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五年級,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寒假被送到奶奶家。
在那里,她懂得了一個道理,真心不一定能換來真心,人們只會在意自己在意的。
有一次她去上作文課,沒有寫作文,而是用雞蛋殼做了個小公仔,直到奶奶來接她的時候,她還小心翼翼地怕弄碎了,
回到奶奶家后,她的堂弟想看一下那個雞蛋殼,她覺得他一定會弄碎的,直覺非常強烈,因為以前經(jīng)常是這樣。
所以她不想給堂弟看,
但是奶奶生氣地說:“你這么小氣干什么,不就一個蛋殼嗎,看一下又怎么樣?”
可越是拒絕給予,堂弟越是想要,沒辦法,爺爺和嬸嬸也開始說,但是她依然不想妥協(xié),
只能干巴巴地說:“這是我的東西,我有權不給你看?!?p> 但是他們卻想過來搶,涌過來的幾只手,讓她不知所措,
她下意識就將蛋殼捏碎了,碎成了一小塊一小塊,掉落在飯里和地上,
他們見她寧愿毀掉也不愿給他,便也不再糾纏,
只是一個勁地對堂弟說,
“沒關系,她那么小氣不給你,我們可以自己做一個,不要她的,我們不生氣好不好?”
只剩她一個人在呆愣。
她只記得那一天,白米飯里清一色,
只有偶爾掉落的眼淚和蛋殼的清脆,
到嘴的委屈沒人在乎,甚至不被在乎,就會在你的心里扎根,生芽,擴散,慢慢地,那些黑暗的負面情緒,爬滿整個心臟,占據(jù)了你的內(nèi)心,掌握了主導地位。
從小她就很喜歡和身邊周圍的人玩,總是可以玩得很好,大家也都很喜歡和她玩。
所以那原本只是一件小事,但卻讓她現(xiàn)在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的場景,和他們的話語,無形的傷害。
那天,原本她在和她的堂弟拍氣球,
堂弟取東西忘了關上柜子,她往后一站,被柜子劃傷了后腳跟,傷口不是很重,只破了一點皮,流了些許血。
卻也讓她倒吸了一口冷氣。
她當時熱氣沖腦,一激動,就大聲地對著堂弟吼了句:
“你為什么不把柜子拉好?。 ?p> 堂弟沒有反應過來,呆愣著,這時,他們的奶奶聞聲而來,
詢問發(fā)生了什么事,
她略帶哭腔地把事情經(jīng)過都說了,
卻見奶奶并不在意她,只是敷衍地讓她下次注意。
她的一腔怒火被激出來了,腦里有股莫名的情緒,指著堂弟說:
“是他沒關柜子才這樣的!”
當時的她很天真,天真到以為奶奶會向著她那么一兩次。
事實斷不會讓她如意,果然,
奶奶反而對著她罵:
“如果不是你不小心,你會碰到嗎?
這不是你的問題嗎?”
剛剛一直沒說話的堂弟也在得意地附和著說:
“就是就是?!?p> 腳上破皮難受的她,終于崩潰了。
她顧不上腳跟的傷,也沒顧心臟一緊一緊的憋屈,直奔向廁所,關上門,
腦子里滿是剛剛的畫面,和耳邊的刺耳,她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著轉,最后像止不住一樣地流著,卻不允許自己發(fā)出聲音,
她不知道她哭了多久,只知道腿麻了,眼睛也紅腫了,她抹掉剩余的眼淚,就轉身走了出去。
她的外表看上去和平時沒什么區(qū)別,
唯一變了的也許是她的心,
降溫了,變質了,
臉上流露出的只有滿滿的冷漠,像是報復心理,他走到客廳,只看到堂弟一人拿著氣球,于是第一反應是尋找尖銳的東西。書桌上,正是他背過身的方向,那把鐵尺在太陽照射之處,閃著亮光,
她走過拿上,在他遲疑發(fā)呆之時,搶過手中那彰顯恥辱的氣球,用尺間尖銳處,直戳進去,隨著一聲輕微氣聲,還有手上細細的震動。一場心里的搏斗結束,是惡戰(zhàn)勝了善。她戰(zhàn)勝了“她”。
她離開前,奶奶還沒回來,客廳也沒一絲話語來回,但她眼里的冷淡與他眼周的泛紅,似乎已經(jīng)歷了一場大戰(zhàn),
很可惜,她贏了。
從那之后,凡是和他們一起吃飯,她總是吃得最快,全程沒有一句話一個多余的表情。
她從那時起,感覺好像長大了。
她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世界這么丑陋。
她真的很想問問他們,為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對她,她做錯了什么,到底為什么,
這個答案,直到她長大后才明白,
但是已經(jīng)毫無意義了。