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若是不能物盡其用,同悠又覺得有點虧。
想了下,她在平臺上發(fā)布公告:看到許多朋友對我的學習筆記感興趣,既然如此,我準備免費發(fā)布在個人公眾號上,如需要請自取~
個人公眾號是同悠直播了半年左右,在粉絲的建議下開通的。
一開始她沒太上心,只把公眾號當成是學習直播的補充,在上面總結(jié)一些粉絲提問比較多的題型解法。直到某一天,有廣告主動聯(lián)系洽談商務合作。
當時同悠還不到16,自認為成熟了很多,但牽涉到金錢,也像普通孩子一樣緊張,當即就跟父母說了這事。
同悠爸爸媽媽是高中同學,在他們那個年代那個環(huán)境,能考上高中已經(jīng)很厲害了。雖然因著這樣那樣的原因都沒能更進一步,但兩人眼界視野卻比身邊的人要開闊很多。特別是同悠爸爸,以前在村里做過代課老師,后來自己開了個書法班授課,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特別強。
夫妻倆借助網(wǎng)絡認真查了一晚上,不僅明白了來洽談商務合作的廣告主為什么能主動找上女兒,還大致了解了新媒體變現(xiàn)的一些方式。當時家里雖還不至于彈盡糧絕,可賣房治病剩下的錢也不多了,再加上同悠媽媽雖然“奇跡”好轉(zhuǎn),但身體到底大不如從前,還有一些藥不能斷,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著實有些緊張。
因而,當時正暗暗為生計著急的夫妻倆一了解清楚,頓時就心有靈犀地對視了一眼,準備試試這個對他們而言非常新穎的行業(yè)。
于是,先是接廣告、開通流量打賞,后來親自學排版、寫軟文,認真經(jīng)營公眾號,再之后,開始在其他平臺開通賬號認真經(jīng)營后引流……兩人到底不是常在網(wǎng)上沖浪的年輕人,一開始探索時笨拙又緩慢,走了很多彎路,每月能賺個千把塊就不錯了。但兩人有耐心,又把這當成全家擺脫困境的希望,一心撲在上面鉆研了小半年,總算是見了些成效。
如今,經(jīng)過兩年多的積累,知名度增大很多,收入也跟著翻了好幾倍,雖不至于一夜暴富,但至少不用擔心哪天連房租都付不起了。
自己一時興起開的學習直播能帶來這樣的“連鎖反應”,也是同悠萬萬沒想到的。不過,眼看著努力在自己面前佯裝樂觀堅強、但其實眉眼間掩飾不住愁苦的父母能真正看到生活的希望,日子也過得一天比一天開心,她自是很樂于看到這種變化的。
當然,對歸結(jié)起來導致這一切的小圓珠,同悠也同樣感激萬分。
經(jīng)濟狀況轉(zhuǎn)好后,為了方便同悠學習和更好地做學習直播,家里陸續(xù)買了直播鏡頭、電腦、打印機和掃描儀,裝備可以說相當齊全了。
因而等同輝王玫提著豐盛的鮮肉蔬果回到家時,手腳麻利的同悠已經(jīng)掃描好幾個錯題本了。
“也好,咱家情況慢慢好轉(zhuǎn),多虧了熱情的粉絲們,能回饋一些也蠻好。”聽女兒說起她的決定,王玫很贊同。她是一只腳邁進過閻王殿的人,經(jīng)過那一遭后,整個人通透了很多,對于現(xiàn)實給予的一切,一直保持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敬畏。
同輝也夸女兒想的周到。“剛回來的路上接到了劉總的電話,聽說你考了好成績后很高興,說過兩天準備親自過來給咱道賀呢。”
這位劉總是一家不知名文具品牌的老板,據(jù)說幾年前看上了線上銷售的渠道,往里面砸了不少錢,但因著品牌沒什么知名度,價格上也沒什么壓倒性的優(yōu)勢,一直不溫不火的。在同悠讀高一的時候因緣巧合注意到了她的學習直播,輾轉(zhuǎn)聯(lián)系上想請同悠給他家的文具打廣告。
當時同悠學業(yè)繁重,學習直播一旦開啟,基本就是埋頭做題,筆和本子都是消耗品,見有人主動提供還倒給錢,當時就想一口答應。還是王玫長了個心眼兒,說得先試用下看看質(zhì)量,不然隨便啥廣告都接不是敗壞自己的聲譽嘛。
好在經(jīng)過試用后,同悠覺得劉總家的文具挺好用,單論實用性其實不比那些知名品牌文具差,于是很快就確定了合作方案。一開始是在學習直播時使用劉總家的筆和筆記本,后來添了文具袋、筆筒之類的小擺件。再后來,劉總看到了效果,腦子靈活的他見同悠陸續(xù)分享了幾次得書法比賽獎章獎牌的經(jīng)歷,主動提出說要合作做聯(lián)名產(chǎn)品。
雖然給的分成比例不高,但總比單純打廣告錢多,同悠沒多猶豫就跟父母說愿意做。于是,同悠在學習之余練字、寫字,本身就愛書法并且有很高造詣的同爸爸負責設計、排版,父女倆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劉總那邊做出成品后,見銷量跟同類產(chǎn)品相比明顯高了不少,就一直保持著合作,還會定期更新……久而久之,同家跟劉總的關系也在持續(xù)的合作中熟絡起來。
同悠對那位劉叔叔的印象沒有很好也沒有很差,在她印象中就是一個標準的生意人,是讓她第一次真切理解何謂“現(xiàn)實”的人。
就像這會兒,聽爸爸說劉叔叔要親自過來道賀,她心里冒出的頭一個想法是那位叔叔估計又從她身上看到什么“商機”了。
不過,來就來唄,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事她也沒有理由拒絕。
吃飯的時候,一家三口聊起報考志愿的事。
同悠先說了自己的想法,“青大京大都是名校,我的分數(shù)報個普通或是稍冷門些的專業(yè)應該沒問題,可我聽說首都那邊生存壓力比較大,咱還要考慮房租還有我以后畢業(yè)去向的問題,感覺倒不如選個壓力沒那么大的城市去讀書,咱們也好早一些安定下來。”
聽才成年的女兒說出這樣深謀遠慮的話,王玫鼻子一酸,差點落下淚來。要不是她大病一場差點拖垮這個家,女兒恐怕會像一樓那家二十出頭還一派天真的小姑娘一樣,活得輕松又自在吧?只是事已至此,再如何后悔都沒用,她低頭平復了下心情,片刻后,抬頭笑著對女兒說:“你這孩子,都要上大學了,還要爸爸媽媽陪著???”
