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眉這女子給宋青書最大的印象就是說要給宋青書立長生牌位。
當年為了這柳眉和其所贈的殘缺靈玉,宋青書可是第一次殺人。
不過殺的都是黑虎寨那群山匪,宋青書除了一開始的微微不適,心中并沒有愧疚。
“也不知道這丫頭現(xiàn)在長得怎么樣了”
宋青書呢喃了一句。
柳眉給宋青書的記憶還停留在青澀含苞的印象中,雖長得還算嬌媚,卻沒有真正長開。
宋青書也記得自己和柳眉在洛陽分別后還玩笑的說要去洛陽看她,只是不知如今的柳眉如何了。
柳眉的外公在洛陽應(yīng)該有些實力,從陪都那大宅子,宋青書也能猜測幾分。
只不過現(xiàn)在各路起義人馬已經(jīng)逼近了陪都,這些商賈大戶往往都是被推出來的發(fā)泄的。
窮人仇富這是自古以來都有的,只要有貧富差距就一定會有階級矛盾。
而這種矛盾在平常不會爆發(fā)出來,一旦碰上亂世便是墻倒眾人推。
尤其是如今的元庭治理下,能加入起義隊伍的基本全是這些吃不上飽飯的平頭百姓。
除了一股蠻勁和人數(shù)眾多根本沒有其他的優(yōu)勢。
在紀律上宋青書很肯定,這些自發(fā)組織的起義軍可能還不如元庭這些不干實事的打頭兵。
不過由朱元璋帶領(lǐng)的起義軍稍微好點,畢竟有明教的弟子在支持,在加上錢財和裝備上宋青書也全然放手讓朱元璋去弄,可以說朱元璋帶領(lǐng)的起義軍絕對是目前所有起義隊伍中最強的。
但是這樣強大的起義隊伍,宋青書也沒有把握朱元璋能很快的攻克洛陽。
洛陽畢竟是整個元庭的陪都,地理意義不同。
一旦陪都都淪陷了,整個元庭必定陷入更大的恐慌。
那么元庭一定會派遣大量的兵力和高手前來阻止洛陽淪陷。
尤其是如此大戰(zhàn)下,想必派遣的高手一定非比尋常,甚至有可能是壓箱底的三位國師。
想到這,宋青書也打算去趟洛陽了。
他在等,等這次元朝派出來的高手是先天境界的,而元朝總共就三名國師。
運氣好點指不定就讓宋青書碰到當日在大都殺了紀曉芙的家伙。
那王歸農(nóng)的實力,換成如今宋青書的眼界來看,大致五六步先天的樣子。
和他差距不大,在加上有屠龍刀變態(tài)加成在手,宋青書有信心和他搏殺一番。
屠龍刀提升一步實力和二十年的功力可不是開玩笑。
“吩咐黛綺絲給我備馬,我準備去趟洛陽”
交代完這個事情后,宋青書就去后院看望宋遠橋了,在忙完這些事情后宋青書基本每日的傍晚時分都會到這來。
獨立的小院子安排了七八名侍女服侍,因為知道宋青書的時間,侍女總管也早早地在院門前等候著。
“教主萬安”
看到宋青書侍女總管半屈著身子行禮。
更是在宋青書進門那刻,迅速讓所有下人撤離,唯恐打擾到宋青書和宋遠橋獨處的時間。
這侍女總管是黛綺絲特地挑選的,畢竟照顧人這塊女人總比男人細心,尤其是怕照顧不全面,這黛綺絲還配了七八名侍女給宋遠橋。
看到宋遠橋的雙眼總是跟失神一樣,宋遠橋也不說話,除了靜靜的坐著沒有任何多余的動作。
“便宜老爹,你可比我有艷福多了”
宋青書自言自語了一番。
自從宋遠橋的原配死了之后,不知道是受了打擊還是偏愛亡妻一人也沒再找過其他女人。
在加上武當山根本沒有招收女弟子的習慣,宋遠橋哪里享受過這種待遇。
如今到老了反而在這多了七八個侍女服侍,而且洗衣做飯樣樣齊全。
尤其是每個都還是二八年華左右的少女。
對宋青書的玩笑話,宋遠橋依舊是眼中無任何波動,依舊雙目無神。
“誰能想到武當七杰的你會變成如今這樣”
宋青書繼續(xù)自顧自的說著,反正這么多日子來,宋遠橋從未對宋青書的話產(chǎn)生任何反應(yīng),他也習慣了。
在加上胡青牛的診斷更是讓宋青書知道,讓眼前自己這便宜老爹再回復(fù)神志是不可能的了。
“我的時間也不多了,但是我一定會在離開前把你安置妥當”
宋青書輕輕拍了一下宋遠橋的肩膀。
起身幫宋遠橋梳理了一下頭發(fā),雖然每日都有侍女做這些事,但今天在宋青書看來不一樣。
這一去洛陽,在天下未定之前宋青書或許再也不會回來光明頂了,甚至這一別,兩人就再也見不到第二眼了。
走到小院外,黛綺絲已經(jīng)牽著兩匹馬在等候了。
“教主,又來看宋前輩”
黛綺絲的眼中透著憐惜,但很快就壓下去了,如今的宋青書和她的身份地位已經(jīng)不一樣了,她也極力掩飾心中那股特殊的情愫。
“韋一笑怎么樣了”
宋青書蠻問了一下韋一笑的近況。
“回教主,韋蝠王從冰火島回來后,便伺機潛入了武當,只是自從少林封山后,武當?shù)慕鋫湟布由盍瞬簧佟薄?p> 這韋一笑為何去武當,黛綺絲心里也是有數(shù)的,可不是去刺殺什么張三豐,那是純粹找死。
而是在找機會偷真武大殿里頭那把劍,就是從滅絕手上得到的倚天劍。
黛綺絲不明白的是為什么自己的教主明明有了屠龍刀這樣的神兵利器,還要費心思去拿什么倚天劍。
江湖雖有倚天屠龍?zhí)柫钐煜履也粡牡脑娭{,但是如今的明教不也一樣在號令整個中原天下嗎?
