽、楹、筵”這樣比較復雜的也沒有錯漏。
穆青這時候才知道自己的娘當真是聰明,穆青看著柳嬸沉著大氣,渾身散發(fā)著自信,替她高興,也覺得愧疚。
自從他讀書起就很少回來,他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母親到底會喜歡什么,每一次他回來母親都對他關懷備至,對他在書院的生活也問的頗多。
當時他并沒多想,只以為是母親關心自己,現在看來她也是羨慕的吧。
教完了字梁宇開始教算數,現在已經開始講解應用題,成法口訣背完以后就給村民們涉及一些簡單的方程。
教材選用的是《孫子算經》和《九九算求》這段時間梁宇也籠統(tǒng)的了解了這個世界的歷史,這個世界是在西魏之后就走到了完全不同的軌跡。
因為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隨國公楊忠,自然楊堅也就建立不了隋朝。
但是隋朝以前的歷史都是差不多,比如秦朝,三國,南北朝。所以隋朝之前的教材教起來倒也很方便。
最后的時間梁宇給大家講了花木蘭的故事,這也是一天之中所有人最喜歡的時刻,寓教于樂,隨著故事梁宇也會慢慢的給大家講解《木蘭辭》。
因為現代的時候有幾年非常流行翻拍歷史劇,以花木蘭做原型的更是花樣百出,梁宇也看過很多版本,雜糅在一起就有了現在講給大家的故事。
當時選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是因為村里多為女性,梁宇想改變她們的生活,也想讓她們能夠把自己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
就像故事中的花木蘭,孝順,堅毅,勇敢,果斷,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事實證明梁宇的方法是見效的,從開始大家聽說花木蘭代父從軍表情又詫異又別扭,到現在說到她上陣殺敵下面的女人們也透著股躍躍欲試……
好像有點兒矯正過頭了……
一個時辰的時間不長,所有內容都講完,確定大家都沒有問題了梁宇就宣布大家到此為止。
眾人又集體站了起來齊聲跟梁宇互道“再見”才陸陸續(xù)續(xù)的離開。
大家都看到了跟梁宇一起來的郭夫子也就沒有在上去攀談。
教過的內容依然釘在木板上方便大家隨時看。
梁宇跟眾人打過招呼便回身準備招呼郭夫子,結果一轉頭發(fā)現郭夫子已經站了起來一臉嚴肅的看著自己。
梁宇看郭夫子這表情以為他不贊同自己教村民讀書,剛要開口說話郭夫子就對著他深施一禮,這一下給梁宇弄得措手不及。
“遠洲兄你這是怎么了,我們是平輩的朋友,怎么敢接你這么大的禮!”梁宇趕緊測過身沒有接郭夫子這一禮。
“如何不能,我之前所言現在想想真是無地自容,枉我自許讀書人心里裝著家國天下,如今才知道我差賢弟遠矣?!?p> “遠洲兄莫要這么說,只是如今我身在安河村,每天與他們生活在一起才有了這些想法,如果放在從前在山上自然也是沒有的。”
“哎……都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以前我自覺讀書人就應如此,等有了功名再去與一方百姓造福請命,可今日看到賢弟這番作為才知道自己錯的離譜?!?p> “想做就做,有多少能力做多大的事情,遠洲兄不要介懷,你有這番感悟他日為高中也是百姓的福氣?!?p> 梁宇當時做這些的時候并沒有想的這么遠,帶郭夫子來祠堂也只是為了讓他不要擔心自己誤了安河村民的心性,哪想到他直接跳到自省吾身這一步了,趕緊好言相勸。
郭夫子倒也沒再糾結自己的問題,而是鄭重的跟梁宇說
“當是如此,我看剛才上課的也有些孩童,既然要學就該認真對待,平日我沒有時間,但每半月都有沐休,如果賢弟不嫌棄,為兄也愿意為這村里的孩童出一份力?!?p> “那真是太好了!遠洲兄要來是我們安河村的福氣,正好之前我跟村長打過招呼晚上你住在他家,一會兒我?guī)氵^去跟他說說?!?p> 梁宇一聽簡直喜出望外,這段時間梁宇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大人自己教練沒有問題,可是孩子就不行了。
自己都還在學,目前淺顯的還可以,以后學的越來越深了他也怕自己誤人子弟。
現在郭夫子愿意參與進來簡直就是瞌睡有人送枕頭。
跟郭夫子說定了梁宇他們就趕緊動身去了村長家,穆青也跟著柳嬸回去了。
村長之前聽說郭夫子要在自己家住一晚自然不敢怠慢,收拾好了屋子,看到二人來了就趕緊迎了出去……
村長招呼二人進了屋,本來以為只是招待郭夫子住一晚,可是聽梁宇說郭夫子每半個月就會免費來村里教孩子們讀書,當場高興的無以言表。
在梁宇教大家讀書之前村長也并不覺得不讀書會怎么樣,可是真的都學起來了那變化才是翻天覆地。
以前村里盡管團結但偶爾也會發(fā)生一些口角,不好的習慣也多的是,如今個個都斯文了很多,遇到了事情先講道理。
根本不用村長在其中調停,自己就能解決的很好。就連孩子都不在沒天沒地的瘋跑,偶爾搖頭晃腦的背兩句古詩看著都喜人。
現在郭夫子說要教孩子們讀書這真是祖墳冒青煙了,從收留了梁宇開始這好事兒是一件接著一件,不得不說現在安河村人都覺得梁宇是福星,對當初救了他的連順都格外熱情。
梁宇陪著村長和郭夫子說了會兒話看村長二人已經不像剛開始見面時拘謹也就告辭離開了。
這一晚郭夫子躺在土炕上想著這一天見到的一切輾轉難眠。
他現在已經是舉人了,考進士在秀才考試的一年后,因為這個時候交通不發(fā)達,考舉人要到各省的省會城市去,到了進士就要去都城,所以為了給學子留出路上的時間秀才考試之后的每一級都相隔半年舉行,但是每一屆都依然相隔三年,所以除非是一口氣從秀才考到進士,否則基本上都是每考一次累計三年。
郭夫子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批舉人,以前他心里有對自己未來的期許,可是就好像一個大概的輪廓卻沒細致的內容,今天在安河村的見聞讓他對自己將來的規(guī)劃也逐漸清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