“就是?!蓖x笑著接話,“你放心去上你的學,爸爸媽媽準備回村里住,好山好水好風景的,適合養(yǎng)身體。”
村里是好山好水好風景,可跟父母回去過幾次的同悠卻很清楚,若是父母真回去了,非但養(yǎng)不好身體,恐怕還要被糟心親戚擠兌得少活幾年。
更何況,她不能離開母親。
于是她果斷搖頭,“不行,你們得陪著我?!?p> 見父母拿她當鬧別扭的小孩子,根本沒把她的話聽進去,同悠開始擺事實說道理,“我在網(wǎng)上看到很多哥哥姐姐感嘆房價一年比一年高,很多都后悔沒有早點買房。我以后畢業(yè)了可不打算回村里,既然咱家現(xiàn)在有條件,為啥不早早開始準備在城市安家的事呢?”
事關孩子的未來,同輝、王玫的神色立刻就慎重起來。
他們夫婦倆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以他們家如今的經(jīng)濟條件,在首都那樣的大城市安家可以說是癡人說夢。而全國最頂尖的大學,恰恰就在那里。兩人在去買菜的路上還說來著,女兒在大學讀書的時候,他們回村里忍個三四年,別的不說,至少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開銷,而且如今有電腦有網(wǎng)絡,手頭上的活在哪里都能做。
他們考慮了很多,唯獨忽略了房價一直在漲的問題。是啊,要是按如今房價的漲幅,他們在村里生活四年省下的開銷,還不一定能填上四年后房價漲起來的差價呢!
“可是,放棄那么好的學校,是不是太可惜了?”王玫還是有些搖擺不定。在她看來,再沒有什么比女兒的未來更重要了。他們夫妻倆幫不上什么忙,女兒想拼出一片天,名校是最大的捷徑。
“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蓖菩Φ锰谷欢鵁o奈,一點不掩飾自己的小心思,“我先天智力沒什么優(yōu)勢,如今的成績都是靠苦學得來的,去那種遍地天才的名校,不是上趕著找虐嗎?爸媽,我想現(xiàn)實一點,拼不過天賦異稟的天才型選手,就主動換個競爭沒那么激烈的賽道,繼續(xù)跑在前面。”
同輝看著神色平靜地說出這番話的女兒,心里又是欣慰,又是自豪,還忍不住有些酸澀。不過,他也明白,孩子早晚都要長大的,女兒能比同齡人先一步長大,其實也不見得是壞事。
說服了父母,同悠才暗暗松口氣,沒想到去學校報志愿的時候卻遭到了老師們的極力勸說。
她理解老師們的想法,于公于私,以她的成績報個亮眼的名牌大學,不管對學校對老師還是對她本人,都是好事一樁??伤凶约旱南敕?,父母又支持,老師們勸了幾次見聽不進去,也就不再多說了。
“你們蘇老師看著有些不高興?!被丶业穆飞?,王玫有些忐忑地說。她跟所有的家長一樣,對老師有種天然的敬畏,剛剛看蘇老師變了臉色,說話的聲音都不由氣弱了下來。
“她可能習慣了學生百依百順的樣子吧?!蓖茋@息了一聲,不想繼續(xù)這個話題,就跟父母聊起了之后的打算,“要不我們先去一趟湖市探探路吧?順便也能旅個游,反正在家里呆著也沒啥事兒。”
一家三口對著報考手冊和電腦研究了好幾天,最終,在同悠不著痕跡地引導下,將報考學校定在了一所位于湖市的知名院校。
湖市是準一線城市,發(fā)展不錯,生存壓力又比幾個一線城市要小,位置適中,市內(nèi)坐落著多所知名院校。同悠知道小圓珠不會無緣無故地突然主動提建議,但這地方太合她心意了,一查之下也忍不住有些心動。
引導父母考慮了這個城市后,果然,父母也很中意,一改之前的“選擇困難癥”,很快就確定了院校。
如今家里有些存款,妻子的病情眼瞅著也沒有反復和惡化的跡象,作為天生帶點兒樂觀浪漫特質(zhì)的人,同輝當即就表示了贊同。
見丈夫和女兒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王玫笑得無奈又幸福,“去,明兒就出發(fā)!”
同悠歡呼著跟老爸擊了下掌,回到家就開始定車票和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