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是真的屈服了,廖化問什么,他就回答什么,沒有半點隱瞞。
甚至于,廖化沒有問到的東西,中年人也會搶先開口。
通過俘虜?shù)目?,對西荊州的情況,廖化有了個簡單了解。
負責西荊州軍政的,是陸遜。
陸遜不僅僅是孫權一手提拔起的偏將軍,更是呂蒙軍的右都督。
這位右都督謀略過人,就在廖化軍翻閱熊山之前的半個月內(nèi),陸遜對留在西荊州的關羽軍余部進行了一次圍剿,關羽軍受到重創(chuàng),殘兵逃入熊山。
似乎是覺得大局已定,陸遜把剩余的平叛工作交給了巫縣、巴東、秭歸三地的部將自行負責,他自己則前往夷陵,統(tǒng)籌全局。
所以,廖化進攻巫縣的時機,選擇的很好。
巫縣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益州軍想要順著長江東出,巫縣是荊州的第一座城池。
城池并不大,但它很重要。
它不僅是監(jiān)視蜀地部隊出兵的前哨,也是平叛部隊進山剿滅關羽軍余部的糧食中轉(zhuǎn)站,更是一個臨時關押犯人的場所。
廖化發(fā)起偷襲的時候,巫縣守將劉阿正配合秭歸的駱統(tǒng),在熊山內(nèi)圍剿關羽軍余部。
而且,當天清晨,巫縣派出了一支部隊,押送部分戰(zhàn)俘前往巴東城,城中兵力不足。
巴東城的作用,等同于一個大一點的巫縣,和巫縣不一樣,巴東城內(nèi)設置了一個關押戰(zhàn)俘的集中點。
巴東城里不僅有關羽軍的普通降兵,還押著一些擁有一定威望的關羽軍將領和地方豪強。
中年人配合廖化的目的,不僅僅為了活命,更為了獲得自由。
廖化很滿意中年人的態(tài)度,但是,卻沒有放人。
廖化軍的出現(xiàn),明顯打了陸遜一個措手不及。
呂蒙軍主要圍剿目標是詹晏,意識到廖化軍出現(xiàn),敵人必然會調(diào)整目標。
現(xiàn)階段,隱瞞部隊的行蹤非常重要。
為了避免軍情泄露,所有的俘虜都被扣留下,隨軍行動。
除了俘虜,囚犯的問題同樣需要解決。
跟隨關平一起逃出巫縣的囚犯有很多,而且,這些人魚龍混雜,并不全是呂蒙軍抓獲的戰(zhàn)俘。
囚犯的成分很復雜,罪名也五花八門,給關羽軍當內(nèi)應、偷盜、殺人……
除了少數(shù)的亡命之徒,大部分的囚徒都表示自己被冤枉的。
囚徒的問題,廖化很難解決。
廖化的手上沒有卷宗,對于囚徒們的罪名,和定罪的原因,都只能聽信當事人的一面之詞。
這些囚徒中,很有可能有人被冤枉,但同樣有可能的是罪有應得。
廖化不能僅僅按照自己的主觀判斷,去給這些人定罪或者翻案,他同樣沒有辦法把這些再送回巫縣大牢。
為了補充兵力,更是為了防止真正的歹人禍害鄉(xiāng)里,廖化只能把所有囚犯都吸收到軍隊中。
戰(zhàn)俘之外的所有囚徒被安置在一起,獨立成軍。
得到這批囚徒的補充,廖化軍的人數(shù)迅速擴張到了三百多。
將士們用餐之后,廖化派出斥候,打探山下的情況。
找到關平,廖化的表情很嚴肅“你救出的這些囚徒,一定有不少壞人,我倒不擔心這些人的戰(zhàn)斗力,我只擔心這些人會違法軍紀,禍害百姓,咱們來到荊州,是為了救人,而不是為了害民,我希望,你幫我管理這批人,別出事?!?p> 關平撓了撓頭,“這確實是我的過失,為了搶時間,我把大牢里所有能放的人都放了,你放心,這些人我管定了,違反軍法的,由我親手處置?!?p> 面露擔憂神色,關平話鋒一轉(zhuǎn),“咱們突襲了巫縣,搶了不少東西,如果巫縣守將劉阿聽說這件事,他一定會帶兵返回巫縣,咱們現(xiàn)在吃飽喝足了,不如埋伏在巫縣附近,等到敵人回城的時候,利用敵軍警惕最低的時機,順勢伏擊一下,說不定可以徹底奪下巫縣?!?p> 廖化連忙搖頭,拒絕了關平的提議,“巫縣咱們一定要打,但不是現(xiàn)在,咱們伏擊劉阿,確實有可能獲勝,但是,以弱戰(zhàn)強,部隊總歸是有損失,比起殺敵,咱們現(xiàn)在更重要的任務,是擴大影響?!?p> 關平有些不解,“擴大影響?”