有沒有倚天劍在黛綺絲看來并沒有太大差距,如果是一把刀劍就能讓天下人臣服,那么打打殺殺又為了什么。
一把神兵利刃根本改變不了什么,當然這是黛綺絲的想法,但是卻不敢用自己的想法去質(zhì)疑宋青書。
因為宋青書給黛綺絲的印象中,做每個事都有他的打算和計劃,而且完全沒有失誤過。
就算是讓朱元璋放手去做反元大計也是如有神助一般,把如今的元庭打的節(jié)節(jié)敗落。
而且明教領(lǐng)導(dǎo)下的起義軍也有了十幾萬的人馬,堪稱戰(zhàn)力強悍。
“留人通知韋一笑,讓他到時候直接到洛陽找我”
交代完這個事情后,二人便出發(fā)往洛陽城而去,如今的宋青書胯下的馬可是當年西域傳下的血統(tǒng),可以日行千里,比曾經(jīng)那匹黑色的駿馬更加神俊。
這要是換成當日的找宋青書強行換馬的家伙,估計看了都會留口水。
快馬加鞭,兩人基本在路上沒做大的停留,幾日后的上午,略顯疲憊的黛綺絲張口問向宋青書。
“教主,你我還有半個時辰左右就到洛陽了,是要先等我教部署還是直接進城”
這一路基本沒做休息的兩人速度比朱元璋帶領(lǐng)的十幾萬大軍速度快多了。
戰(zhàn)報上寫著明教統(tǒng)下的部署大概半個月時間能到洛陽城外,而兩人卻在幾日內(nèi)就趕到了。
明教還有十幾萬的人馬和各路起義軍一同往洛陽趕來,讓宋青書在耗費數(shù)日干等這群人的話顯然不現(xiàn)實。
而且到時候大批人馬圍城想進入這洛陽更是難上加難。
“先進城吧,至于后面的事情,行軍打仗我本就不擅長,交給朱元璋就好了”。
宋青書對于自己有多少能力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可不是說有了系統(tǒng)就能天下無敵什么都會。
行軍打仗可不是兒戲,朱元璋有這方面的才能,他可以沒有。
“教主不去軍中見下我教弟子嗎”
黛綺絲有些皺眉,她沒想到宋青書竟然對朱元璋如此信任。
如此早來洛陽城,黛綺絲一開始以為宋青書是打算暗中觀察下自己明教如今統(tǒng)領(lǐng)的起義軍。
順便給朱元璋敲打一番,告訴整個明教的起義軍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無妨”,宋青書擺了擺手。
這次來洛陽宋青書沒別的意思就是看下柳眉和等等王歸農(nóng),至于黛綺絲想的宋青書也大概明白。
不過真不懂軍事的他可不想出丑,讓他殺人他行,行軍打仗還是交給專業(yè)人士。
宋青書沒狂妄到什么都敢說自己都會,這劉備打江山還文靠諸葛武靠關(guān)羽張飛呢!是人才就得用!
