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狂風(fēng)呼嘯,再也不復(fù)晴朗。正是本年的最后一天了。
昨日一舉攻破了眭固大營和李大目雷公大營,獲得了足夠數(shù)萬人熬過冬日和春日的糧秣,營中上下歡騰一片。
原本李墨定計是對眭固大營圍而不攻,先拿下李大目雷公部,再趁天氣變化,以火攻擊破眭固。只是計劃不如變化,第一次便擊潰了白繞眭固大軍,活捉了白繞,之后又因為糧草問題不得不變更計劃,好在地利人和,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昨天取勝之后,李墨便讓人將消息放出去,同時派人去鄴城給韓馥報信,只說要糧草。至于信中內(nèi)容到底是威脅還是請求,這都得看韓馥的答復(fù)。
白繞昨日下午與李大目等人齊齊被張燕斬首,加上已經(jīng)被殺的眭固、左校、于羝根以及雷公等首級,以平難中郎將的名義送往洛陽,想必能氣一氣董卓那廝。
白繞是李墨親自斬的,也算報了大仇。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李墨報仇,從早到晚。
也是昨天晚上的慶功宴,李墨才知道李大目原名李鐵,雷公叫王勝,于羝根叫于勉,而左校原本是冀州中山郡一城門校尉,姓左,叫左嵐,字高山。
不知何時,軍中起了流言,只說李墨是褚飛玉相中的夫婿,張燕有意,故而才讓李墨展露崢嶸,打下根基。
據(jù)說張燕聽了之后哈哈大笑,卻不言說其他。褚飛玉今日躲在帳中不出門,張魅娘嘟著嘴找李墨,狠狠的看了他幾眼就離開了。這讓李墨一時措手不及。
關(guān)于俘虜,張燕的意思是將其收編,另作一軍。并且隱隱透露意思是讓李墨來統(tǒng)領(lǐng)。他為李墨向洛陽討要官職的書信隨著賊首一起去了洛陽。
張燕的意思遭到了手下集體的反對。
李墨對此心知肚明。無論是個人出身,還是威望聲望,李墨都不足以擔(dān)任。這幾次的勝仗雖然李墨功不可沒,但這群跟了張燕數(shù)年的人,那個不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黃巾戰(zhàn)斗力雖差,但是能在山中盤踞數(shù)年,自然有可取之處。
還是李墨最后提議,將俘虜打散,就編進原有的隊伍中,交叉大亂,這樣既能快速磨合,也能避免有心人從中作梗,蠱惑叛亂。
橋瑁偽造的三公詔書李墨也看到了。此時他才想起曹操根本沒有詔書也沒有偽造詔書。演義終究只是故事。這份詔書的時間是冬月初十,也就是關(guān)東州郡相互聯(lián)系討伐董卓的事情已經(jīng)是準(zhǔn)備了快兩個月了。
來到這里的第一個新年,李墨是和黑山軍一起過得。很簡單,很樸素。士卒們用燒完柴禾的灰畫圈,祭祀了先祖。隨后就是篝火晚會,由于肉比較稀缺,幾乎好幾個士卒才能分到一塊肉。
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張仲景有沒有把餃子發(fā)明出來?;蛟S已經(jīng)有了,但是可能只是做藥引子用吧。李墨想吃餃子,翻遍大營的糧秣才找到幾袋子發(fā)黃的面粉。而后又選了些精瘦肉,合著白菜野菜剁成餡,包起了餃子。
幾個伙夫給李墨打下手,李墨也不吝嗇教導(dǎo),這種做法簡單卻又美味的美食,值得讓所有人都學(xué)會,能享用到。
當(dāng)一碟碟餃子被端到大帳諸位將軍小帥的桌子上時候,所有人都楞了一下。
“子書,這是何物?”周倉先忍不住了。
“此乃餃子!是我家鄉(xiāng)的一種美食,做法簡單易懂,但卻是人間美味。來,大家不要客氣,在坐人人有份!”李墨解下一塊粗布圍裙,而后搓了搓手,坐在了位子上,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餃子放在了嘴里。
“子書,君子遠(yuǎn)庖廚,這等小事交于伙夫奴仆即可,何須親勞?有損名聲!”張燕諄諄教誨。這廝已經(jīng)完全是把李墨當(dāng)成他家的上門女婿了。
