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1
每個人都會把愛的人當(dāng)成生命里的主角,然而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和他把對手戲演上一生。
甚至有時候,對方的劇本里根本沒有太多關(guān)于你的情節(jié)。
我之前在麗江古城遇到過一個姑娘,她離了婚后,一個人去各個陌生的城市散心。我們結(jié)伴同行了一段時間,聽她云淡風(fēng)輕地講完了她與前夫之間的種種,像是在講別人的經(jīng)歷。
她說她前夫是個很優(yōu)秀的人,對她也很好。他們是通過相親認識而結(jié)婚,雖然沒有什么浪漫的戀愛過程,但她對他一見鐘情。
了解他后崇拜感也越來越多,和他結(jié)婚時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嫁給了愛情。
可后來才知道,這只是她單方面的愛情。
婚后他雖然盡職做著一個好丈夫,但她能感覺到他的心里沒有她,他在她身邊好像越來越不快樂。
“牽手的時候太冷清,擁抱的時候不夠靠近?!?p> 她一直安慰自己這都是胡思亂想,直到她在他擺在書桌上的書里發(fā)現(xiàn)一張照片。
是高中的他和一個同樣穿著校服的女孩的合照,女孩長得很清秀,照片上的兩個人笑得也很幸福。
她猜出了什么,但意外的是竟然沒有什么怒火,情緒里是一片絕望的平靜。
前夫坦白照片里的女孩是他相戀多年的初戀,卻因為父母的反對而無奈分開。他再也沒有愛上過別人,無論怎么努力去嘗試也做不到,包括和他結(jié)婚的她。
他的心啊,演的全是他和她的電影。
她聽了以后并沒有斥責(zé)他什么,只是問那個女孩現(xiàn)在怎么樣了,前夫說,那個女孩一直獨身一個人。
她笑著說:“那我們離婚吧,你們還有在一起的機會?!?p> 沒有吵鬧,沒有怨恨,這個姑娘選擇了退出,成全她的愛人。不是因為不愛,只是因為太愛了,所以想讓對方快樂。
我希望你是我的,但如果不能是我的,希望你是幸福的。
2
孫中山的原配夫人盧氏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我總不能阻止他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世人都知道孫中山的夫人是宋慶齡,但很少有人知道孫中山的原配夫人是一個叫盧慕貞的裹腳女人。
盧慕貞在十七歲的時候,就遇見了意氣風(fēng)發(fā)的孫中山,兩人很快便走進了婚姻,不過隨著孫中山的革命事業(yè)日漸起色,她就越來越難見到孫中山一面了。
可即便如此,盧慕貞也放手讓丈夫在外闖蕩,獨自一人守著一個家,毫無怨言,還將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條,為孫中山減少了很多后顧之憂。
直到一九一五年,孫中山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宋慶齡,經(jīng)常的你來我往兩人很快便建立了深厚感情。
但是迫于孫中山主張民主,宋慶齡身份特殊,想要婚姻名正言順不被世人詬病,無疑就要結(jié)束上一段婚姻。
再三思考后的孫中山,直接給盧慕貞寫了一封信,信中的大致內(nèi)容就是自己愛上了宋慶齡,要與盧慕貞離婚。
遠在孫家的盧慕貞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千盼萬盼沒有盼到丈夫的歸來,卻等來了一紙離婚書。
收到丈夫離婚書的盧氏,心態(tài)異常平靜,二話不說便在回信中寫了一個“可”字,同意了離婚。
“我常識唔夠,更唔識英文,我又纏腳,行動也不便,我怎可以幫到先生呢?愿先生與我各尋良人。”
盧氏說自己沒有文化,更不會英文,纏著腳行動也不方便,幫不上孫中山的忙,希望孫中山與她各尋良人。
細細想來,好像也確實是這樣,宋慶齡留過學(xué),見識廣,家族龐大,足夠幫助孫中山干一番大事。
盧氏一個人的成全,免了三個人的糾結(jié)。
“我無法阻止你奔向更好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你的所有決定?!?p> 盧氏對孫中山的愛,不比任何人少,也正是因著她的一個“可”字,因著她的放手,這才有了孫中山和宋慶齡百年流傳的愛情佳話。
可誰又知道,離開了孫中山的盧氏,終身未嫁,一個人孤獨的活到八十歲。
世人皆知山齡喜,無人知曉盧氏悲。
3
愛一個人時,很多人都知道如何去抓牢,卻很少有人愿意放手,成全對方的自由。
可往往后者,才是愛得最深沉的那個。
真正的愛,不是占有,不是一己私欲,而是讓愛的人得到真正的快樂,讓對方自由地選擇他想要的人生,并為他的幸福而感到幸福。
很多人對愛情的放手,不是因為懦弱,也不是不是因為不想堅持,而是愛得太明白了,深知愛人離開后會比跟自己在一起活得好得多。
如果選擇我會拖累你追求夢想,如果我不能給你好的生活,如果在我身邊你會不快樂,那么請離開我吧。
我雖然希望永遠和你在一起,但我更希望你過上更好的生活,即使我們分開也沒關(guān)系。
做你想做的事,愛你想愛的人,完成你想完成的夢想,住在大大的房子里,身邊被快樂圍繞。我能遠遠地看著你幸福,也不錯。
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克制。就像那段話——
“有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許真是這樣,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嗎,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p> 因為太愛你,所以不敢肆意把你占為己有。
因為太愛你,所以我愿意給你自由,全部全部全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