在宋青書看來就這么簡單。
“教主胸襟,屬下佩服”
黛綺絲看宋青書擺手的樣子不像做作,而是真的放手放權(quán)給一個有野心的部下。
黛綺絲也是有些佩服,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太婦人之心了。
“教主,你稍后,我先去城門看下”
黛綺絲策馬先行一步,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便飛奔到了洛陽城下,威武雄壯的大門,洛陽城外大批人馬進進出出的,尤其是大門前的警備尤其慎重的查看著每輛過往的馬車,看是否藏匿大量兵器。
“這洛陽不是要打仗了嗎?怎么這么多人還往城內(nèi)趕”
黛綺絲攔下了一個老漢詢問著。
這七旬左右的老翁看到馬上是位美麗的有些過分的女子在問自己話,有些驚訝。
黛綺絲畢竟是波斯人和中原的面孔有些不同。
“這位番邦姑娘是在問老漢嗎”
這老者躬身做了個禮。
這個社會能騎馬的非富則貴,這是大多數(shù)百姓的認知。
尤其是番邦之人,大多是在中原行商,各個家財萬貫,不是他這個老百姓能惹的。
“這位老人家,別介意,我只是好奇為何你們還往洛陽城內(nèi)趕”
黛綺絲不緊不慢的問道。
“番外姑娘,你有所不知,這天下如今哪里有安身之地,有個城池大伙心中還有些寄托,流落田野更加危險啊”!
這老者可能擔心黛綺絲是番外之人對中原的情況不了解,還特地解釋了一番。
聽完這老漢的講述,黛綺絲的臉色有些難看,因為這老漢講的竟然是她在戰(zhàn)報中不曾看到的消息。
原來各路起義軍并不是各個都心存推翻元庭的打算,有些更是趁火打劫之輩,趁著亂世在其中牟利的更有甚者。
一些村莊田野經(jīng)常也被這些起義軍劫掠的一干二凈。
男得抓如軍中充足兵力,女的則受盡凌辱,用來發(fā)泄獸欲。
而那些秋收的糧食更是統(tǒng)統(tǒng)充公,至于那些不聽話的基本都成了刀下的亡魂。
像這個老漢附近的一個村莊就整村數(shù)百人口統(tǒng)統(tǒng)被屠戮的一干二凈。
這些明明不喜歡甚至厭棄這個暴政的元庭,如今卻不得不來投奔這元庭尋求庇護。
到底誰是白誰是黑,這一刻黛綺絲也動搖了,所以臉色才如此難看。
“姑娘,你也早點進城吧,如今這天下不安生??!”
老漢臨進城門前還好意催促了黛綺絲一番。
慢慢趕來的宋青書,看到了不遠處的黛綺絲,注意到她臉色的變化有些疑惑。
“怎么,進城碰上難度了嗎?”
宋青書有些不解的看下她。
“不,教主,只是有些東西,讓我有點觸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p> 黛綺絲從來不是個胡亂說話的人,宋青書知道。
即便有時候她想提醒自己一些不該她管的事情,宋青書也明白,出發(fā)點都是為了他好。
“說吧,我聽聽什么事情能讓我明教堂堂的紫衫龍王都臉上大變?!?p> 宋青書有些安慰的看向她。
自從接任了這明教的教主后,宋青書可好久沒叫她紫衫龍王了。
黛綺絲也明白,這教主是為了讓自己開心點,故意這樣說的,心中一暖。
隨后黛綺絲便把從剛才老漢那邊得來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訴了宋青書。
聽完黛綺絲這般話后,宋青書明白,為何這黛綺絲會臉色如此難看。
這所謂的起義軍要做的就是推翻暴政,沒想到一個個在施行的時候竟然假公濟私對普通老百姓下手。
仗著推翻暴政的大義就可以肆意屠戮手無寸鐵的百姓嗎?
尤其是將這些百姓竟然推向了元庭,簡直是奇恥大辱!簡直是蠢貨!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這群起義軍的首領(lǐng)還不懂嗎?
“放心,我會查,不管哪路起義軍,敢做如此行徑我都會親自取了他們的腦袋,即便是我明教弟子也一樣!”。
宋青書的臉色鐵青著,論難看程度,可比這黛綺絲還難看。
他從來不知道起義軍竟然還能如此亂來,而且宋青書此時也有點擔心自己的明教弟子是不是也有參與這種事情!
明教當日在他接任教主的時候就立下不得濫殺無辜的教規(guī)。
對于元庭的擁護者,宋青書覺得沒必要心軟,但是百姓那是根,把根都斷了,什么都沒了。
宋青書原本從來沒打算插手任何軍隊中的事,但今日在聽到這些事的時候,他有些火了。
明教為首的起義除了讓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更好的為自己收集天下功法,將境界提升的更高外。
更多的是宋青書心疼這些百姓,希望他們也能過太平日子。
從當年下山那刻起,宋青書便見證了太多百姓因為這亂世吃不上飯,甚至落草為寇者。
而這么多年宋青書手上沾滿了雙血,卻從未朝一個手無寸鐵的百姓出過手。
即便如今他是江湖人人傳的魔教大魔頭,宋青書也從未愧疚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