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風雨滄海

洗鍋

風雨滄海 寒雋 2896 2020-11-19 19:20:51

  做家務(wù),對每個人來說都很煩。對有些人來說,比如沒工作的家庭婦女,這是職業(yè);對于身體尚好,退了休賦閑在家的人,是一種習慣;對于家庭人口多,事兒多又沒幫手的人來說,就是付出了;對我來說,既假裝上著班,又沒多少活可干,是任務(wù)了。

  從前和父母在一起,家務(wù)事兒彷佛與我無關(guān),只有哪兒壞了他們修不了,才需要我出手。上學時候有沒空的理由,上班后有太忙的理由,如今卻再找不到理由。家里一共三個,兒子屬于高管,總不能都讓女人自己干吧?既然缺少合適的理由,又沒掙到可以雇保姆的錢,那還是老老實實地做點兒吧。

  有人說做家務(wù)是一種享受,我想那純屬胡嘞。倘若世上真有,恐怕這樣的人要比鉆石還金貴,是鳳凰毛、麒麟角了。

  家務(wù)活當然也不是什么復雜的勞動,孩子上了高中,父母候鳥般的遷徙到海南;終于沒有了不做家務(wù)的理由。于是和愛人開始談判,結(jié)果我主要負責洗鍋。我的選擇當然有目的,一是保護她可愛而嬌嫩的小手,二者她也實在沒有洗鍋的天賦。洗的不凈不說,忙起來一頭霧水,一會兒忘了關(guān)水龍頭,水流一地;一會兒又不小心摔個盤子,碎碎平安。

  其實洗鍋也是個精細活兒,是需要統(tǒng)籌規(guī)劃的,要按流程來,才能洗得又快又凈。首先是分門別類,整理好需要清洗的餐具。要分的十分仔細,大件小件,什么形狀;易碎不易碎,什么質(zhì)地;易洗不易洗,什么材料;吸水不吸水,什么結(jié)構(gòu);油膩不油膩,什么情況…材料要分木的瓷的玻璃的不銹鋼的;油膩的還要分植物油的還是動物油的。

  若修煉成高手,這個環(huán)節(jié)大可不必,基本上是隨心所欲,信手拈來。不管有沒有連通熱水器,熱水是必須的,不然洗不干凈。先用涼水洗那些沒沾油的,然后就會等來熱水,再洗沒多少油脂的,最后再洗油膩的。即使預先處理過,這最后關(guān)頭也得上清潔劑了。完了要沖得干干凈凈,不能有一毫的洗液殘留。

  洗完之后特別有成就感,現(xiàn)在都是不銹鋼的材質(zhì),在鋼絲球的拋光下,錚明瓦亮,像是照人的鏡子。排列整齊后,如同列陣的士兵,似乎是凱旋歸來的部隊,剛剛進行完一場血戰(zhàn),把它們徹底洗服了。瓷器都是新技術(shù),那顏色和胎釉,堪比過去的官窯,也算是皇帝級別的享受了。

  洗完了最好要消毒,消毒柜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家用電器。潔凈后的餐具,非常容易感染細菌,尤其是在潮濕的雨季。冬天有暖氣,有烘焙的效果,保持干燥,細菌就不會滋生。但在不干燥時,水不易揮發(fā),往往會有看不見的微生物繁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消毒柜是一位非常負責的防化戰(zhàn)士,它可以把細菌滅的一干二凈,這柜子還有存放餐具的功能;不浪費空間,真是一舉兩得。

  學生時代,這些活兒都是父母包辦;直到參加工作住單身,才不得不自己操練。但那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一碗一筷一鍋而已,洗起來太過簡單,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小時候被童謠誤導,說娶媳婦是“刷鍋洗碗端尿盆兒”,可能是尿盆兒變成了馬桶的原因,如今鍋碗也沒人管了。這讓我們爺們兒形成了慣性思維-洗鍋是娘們干的事。千百年來一直如此,從未改變;但現(xiàn)如今的婦女已經(jīng)打了翻身仗,屬于半邊天,這種思維也該變變了。算起來,大概也只有神仙不用洗鍋,他們不用吃飯,所以也就不必洗鍋。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們哪洗過鍋?網(wǎng)上盛傳一個笑話:有人第一次去丈母娘家。他丈母娘家住在農(nóng)村,家里有大灶,大灶上的鍋是固定住的,不像煤氣灶。吃完飯,為了獻殷勤,他主動洗鍋。當時廚房沒人,他用菜刀把鍋撬起來,然后路過客廳,在他老婆等人呆滯的目光中走向池塘…一代代人,傳承的是溺愛和親情,卻沒有正確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們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我們都被社會洗腦,去培養(yǎng)孩子的所謂成績和夢想,殊不知,這些生活的小細節(jié),才是他們真正該學的。我們讓他們?nèi)プ分饓粝?,卻忘記給他們一雙健康的翅膀,能飛得高、飛得遠嗎?