尤其是知道李墨家破人亡孤身一人的時候,這種想法是不加掩飾的。
李墨納悶,這種歪曲的理解難道從在此時已經(jīng)有了嗎?沒文化真可怕!斷章取義的都是大佬,而大佬們往往別有用心。
“張將軍,孟子之于齊宣王言:‘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本意乃是言說君子仁德,不忍心殺生,故而應(yīng)該遠(yuǎn)離庖廚之間。雖有眼不見心不煩、自欺欺人的意思,但絕對不是說不讓君子下廚房!”李墨悠游開口,嘴里還大口的吃著餃子,不停的喊美味可口。
“額!”張燕納悶,竟然被這廝碾壓了智商,“子書多學(xué)問,某不及也。然而庖廚終究小道,子書當(dāng)以大事為重!”說著張燕學(xué)著李墨的樣子夾起一個餃子吃,而后張燕就被征服了。
當(dāng)張燕吃了第一個餃子露出滿足的表情時候,所有人都開始干飯。隨后便是一陣將帥和諧,贊不絕口,簡直要把李墨跨上天了。可惜山中物資匱乏,沒有醋,否則這味道還能再美上幾分。
而在李墨不知道的地方,褚飛玉和張魅娘也吃著李墨讓人送去的餃子,說這些私密話,兩人時而咯咯直笑,時而又愁眉苦臉。
這一頓飯拉近了李墨和眾人之間的感情。就連平時對李墨不假顏色的孫輕這廝也和李墨干了三大樽酒,和李墨勾肩搭背,說什么自愧不如,以后絕不爭搶之類的。至于爭強什么,他沒說,但是李墨知道,他一直喜歡褚飛玉。
正月初一早上,士卒們又升起篝火,將山中早早砍伐的柱子放到火堆里,燃起了爆竹。這個年代,年三十的祭祀活動還沒有那般根深蒂固,也沒后世那般重視,或許是因為生活所迫,無法重視。而往往真正的節(jié)日是從初一開始的。大慶三日。
公元190年正月初五。
張燕因為沒了白繞眭固等眾的阻攔,便響應(yīng)關(guān)東諸軍,開始拔營朝著洛陽而去。
此番是李墨為張燕定下的戰(zhàn)略計劃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一旦此番張燕揚名,再獲得朝中的認(rèn)可和冊封,便會徹底的洗脫賊名,將出身拔高到諸侯級別。屆時無論割據(jù)一方,還是朝中任職,也不會有人拿著張燕黃巾的出身來說事。
李墨最近看似風(fēng)光,但是吃盡了出身的苦楚。黑山軍中有很多中低層小帥對李墨不假顏色。雖然李墨出謀劃策,幾次打了勝仗,但終究資歷不足,威望不足。若非有張燕等一眾高層支持,這幾次的戰(zhàn)斗李墨根本就指揮不動。
沿著山脈一路南下,途徑鄴城的時候,李墨出主意,讓張燕打著平難中郎將的旗號,帶著大軍兵臨鄴城。并派信使說韓馥,就要糧草。
韓馥這人,在李墨看來有些小家子氣。為人謀而不斷,手段卑劣,缺少堂皇之氣。他忌憚袁紹,處處轄制袁紹,卻又不敢動手。他所用的手段無非就是克扣糧草,派人監(jiān)視等等。而真正面臨危機的時候,卻沒有直面的勇氣。他只適合做個太平天下的官,不適合這個亂世。
當(dāng)張燕的七萬大軍從山中忽然出現(xiàn),兵臨鄴城的時候,韓馥當(dāng)時就嚇傻了。
一方面派遣粷義出兵阻攔,一面遣使者問張燕來意。同時探馬四出,召集郡兵。又派使者往袁紹、橋瑁等人處求援。
粷義是個名將,雖然演義里打醬油,但是在歷史上卻是袁紹早期麾下不可或缺的帥才。只是攔截張燕大軍的粷義麾下只有八千郡兵,寡不敵眾。而調(diào)遣兵馬則需要數(shù)日時間。
一路上李墨讓張燕不顧粷義,只管行軍?;澚x也不敢迎戰(zhàn)。韓馥遣往張燕處的使者也被扣押,更是讓韓馥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七萬大軍目前是張燕麾下除了留守老巢之外所有的兵馬了。這也是李墨的主意。要么不打,要么就全力以赴,打出黑山軍的氣勢。這次勢必要在討伐董卓的戰(zhàn)斗中打出威風(fēng),打出成績。
當(dāng)韓馥惶恐了兩日之后,張燕的使者終于到了。而使者就是李墨,這是李墨自己要求的。
終于要見到漢末的又一名人了,李墨心里也挺激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