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奶香不怕巷子深
因為有了牛奶喝,倘若早餐還吃稀粥就有點太不搭了。
正好現(xiàn)在有了牛奶、雞蛋,家里細面也有,蘇李氏想了想就做起了奶黃包和奶饅頭。
做法上并不復(fù)雜,在她的嚴格配比之下,再加上奶香味超級濃郁的牛奶做出來的奶黃包,一家人都贊不絕口。
每日的早餐隨之也發(fā)生了變化,早晨起床,蘇王氏負責(zé)煮雞蛋和牛奶,蘇李氏就負責(zé)做奶黃包奶饅頭。
一杯牛奶配上奶黃包和奶饅頭,再吃上一個蛋,日子過的是有滋有味。
用牛奶加雞蛋做的奶黃包,那味道在蘇大壯的眼中就是最好吃的食物,頓頓都要吃,偶爾會帶兩個到書院去,書院里的學(xué)子都搶著讓分給自己吃。
于是乎,蘇大壯就因為幾個奶黃包奶饅頭,在書院的地位直線上升!
蘇若水吃了早飯就跟著蘇景忠一起上山,因為貓說甘露是個好東西,她偶爾就會上山往水池里添加點甘露,而水池中的水是山上的飲用水和灌溉水,既可以澆樹又可以澆藥田,飼養(yǎng)的動物和李家兄弟也會飲用。
往水池中添加甘露有一陣了,樹苗那邊還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但是對于家禽,蘇若水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甘露的原因,雞鴨鵝下蛋明顯要比正常頻率頻繁一些!而牛的產(chǎn)奶量,也要比蘇景忠預(yù)估的多。
雞鴨鵝下的蛋還好,大部分用來了孵幼崽,余下的一部分也可以先存在一旁,畢竟蛋可以放上一陣。
但十多頭奶牛都處于產(chǎn)奶高峰期,每日的產(chǎn)奶量擺在那兒。
單是一頭牛產(chǎn)的牛奶,蘇家人又是喝又是用來做奶饅頭奶黃包都很難消耗完。
但牛奶若是不擠出來,對牛不好!擠出來若是不用那就浪費了。
蘇若水也想過先免費送給村民們喝,但這個頭一旦開了,日后想要停下來就難了。
“水姐,你娘做的這奶黃包和奶饅頭也忒好吃了?!崩畲蠛屠疃傻氖求w力活,奶黃包和奶饅頭他們一人都可以吃十幾個,還能吃上倆雞蛋,再喝上幾杯的牛奶。
兄弟倆就住在上山,但吃食是蘇李氏那邊做好了有人給他們送上來,蘇若水他們吃什么,李家兄弟二人就吃什么。
在李家兄弟的心中,伙食的味道是愈發(fā)的好了,即使沒有工錢只要能管飯,他們都愿意一輩子在這里干下去。
蘇若水看著二人一口奶黃包一口牛奶,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忽然覺得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先去縣城盤下一間鋪子了,這不前些時日賣雙黃蛋小賺一筆,正好有了盤鋪子的本錢。
鋪子就先主賣早點,正好牛奶過剩嚴重,可以將其銷售出去了。
有了這個想法,等到晚些時候穿越七人組回到家就商議了一下,都覺得可以先試著將鋪子開起來,畢竟年后要賣的東西就太多了,現(xiàn)在閑暇一點可以先積累一點銷售經(jīng)驗和客源,順帶還能再多賺取一點好人卡,加快解封第五域的速度。
既然決定好了,蘇若水第二日一早就去縣城物色合適的鋪子。
要開鋪子,那需要的奶黃包和奶饅頭數(shù)量就多了,蘇李氏一個人做忙不過來,便將家里的幾個女眷都召集到了廚房傳授奶黃包奶饅頭的做法。
制作上倒也不難,麻煩的地方在于面粉需要發(fā)酵,揉面的過程既費力又費時。
好在現(xiàn)在蘇老太和翠芬倆沒有什么事兒,加上蘇王氏和蘇若水,家中的女眷多,應(yīng)該能忙的過來。
趙樹揚出去辦了好幾日的事,回來的第二日計劃的是休息,于是早早的就前往珠窩村開始了一日的蹭飯之旅,不過他乘坐的是馬車,同樣早早出發(fā)的蘇若水并沒有看見他。
趙樹揚在紀言的宅子外面下了馬車,見院門沒有關(guān)就徑直走了進去,一股濃濃的奶香味撲面而來,正好這時候蘇王氏將蒸好的奶黃包從灶房端了出來。
“這是什么糕點呀,聞著也太香了。”趙樹揚的魂一下子就被盤子里盛的一個個可愛的奶黃包和奶饅頭給勾過去了。
蘇景德從茅房中走出來,從水缸中舀了水一邊洗手一邊道:“這個叫奶黃包和奶饅頭,剛做的,可好吃了?!?p> 趙樹揚這一吃就停不下來,直呼好吃。
沒想到他就幾日沒有來,蘇家又是養(yǎng)牛又是喝牛奶,還做了好吃的糕點。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待!
...
到了下響,蘇若水一臉失望的回了家,看見趙樹揚坐在院子中就先和他問了一聲好,接著就和蘇景德說起了她今日去縣城的事兒。
鋪子到是看了不少,卻并沒有遇見合適的,地段好點的,那價格就高的很,地段差一點的價格也不是很便宜,位于城邊上的鋪子價格就比較低,幾十兩銀子能夠拿下,但花這錢她又覺得不值當(dāng),性價比太低。
蘇景德想了想,他們又不是為了賺錢,何況奶香不怕巷子深,奶黃包那香味一飄出去,自然會有人尋著味道而來。
要他說,不如在城邊上盤一間鋪子得了,懶得再費時間去東看西看貨比三家,有時候時間也是金錢呢。
趙楊樹在一旁聽了聽,大概知曉了買鋪子是要賣牛奶和雞蛋和糕點!
“縣城的鋪子價格一直都高,我看要不這樣,我夫人的娘家就有糧鋪,雞蛋牛奶放在那邊賣就行了,奶黃包奶饅頭自己做著吃就行了,或者賣方子,味道這么好價格不會低,我可以幫忙聯(lián)系?!?p> 對于奶黃包奶饅頭趙楊樹并不看好,他方才問了問知道這玩兒要雞蛋和牛奶,還要用細面外加一點糖才能做,價格不會低,能買的起的人很少,賺不了幾個錢。
因為今兒個蘇李氏指導(dǎo)家中的女眷做奶黃包和奶饅頭,數(shù)量上有點多。
晚飯?zhí)K王氏就蒸了一點,院門也沒有關(guān),那濃濃的奶香味飄出去老遠。
饑腸轆轆干活歸來的村民門聞見了,好奇的到門口看蘇家這是在吃什么好吃的。
奶黃包和奶饅頭還有點多,一家子也吃不完,蘇李氏干脆就大大方方的分給了在門口圍觀的村民。
村民們對于奶黃包奶饅頭的味道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就問蘇李氏這奶黃包怎么賣。
味道他們覺得太好了,又不好再討要,于是看能不能買點帶回去給自家的孩子也嘗嘗。
價格上穿越七人組已經(jīng)商量過了,因為不指望賺錢,純粹是用他們先來探探路,順帶賺點好人卡,定價就很實惠了,
普通人家天天吃可能很困難,但時不時的吃上一次還是沒有問題的。
村民們一聽價格能接受,紛紛拿出銅板想要買點帶回去給家人試試。
蘇若水見此,忽然覺得為何非要在縣城中盤下一間鋪子呢?
既然酒深不怕巷子深,何不就在村子里售賣,口碑好了,定會有人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