  這時才發(fā)覺,洗鍋并不是件小事兒,雖然不能驚天地泣鬼神,但也非同小可、不能忽視。不僅要做到整潔干凈,還關(guān)乎全家人的健康衛(wèi)生?,F(xiàn)在雖然有了洗碗機,可那是“驢糞蛋、外面光”,表面上洗得很干凈,實際上總會有殘留的清潔劑。因為不放洗滌靈就洗不干凈,放了又沖不干凈,方便和輕松的結(jié)果就是把健康扔進一臺機器。雇一個負責的保姆,是難得的福氣。即便像一些富豪,能雇得起傭人,也是把健康交給了陌生人,最終讓命運選擇。

  仔細想來,人活在這個世上,許多事情其實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別人無法替代;否則就會把生命交給他人,聽天由命、任人宰割,此后,生命的長度就不由自己把控了。

  鍋碗瓢盆交響曲,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我們正是在這支曲目中,咿呀學語、慢慢成熟,直到容顏蒼老、了卻殘生。這曲子永遠都聽不膩,也聽不夠。

  簡單中見深情,瑣碎中求真諦;我們的內(nèi)心,正像那些布滿了污漬的餐具,只有洗卻塵思,方能回歸本元…

  小長假,匆匆忙忙,年仿佛一眨眼就已經(jīng)悄然離去。正月時節(jié),迎來送往、饕餮每每,不光是人,盤盤碗碗也比之前忙了很多,洗鍋的頻率大幅增加。洗鍋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統(tǒng)籌規(guī)劃、快慢有序不說,分門別類、個個擊破的戰(zhàn)術(shù)也都用得著。洗鍋的過程并不浩大,卻是一項非常細致的工程,洗完簡單,洗好卻不易。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達了水基本少用,洗潔精基本不用的階段。用最少的水,自然是滿滿的環(huán)保理念;用最少的洗潔精,則充分地保證了健康。要做到這兩點并不容易,對餐具的分類和熱水的充分利用是成功的秘訣。

  專業(yè)級的洗手還具備了特殊的技巧,比如說“養(yǎng)鍋”。鍋用時間長了,即使你不用強悍的鋼絲球,換用更溫柔些的鍋刷,甚至最柔軟的海綿,表面的涂層也免不了會被破壞。關(guān)鍵還是要養(yǎng)鍋:每次洗完,稍加熱至干爽,淋上幾滴油,用布抹均。下次再用,就不會看到紅色的鐵銹斑跡。要知道,鐵銹不僅影響食欲,還會有害健康;最主要的,是減少了器具的使用壽命。

  再比如說“養(yǎng)勺”,洗勺子時,用舊鋼絲球順著一個方向旋轉(zhuǎn),力度不要太大,這便成了一個拋光的過程。新球會有劃痕,方向變換或者力度太大,也會影響效果。一段時間之后,你的勺子就會變成一件藝術(shù)品,亮晶晶的,表面不粘油污,特別容易清洗,這都是“養(yǎng)勺”的好處。

  “養(yǎng)碗”的訣竅在于干燥,洗凈的碗盤決不能再用布子來擦,因為表面干凈的布子,會有數(shù)不清的細菌。擦拭的結(jié)果,就是把細菌涂滿餐具,后果不堪設(shè)想。那該怎么辦?如果沒有消毒柜,與暖氣親近一些,就會使它們干燥,遠離潮濕,從而絞殺細菌,免除禍患,避免尷尬。消毒時要盡量使用臭氧,干烘功能只喜歡一塵不染的器物,熱量會使殘留的污垢與它們結(jié)成死黨,再也洗不掉。但對木制和竹制的餐具而言,就不能離熱源太近了。它們更喜歡在溫帶生活,水分流失嚴重,會使它們身體變形,從而迅速地變成佝僂駝背,充滿了灰斑和皺紋的老年人。

  生活就是這樣,經(jīng)常動動腦子,不僅可以防止老年癡呆,還可以獲得許多靈感。有些小妙招,可以解決大問題,看似簡單,卻非常實用。

  仔細想想,最平凡的事,卻總育有不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生活瑣事里,竟然會有這么多有趣的事情!所謂見微知著,一點兒都不假??磥硪磺写笾谴蠡?,都是從點滴的覺悟開始,逐漸積累,便成了漸進的修行,從而最終圓滿?!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