“沒錯,”廖化重重的點頭,“咱們要讓西荊州的軍民都明白,復仇的部隊回來了?!?p> ……
飽餐之后,將士們在山上休息了一天,體力基本得到恢復。
斥候也帶回了兩條廖化關心的消息。
巫縣遭遇偷襲,原本進山清剿詹晏的劉阿,確實帶兵回到了巫縣。
這位將軍很生氣,認為是詹晏偷襲了巫縣,不僅加大了對城池的防守力度,限制無關人員入城,還朝著熊山方向派出大量斥候。
除此之外,巴東地區(qū)出現(xiàn)傳聞,為了避免巫縣的危機再度出現(xiàn),陸遜下達了最新將令,要求原本羈押在巴東的關羽軍將領押到秭歸集中管理。
廖化和關平一致決定,針對陸遜的命令行動,救出那些被轉(zhuǎn)移的戰(zhàn)俘們。
派出斥候,混進巴東城,偵察戰(zhàn)俘的轉(zhuǎn)移情況。
得到準確消息前,山上的將士們頓頓飽餐,確保戰(zhàn)斗力。
為了彌補武器的缺失,將士們砍伐了不少木材,使用刀子制造成木槍。
就這樣,雖然沒有獲得戰(zhàn)俘轉(zhuǎn)移行動的準確情報,但是,廖化軍的將士們確實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
斥候終于把準確的情報帶了回來,呂蒙軍將會在第三天的清晨,帶領戰(zhàn)俘們出城,前往秭歸。
留下蘇由帶領少量將士留守熊山,看管俘虜和軍糧,廖化和關平兩人帶領主力連夜下山。
關平帶領少量將士一路南下,到達長江北岸。
巴東和秭歸都是長江上的重鎮(zhèn),呂蒙軍又擁有強大的水軍,為了防止敵軍利用水路運送戰(zhàn)俘,關平的任務是在河岸邊設伏。
一旦斥候確認了敵軍走水路,那么,關平將會使用鐵索攔江等方式,破壞航道。
當然,為了避免驚動敵人,關平?jīng)]有立即行動。
只等敵軍真正走水路的時候,將士們才會開始行動。
廖化預設的戰(zhàn)場,叫嵩子坪。
這個地方距離巴東有段距離,遭遇伏擊,敵人很難快速反應。
而且,此地距離熊山山區(qū)不算遠,救人成功之后,將士們也可以快速北撤。
一旦敵軍發(fā)現(xiàn)水路行不通,將會進入自己的預設戰(zhàn)場。
除了水路上的布置,廖化同樣沒有忽視陸路,派出不少斥候。
只不過,陸路的行軍路線更復雜,廖化需要根據(jù)敵人具體的行進方向,進行調(diào)整。
第三天的清晨,斥候趕回了嵩子坪,帶回了情報。
運送戰(zhàn)俘的部隊沒有走水路,而是選擇陸路。
車隊一共五輛馬車,隨行的呂蒙軍將士共五十人。
車隊在巴東城大牢前停車,一共帶走了五名戰(zhàn)俘,其中就有被俘的將軍鄧凱。
每名俘虜都被帶上了一輛馬車。
得到準確消息后,廖化命令將士們設置埋伏,同時,召回關平的部隊,派出斥候再次進行偵察。
說來也巧,這支運送戰(zhàn)俘的車隊,走的路線恰恰經(jīng)過嵩子坪。
當敵軍進入埋伏圈的時候,廖化帶兵出擊。
敵軍對于遇襲這件事,似乎早就有準備,廖化軍擁有人數(shù)優(yōu)勢,敵人卻并沒有慌張。
依托五輛馬車,敵軍結陣抵抗。
五輛馬車的簾布也被卷起,每輛車下來了四名士兵,加入到防線中。
除了立即做出防備之外,敵人還利用兵刃砍壞了馬車的車輪,斬斷了馬車上栓馬的繩子。
敵人對伏擊有了準備,就算廖化救出了戰(zhàn)俘,也沒有辦法利用馬車帶人逃走。
廖化同樣沒有選擇,既然斥候很確信,這些俘虜都是關羽軍的將領,那廖化只能賭一次。
如果這一次放棄了,下一次救人只會更難。
廖化和關平兩個人分別帶兵對敵軍防線發(fā)起沖擊。
雖然很多士卒的武器簡陋,但是,廖化軍畢竟擁有人數(shù)優(yōu)勢。
嵩子坪地形平坦,放大了廖化軍的優(yōu)勢。
一番攻防之后,呂蒙軍被擊潰了,敗兵朝著北方撤走。
命令將士們拾取呂蒙軍潰兵丟棄的武器裝備后,廖化親自帶人檢查了這五輛馬車。
每輛車里確實都有一個俘虜。
年紀最大的戰(zhàn)俘,大概得有五六十歲,頭發(fā)有些發(fā)白了。
老人見到廖昊之后,急切的詢問道:“是詹將軍的人嗎,我是鄧凱,你們終于來了。”
“快帶我去見詹將軍,我有要事說。”
既然確認了老人是自己要救的人,廖化便指揮士兵救助戰(zhàn)俘們。
戰(zhàn)場上畢竟不是說話的地方,再重要的情報,也得等到脫離險境再說。
除了被破壞的馬車,俘虜腿上綁著的鎖鏈也加大了營救的困難。
鐵鏈不是繩索,沒有辦法用刀子砍斷。
而且,鐵鏈本身會影響到行動。
親自帶領士卒,在現(xiàn)場搜索鑰匙,廖化卻沒有得到任何發(fā)現(xiàn)。
敵人明顯早有預謀,廖化也只能見招拆招。
沒有辦法利用這些馬車,戰(zhàn)俘又行動不便。
廖化采用最笨的救人方式,抽調(diào)了十名身強力壯的士卒,兩人一組,背負著這五名戰(zhàn)俘,隨軍行動。
目標達成,廖化下達了撤退命令。
東西兩個方向響起了喊殺聲,新的敵人出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